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南京马拉松 | 细雨点点愁 吐槽几时休

 ThuleWang 2021-12-27

提点儿意见,吐吐槽,没别的意思,只希望明年的南马能做的更好,特别是……据说这将是又一个金牌赛事哦。

2015和2017

伴着一场淅淅沥沥的秋雨,3岁的南京马拉松在一片吐槽中落幕。如果你平时跑步,这一整天肯定是被南马刷了屏,自从2015年开始,南马的口碑和规模一年比一年做的好,就是总动辄出些许小BUG……早在几个月前,当我如愿中签今年南马半程,和票圈的朋友炫耀,等来的却是一句:“哦你要去参加那个去年黑人选手集体跑错路的马拉松啊”……我只能回复他:我要去参加的是赛道秀色可餐沿途志愿者好好的南马。

很幸运,我的牌子没突然坏成“三块儿”

出于对金陵的独特情感,笔者每年都老老实实去南马抽签,相比第一年的平庸赛道、第二年领跑选手集体跑错路,2017的南京马拉松还算是吊足了胃口:赛道景致和历史人文并重,沿途的补给随着赛季临近被传得愈发丰盛,你在赛前还会接到组委会一条又一条暖心的短信,似乎这样就能驱走阴雨天带来的秋凉……

可惜,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场万余人的赛事,哪怕有一丁点儿纰漏(要做到完全没毛病也不现实)都会被扔到显微镜下无限放大,在比赛前后,南马的不完全槽点可以列个长长的清单了——

拥挤的体验。槽点从赛事之前就开始,我指的是领物这几天,尤其以14日当天为甚,这是外地跑友扎堆儿赶过来的高峰期,偏偏在领物现场还有另外几个展会,直接造成了拥堵:距离地铁站最近的,也可能是唯一的场区出入口之局促狭窄,惹得来往之人怨声载道……顺利步入博览中心,你还需要绕个大圈子才能找到马博会正门,南马领物还是全半程区分清晰,志愿者数量也还可以HOLD住逐渐增加的人流,或者和赛事最后一天领物有关,这一天能“薅羊毛”的机会并不太多……类似的情况还在完赛后排队有所体现,领个参赛包回家休息还要排队将近半小时……

(该图源自网络)

文案不走心。比赛还没开始,一张参赛号码簿单词拼写错误的图片已经在社交媒体火了:官方将Marathon错拼为Marahthon……审核文案的这位可以少吃几个鸭腿儿了;比赛之后出成绩,前两位国际友人也被强行写作中国籍,真是让人哗然,想起也是觉得神奇,大气包容的金陵马怎么就各种伤害黑人兄弟???

聊胜于无的手环。今年3月,无锡马拉松的领物时候会为选手戴手环,中途扯掉或者遗失者将失去赛后补给甚至入场检录的资格——这一手段在南京得到复刻,尤其是在北京和成都先后爆出山寨套牌儿的恶劣事件后,规避类似问题简直就是刻不容缓——但是,以比赛当天亲身人肉测试的结果来看,手环完全被无视,检录区的志愿者也还是通过胸前号码簿辨认选手分区,说到这里我也有些好奇,既然号码簿可以伪造,手环嘛……

DIY的迷你跑号码簿(源自网络)

分区起跑被“钻空子”,全程半程和亲子跑出发之后就变成了一锅粥,直接为蹭跑带来便利:沿途中经常能看到佩戴绿色号码簿(这些人很聪明,号码簿别后背)的乱入选手;还好组委会的应对很给力:在19公里处,也就是全程半程分开行进的路况设置了岗哨,几个身形健硕的工作人员在此检查,其中一个手里捏着至少10张左右的号码簿。这些违规的选手事后会受到如何的处罚也让人关注,没有良好的自我约束和诚信体系的管制,赛道乱像只怕很难治理or根治。

完赛包里鸭腿儿还是不错滴

补给,脚慢无,南马的沿途补给融入了当地风情,招牌的鸭血粉丝汤闪亮登场,结果作为半马240的跑者,鄙人到17公里左右也没瞅见这道美味,甚至可以说是连味儿都没闻到;姑且不论鸭血粉丝汤是噱头还是货真价实的补给,南马推广本地饮食文化的心思还是可以看得到,只不过几万人呼啸而过,能在舌尖儿上过过瘾的可能还是少数。

南马很多路段还是很美的

穿过中华门固然腻害,却太拥挤,严重影响跑友行进

景点的助威人群还是看得出一番心思(旁边的汉庭特价大床房除外)

16-19公里,迷你越野赛段,很多人不得不走完了事

混搭的赛道,有人做过统计,今年南马的累积爬升接近400米,简直就是越野跑级别的公路马拉松赛事!赛道经过南京最有名的钟山景区,大概在赛道15-19公里,偏偏这一带弯路和上下坡很多,对于大众选手显然不够友善;说到这里,我也生平首次看到选手不幸倒地接受医疗救助,这是在第20公里,也就是刚刚迈过钟山段起伏赛道之后(后来经过朋友提醒,这位兄弟平安无事,希望他以后不要再有类似的遭遇),南马的医疗保障还是可以给好评的。

我相信,不管是亲身参与也好,隔岸观火看热闹也罢,2017年南马的槽点和疏忽一两天发酵不完,可能直到明年的南京马拉松规避掉大部分问题,或者又以怎样的手法赢回口碑,我们之前两年看到的各种槽点会伴随比赛很久很久!之所以会有人记得这些不足和缺陷,无非说明赛事本身多少让人可惜和遗憾:南京,坐拥一条国家顶级的美妙赛道,以3年的时间博得很高关注度,却因为一系列细节处理而草草收场。
 
我亲自参与过2015年首届南马,彼时的赛事宣传到开赛为期仅仅月余,赛道风景也略显平庸,可热情的志愿者和围观观众却成为参赛体验中温暖柔软的一部分;时隔一年,南马扩容约万余人,赛道保留了去年的经典赛段,反而成为累赘——面对着几乎雷同的赛道,这多出的7000名选手,无疑给了赛道保障以暴击,何况这一天起跑时候的小雨天气,无形中继续增加赛事的难度,至于后来我们吃不到鸭血粉丝汤,半程的终点无人帮助拉伸恢复,也就只是今年南马略显混乱潦草的注脚罢了。
 
不吹不黑,2017年的南京马拉松,以期待为始,以各路吐槽和遗憾收尾,赛事纵有做的不尽人意之处,却也是留了伏笔:2018年的“大蓝鲸”,能否吸取教训,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呢?

最后的最后:

沿途的潘西,真是棒棒哒!

10.16.2017 于北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