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我

 看尽人间荒唐 2021-12-27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本我”来自人的本能,社会生活中表现出追求各种个人欲望的满足和追求个人利益实现的特征;本我是人的生物性本能,只知快乐,活动盲目。

      人的自我意识本应由萌生、形成、发展、完善循序渐进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人的智商、经历、经验、包括对事物的预期,在年龄的递增中发生了诸多变化,从“自我”到“超我”的过程中逆变,“自我”甚至“超我”蜕变成“本我”了。正如中国有句老话“老还小”一样,人在年老的时候,思维、意识、行动都变得跟小孩一样,并且更多的时候因为到底老年人比小孩子多经历了一些事情,“本我”不再有童真,更多了世俗。

      父亲可能因为经历了生活中太多的苦难,终于在晚年“苦尽甘来”,尝到了生活“甜头”,便要拼命地抓住一切机会好好地活下去。再加上他自身素质和生活所处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本我”的特性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有时候甚至到了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我这次全程陪伴父亲住院手术。

      4月25日去省医院办理了入院手术,因为医院离家不是很远,便向主管护士请了假回了家。第二天很早就赶到医院去抽饿血做各种检查,又在父亲的“逼迫”下找主治医生协调了手术时间,当晚就住在病房里。

        虽然省医院的病房不是很差,但到底还是病房,又不是单间,住宿情况肯定不能和家里比。父亲倒是躺在病床上,很快打起了呼噜,我却要在医院给病人提供的躺椅上“将就”了!这一“将就”就对付了六个晚上。这六晚七天,我都没有睡一个囫囵觉。但是父亲从来没有一次问过我“是否睡得好”,倒是隔壁病床上的阿姨嘘寒问暖,让我感动不已。

        晚上睡不好,白天难免要打瞌睡,我平时的生活毕竟非常有规律。可是我几次准备“眯一会儿”时,父亲都有些不乐:“你晚上干啥子去了?啥子那么多瞌睡喔?我又失眠睡都睡不着……”

        父亲白天就要睡好几个小时,晚上不能睡好也情有可原。我也懒得理他,只好不睡。和年近八十的父亲争论这些,受到嘲笑的肯定是我。

        还没到吃饭的时间,父亲就提醒我:“快去买饭噻……”

        我去医院营养餐厅打来“病号饭”,父亲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有时抱怨一下饭菜买得多了一点,“下顿少卖点!”或者该买什么不该买什么,但不会问问我是否吃了。

        父亲似乎有些老年痴呆一样,对儿子的吃睡难得过问,好像活生生的我是个机器人。

        想起年初去照顾生病的大哥,硬逼着我先吃饭,免得我挨饿;晚上艰难地起身把自己的衣服盖在我身上,我有些不解:父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对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有些不近情理的自私?!当真是“理所应当”地接受儿子的赡养?或者认为儿子是来照料病人的正常人,所以就不用关心?

      我在医院吃饭很是不习惯,去外面的饭馆吃又有些耽搁时间,只好努力坚持着,实在坚持不住,就买了泡面来吃。

        泡面的味道在病床里弥漫开来,实在让人不悦,只好自觉地躲到楼道里或者开水房去,那样子现在想来,像极了乘坐长途火车的人。

      5月1日那天晚饭时间,我正拿了一碗方便面,准备去开水房,父亲叫住我:“去给我买点蜂蜜回来,我拉不出来屎。”

      我说,做过手术的人大概都不是很快就解大便的?

      父亲马上皱着额头,愁眉苦脸地对我大声说:“屙不出来比吃不进去难受得多……你快去快回,等下再去泡了(面)吃,开水房的水用不完的!”

        我只好放下方便面,去外面买蜂蜜去了……

        我到底比父亲多读了一些书,也知道更多的道理:父亲在经历了生活的种种苦楚之后,已经渐渐变得麻木起来。在他的潜意识里,已经知道自己活在这个世界的时间有限得很,如果在这难得的有限的日子里,还要再去委曲求全,还要再去承受可以避免的痛苦,是不是自己太傻了呢?!

        也好,父亲能够多一层自我保护意识,总比我们劳神费力的好!

        愿父亲在福如东海中寿比南山!

《蓉北日记》第一部【父亲生病的日子】

「014」本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