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箱根驿传,有没有给你播下一颗火种?

 ThuleWang 2021-12-27

箱根驿传,这个有些绕嘴的名字,在这两天狠狠刷了屏:在日本尤其是关东地区,它是不逊色于传统红白歌会的存在:从1920开始,今年已经是箱根驿传第94个比赛日。

去年年中,因为结缘一本名叫《强风吹拂》的小说,我才第一次把目光慢慢转移到这里:在大都市东京旁边,箱根简直娇羞的像个小姑娘,哪怕是询问了去过那边旅游的前辈,得到的评价也不过尔尔:小地方,玩的一般,呵呵。

箱根的确没有小说中的宽政大,也没有分不清喜欢和爱的叶菜子,有的是激烈残酷的较量。隔着网络和电脑手机屏幕,你能看到完全不一样的箱根——也许这么说是有些牵强附会,因为“箱根驿传”这个响亮的名字,全称是:

《东京箱根间往复大学驿传竞走》

它需要从N多学校之中选拔,最终20个名额入围(另外有一支学生联队参与刷体验感),每支队伍16人里只有10个人能上赛道,平均一个人要跑约等于半程马拉松的距离,全程分两天完赛,217.1公里,能上这条赛道的,半马水准大概都要110左右;

它是个有些复杂的比赛,但初衷却来源于日本“马拉松之父”金栗四三等人,这批在东京-箱根之间往复的青春少年们,本该是去征服一场跨美洲大陆的超远距离征途,一个遥远却显得单纯的目标;

它和纯粹的体能角力还不同,箱根驿传可能还不算是公路赛事,尤其在赛道第5和第6分区,上下坡折返非常考验(折磨)选手,今年的青山学院就是在第6分区的连续下坡之中完成逆转——教练要用好手里的牌,选手要出现在最适合自己的分区,拿出自己的特长去完成比赛,听起来,还是有那么一些心机戏份,可也难怪,在频繁能够看到直播的公路马拉松赛事里,策略和战术也是不可少,智慧和体力的糅合,是一场长距离比赛的核心之一呀;

它……关乎青春。如果学生时代的生活中有过《篮球飞人》的印记和回忆,那么你会把日本镰仓当做朝圣的地方(至少我很多朋友都去那边打卡);如果你的青春和记忆中容得下这场接力长跑,箱根的形象也会前所未有地丰满。在《篮球飞人》里,高中三年篮球生涯是那么宝贵,在箱根赛道上,短短数年的大学生涯同样弥足珍贵,据说,为了这场可以吹NB一辈子的比赛,许多学校也早已在针对性招募学生选手了,我有些懵逼,不知道这算不算正常的供求关系链,是不是矫枉过正了:一场越野赛(姑且认为箱根算越野跑哈),和好几年的学生时代。

还好还好,2018年的箱根驿传它还是一场纯粹的体育比赛,比如今年四连冠的青山学院,在2015年之前,我们没法想象这所学校能加入其它学校的行列,连续制霸东京-箱根,实际情况则是:如今青山学院的教练,带队十年才有今天的成绩,不积跬步,无意千里,竞技体育也好,学业也罢,哪儿那么多一日千里?

虽然它才刚刚落幕,我却已经迫不及待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亲身见证这场国民级别的狂欢了。

呼啸而过的选手和此起彼伏的呐喊中,好像也能让我想起一些,关于青春的事儿啊。

01.03.2018 于北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