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读懂了我的兄弟

 看尽人间荒唐 2021-12-27

             龙行天下

                  ——军旅作家王龙印象记

                               黎 峰

王龙身高体长,脸若片瓦(可能两手掌合起来也遮不住那h张大脸),眼大眉浓,鼻梁高耸,嘴阔牙长,笑声爽朗。乍见之下,我等以眉目清秀、五官小巧、个子不高为族群认同的四川人,差不多都要把他当作外来户,比如东北人、山东人。但他又确确实实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白纸黑字上写着,他是四川射洪人。他那高门大嗓(可能由于四川老家山多,说话靠喊,长久延续,川人声音较高),他那随口而出的老辈子上的人传下来却不能用文字写下来的四川话,也是一个明证。但因了他长相彪悍,还是常常让人产生一些误会。有一回,我带一个战友同王龙一起吃饭,席间那战友没完没了地给王龙敬酒,像是相见恨晚,大有不醉不休之势。那战友后来给我说,他是看王龙本来是粗人一个,却故意要充文化人,说话一会儿一个成语,一会儿一句古诗,文绉绉的让他看不惯,所以存心要把王龙灌醉。我听完哈哈大笑不止。那战友是个直性子,可他哪里知道,这个在他眼里长得粗壮的汉子,虽然同样穿着军装,虽然毕业于陆军学院,腹中却有诗书万万卷,早执如椽大笔,在写天下文章了。他的满嘴文词,他的笑谈古今,只是本色的反应,并不是安禄山跳起的胡旋舞。

王龙在外相上与普通川人迵异,在内在气质上也有大不相同。川人之中,满腹经纶,博学多才之人不少,但大气磅礴、敢于出众之人却较难寻找。王龙思维敏捷,谈吐灵活,讲起话来幽默风趣,气吞山河,激动之时嘎嘎大笑,旁若无人,自得其乐,为人爽朗、谦逊之中又带些狂放不羁(比如他无论对谁说话用词都很文雅,现在有时我们通短信,王龙也称呼我们为“兄台”)。在王龙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古之名士之风。看到王龙,我也常常地想到了四川几个有名的文人。那个凭一身才气胆识的司马相如;那个同样从四川射洪走出去的,21岁即凭着满腹才情“历抵群公”、“名躁京华”的陈子昂;那个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东坡,王龙更像他们中间的谁?谁更像王龙?也许,王龙会选陈子昂,但我想,可能是司马相如更像吧。因为司马相如能让全国首富的千金和他一齐去卖酒,不光要有才华,也需要有王龙般的其貌轩昂,丰姿雄伟吧?当然,苏东坡也可以是一个选项,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三寸有余,为人宽大如海。这倒是跟王龙的外形和脾性很有重合之处了。

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是很奇怪的,很没有道理的。也许它们的发生和存在就是道理。比如有的人天天和你在一起,但却让觉得你们从来就不曾相识;而有的人,见面也就两三次,却让你觉得生下来就和他在一起。现在我已经记不清何时何地初见王龙,印象中,我们好像很早很早就结识了。而仔细想想,我们可能也就见过三四次面吧。记忆最深的是2000年春节那次见面。当时我还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上学,寒假期间回四川老家休假。某天王龙来电话,说他也正在休假,想到我老家来看看我,当即让我大为震惊。我和王龙的老家,虽同在四川,其实离得很远。我老家所在的仪陇县,又地处偏避,路途极为不便。千里访朋问友,踏雪寻梅,促膝而谈这种浪漫的事,可是古代文士才能玩得起的。当我还青春年少,正念初中时,我们几个同学也曾经效仿过古人,去过一个同学家。不过那回的经历现在想来都让我脸红:同学的父母把我们当作了二流子,以为是在外偷鸡摸狗犯了事,去他家避风头去了。住了一夜,我们几个就灰溜溜地各回各家去了。自那以后,我觉着了什么叫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慢慢地学会了世故,慢慢地也觉得有些想法确实很可笑。跟王龙通过电话的第三天,他真的来到了我家。可谓辗转千里,远道而来:中间他转了三次长途汽车,坐了一次轮渡。王龙在我家小住了两天,我们谈文学,谈经历,谈远大的理想。王龙不吝啬他的夸奖,夸我父母培养出了一个优秀的儿子,一个出色的作家。夸我母亲既要给灶塘添柴加火,又要切肉炒菜,一个人很快就做出了一桌饭菜,他真没有见过这么能干的人。我的农民父母受到这些赞扬,真有些喜不自禁,乐得合不拢嘴了。也真认为我是他们的骄傲。但是,他们更认为王龙要比我有出息,一定会是个很大很大的作家。在那两天里,我和王龙还去参观了朱德故居。这也是让我很惭愧的一件事。虽然一直生长在仪陇,在外也一直把自己当作朱老总家乡的人,但因为朱老总的故居在离我们有百十里远的马鞍镇上,我还从来没有去过。王龙如果不提出来,我还真想不到早该去看一看。

