分享

什么是“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读原著 2021-12-27

  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东汉时,河南郡有一位贤惠的女子,人们都不知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是乐(yuè)羊子的妻子。乐羊子自幼家里就很贫穷,婚后日子更是艰难。

  有一天,乐羊子在外面拾到一锭黄金,跑回家交给妻子。妻子知道金子的来历后,不但不赞扬他,反而生气地对丈夫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绝不能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品德高尚的人连盗泉的水都不喝,因为讨厌它的名字不雅。你怎么能白白拿别人家丢失的东西,让自己的品格受到玷污呢?我看这黄金还是送回去好!”

   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羞愧无比,将黄金送到原处,然后外出拜师求学去了。转眼一年过去了,乐羊子回到家中,妻子惊奇地问道:“仅仅一年的时间,你就学到本领了?到底是为什么回来啊?”

   乐羊子不好意思地说:“没什么别的原因,只是在外一年,我十分想你,所以回来看看你。”妻子听了乐羊子的话,拿起一把剪刀,指着织布机上的绢帛,说:“织绢先是用蚕茧抽成丝,再由丝纺成线,然后由线一根根织成寸,寸再积成尺,尺再积成丈,最后才成匹。如果我现在一剪刀下去,便会前功尽弃。你在外面求学与我织布是一个道理,你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现在你半途归来,和我剪断织机上的绢帛有什么两样?你还是马上离家,学成再回来吧。”

   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深受触动,于是又继续求学,一连七年没有回过家。

   还有一个故事——

   王冕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

  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xī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几年如一日,从没间断。

  一个夏天的傍晚,王冕在湖边放牛。忽然下了一阵大雨。大雨过后,夕阳照得满湖生辉。湖里的荷花更鲜艳了,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得出神,心想,要是能把它画下来,那多好啊!

  他仔细观察荷叶和荷花的形状,观察清晨傍晚、雨前雨后荷花的变化。他天天跟荷花在一起,把荷花当成了好朋友。这样练习画了很长时间,那纸上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后来,王冕成为有名的大画家。

  安阳的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王冕于是学成了博学多能的儒生。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没有恒心绝对是无法做到集大成的。《礼记·中庸》中有:“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孟子·离娄下》篇中,孟子曾说到水:“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又类比到做人:“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荀子更是道:“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苏轼则举例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於成功。”......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放眼远观,古往今来,凡成大事之人,无不都是立志笃定,践行有恒心,最后熟能生巧,巧而绝,绝而化,以至于止于至善,终达大道。

  孟子说:“五谷稻、黍(shǔ)、稷、麦、菽(shū),是庄稼中最好的品种,如果没有成熟,还不如稊(tí)米和稗(bài)子。修仁,也在于持之以恒,使其成熟而已。”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