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见,“马刺情怀”

 ThuleWang 2021-12-27

GDP只剩G(图片源自网络)

本文共1375字,2图,阅读仅需4分钟。

这是一个“我们不能死在一起”(前马刺老板霍尔特07年语)的结局。

在遥远的欧洲大陆,法国人时隔12年重新站到世界杯四强的位置;在同样遥远的美国,爆出了托尼·帕克,这个老牌法国跑车离队的消息,从马刺到黄蜂,这一小步用了帕克先生17年,他留下的部分账单包括:4座NBA总冠军,历史上首个以欧洲球员身份拿下的FMVP,和邓肯吉诺比利一起成为季后赛历史上最长青三人组,有过单场55分的输出,还是马刺队助攻第一人,等等。

离开一个奋斗了17年的地方有多难?不由得想起我自己,在一个并不富裕的棚户区住了30年,离开之后的几年内总不定期梦回曾经,那里倾注了青春热血,是自己的生活,最后都化成回忆,我猜托尼·帕克也一定如此,这种艰难的决定又不是跑去抱大腿,只是在老东家那份一年底薪和黄蜂两年1000万美元之间,他带着“要做更多事情”的想法,去了夏洛特。

托尼·帕克的职业生涯还没结束,尽管2017年西部半决赛的重伤曾经让人看得唏嘘,可上赛季打完多少还是证明:在这个被很多刺蜜认为是“家”的环境下,老同志只需要保证效率的话,还是能够把油箱仅存的燃料最大化的:36岁的帕克失去了首发,德章泰·穆雷的投篮看着比他年轻时候还拧巴;他出场时间越来越少,帕蒂·米尔斯分走了一些投射机会,比这些还让人不习惯的是,帕克当起了所谓背锅侠。

今天凌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有个人的名字很快跳出来:是科瓦伊·我就是不说话你们奈我何·莱纳德。

我显然不是刺蜜,但我偶尔会因为伟大的少帮主莱纳德而愤怒。2017-18赛季和这两个月的休赛期,正是凭借着莱纳德的人设崩坏和无尽流言蜚语,硬生生扯伤了马刺包容的人文情怀:他们曾经像保护孩子一样保护,等着莱纳德出来,他们在岌岌可危的季后赛形势面前人尽其能,换来的不是刺蜜和球队希望的结果。而在西部大环境提前摊牌的情势之下,马刺队的新赛季大概率要以重建的姿态继续扮演挑战者。

你可能不习惯他们没有单赛季持续50胜,下赛季就要更不习惯穿蓝色9号的帕克,当然也可能没有另一位——即将在月底年满41岁,仍为决定是否要再打一年的艾玛纽尔·大卫·吉诺比利;比我们都不习惯这一切的,只怕是……失去了蒂姆·邓肯,失去了爱妻,失去了托尼·帕克,也可能要继续失去科瓦伊·莱纳德和吉诺比利的格雷格·波波维奇。

我的老天,人近古稀之年,这一连串儿的变故,想想难免心痛。在蒂姆·邓肯退休即将两年之际,马刺队20年不倒的球队文化和荣耀,第一次出现了看起来没法弥补的裂痕。因为人变了,事儿也得跟着变。

纵使如此,老帕克离开这支球队之前,也还是尽了最后一份情分:澄清,他的确认为自己的伤势比莱纳德略重,但这段话不足以被捕风捉影,最后三人成虎到“卧槽莱纳德和帕克有矛盾”的程度,帕克离开马刺不算是“清君侧”给莱纳德让位,至今这位马刺2号都没怎么在公开场合说过话,更甭提他的伤势和恢复进展,一切都在他牛X舅舅和团队的包裹之下,雾里看花的既视感。

如果你是马刺的球迷,你又怎么继续接受这位少爷回来,撑起本该由他负责的旗帜呢,何况,此后的银黑战舰,再无法国小跑,可能也不再有马努的鹰击长空。

情怀没法落地,只剩一声叹息;还好这世界从来现实,哪怕再美丽的女神,也得拉屎放屁。

既然NBA是一笔生意,那就别太入戏。

圣安东尼奥的河水流淌,但愿它慢慢带走太多人的忧伤。

07.07.2018 于北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