2000年春节,因为王龙来访,我突然发觉,自己其实活得很世俗,活得很拘谨,如若不改变,长期下去,即便把文字操练得再好,也不过是一个好的写字匠。而王龙,虽然在这时候还没有多少文字发表出来,他的身上流淌着中国士大夫的血液,秉承着中国文人的精神,有那么一股忧国忧民、为民立命、狂放不羁的风流倜傥,有了这些想学也学不来的禀赋,王龙在文学这条路上,将会比我们大多数同龄人更能走得久远。

我不是评论家,也不是预言家。但这一判断随后却得到了准确的验证。王龙的散文,特别是一些长篇历史散文写得荡气回肠,让人久读难忘。记得有一次王龙把他的刚刚写就的一篇散文《从陈子昂的遭遇读中国文人的悲凉》发给我,读之再三,我禁不住热泪涌流。王龙以他雄浑的笔力,敏捷的才思,把中国文人悲凉的命运剖析得让人扼腕长叹。当时我认为王龙找到了属于他的写作富矿,开辟出了一条只属于他自己的写作道路。如何把历史抱紧,如何把历史内化,转为创造未来的资源与力量,这其实是我们在这个时代最需要思考的问题。要知道,中国不但有灿烂辉煌的往昔,有秦时明月汉时关,唐太宗的旌旗,成吉思汗的大纛,还有一些痛失的良机,还有一些千古的悲叹。王龙博古通今,满腹诗文,才情横溢,性格爽朗,眼界胸襟极为开阔,真的很适合这种历史题材的写作。我为王龙庆幸,也很想更多地看到他的作品。但是从部队转业出来后,为讨生活,我整天跟官样文章打着交道,还兼着一些说不上来的差事,整天也忙得不知所以。王龙的作品,也只能从他的博客上,从杂文报和一些选刊上读上那么几篇。我建议王龙走市场化的路子7,早日出书。王龙也有此意,我们却疏于联系。等到去年底他来电咨询新书出版事宜时,我才想起,我身在出版行业,还知道一些不错的出版社和几个名编辑。我也主动地把王龙给一些编辑做了介绍。有一天中午,一个几年不曾联系的知名出版社的资深编辑,居然主动打电话给我说,王龙很有思想,很有才气,是个难得的人才。但是王龙已经跟别的出版社谈好出书的事,他们这次没能合作,真是个遗憾。我也为王龙感到有些遗憾。但我也觉得这其实也是个好事,因为王龙的写作将是一条长久的道路,在人人都出书的时代,他早点释放出一些压力和浮躁,可能更便于轻快地前进。我是相信王龙的作品必将写入文学史。

你读懂了我的兄弟

       ——读黎峰《龙行天下》

               冯俊龙

我们素未谋面 

今天读了你的一篇文章 

我知道你 

读懂了我的兄弟   不止是五官外形 

你理解我的兄弟

比我 还深 

岁月悠悠 

各自乡里 

除了谋生

还要出人头地

多难的家庭

催人奋进 

一样的血液 

是我们永恒的动力 

多少回     我想把我们的兄弟描写 

但我无能为力

语言的枯竭 

不足以表达我的内心 

今天 

你用你的深刻 

描绘了部分 

读懂一个人不容易 

因为必须要心有灵犀 

五千年文明    春风化雨 

浇灌 

我们同是兄弟的 一家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