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助你们自由绽放

 重塑心灵心理 2021-12-27

今天是个普通又特殊的日子。著名印象派大师梵高诞辰162周年的纪念日,也正是由于他罹患双相情感障碍,这一天又被设定为“双相情感障碍日”。

这个以往被冠名“天才病”的病症,也许就驻扎在普通人中间,然而我们今天的焦点是本应生气勃勃的青少年。孩子们往往面临着中高考的压力又备受煎熬还有可能不被家人理解,在这个日子里,作为家长(或家属的)您看到这篇文章请您不要再去批判、排斥孩子们,虽然病症治疗起来是有些困难,殊不知,普通的感冒康复周期还要一个礼拜,何况心理问题的疗愈更是需要坚持,它还是可治可控的。

重塑心灵心理康复中心的专家指出,应对“双相情感障碍”需“双管齐下”:共同式原则,家人耐心支持、鼓励、理解患者,帮助其提高依从性,积极配合咨询、治疗;综合性原则,积极听取医生或咨询师的建议,心理与药物双重干预综合运用。

据统计,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风险是非常高的(是普通人的100倍),其中25-50%有过自杀行为,自杀身亡的高达11-19%。就诊过程中,由于病人往往是抑郁发作,医生无从判断病人有没有躁狂症状,为尽早确诊病情,病人及家属应注意向医生说明日常生活情况,否则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症。

孩子们(及其他患者)表现为抑郁与躁狂交互发作,任何的压力、敏感环境或信息等都可能引起患者的极端行为。正是由于双相情感障碍病情的复杂性、两面性,所以临床上误诊、漏诊情况时有发生。很多患者因抑郁情绪而被误诊为“抑郁症”,躁狂发作较轻的病人则自我感觉良好,不会主动就诊。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高发人群为15-19岁的青少年,然而往往从首次发病到确诊的平均时间却需要10年。

一位患双相情感障碍的青少年写过这样一段话:“每个人都有一道伤口,或深或浅,我把最殷红的鲜血涂在那里。你不懂我,我不怪你。每个人都有一行眼泪,喝下的冰冷的水,酝酿成的热泪。我把最心酸的委屈汇在那里。你不懂我,我不怪你。”我们似乎无法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但是这血淋淋的文字足以让我们深感震撼,了知这文字背后的无奈甚至是无望。

专家指出,在众多药物中,心境稳定剂是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基础。心境需要稳定何不由内疗愈呢?观息法是疗愈内心、平衡心境的心理调节方法,通过观察呼吸的方式建立情绪的自我平衡,不断的清理和重建心理模式的过程,也就是帮助孩子们(或者更多患者们)拥有平和、自信人生的过程(详见观息法练习:《淡定是修炼出来的》第二章第二节)。

请我们共同携手,关注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观息,助你们自由绽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