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成都露天音乐公园

 看尽人间荒唐 2021-12-27


家住成都五块石的我,距离全国唯一一座以露天音乐广场为主题,也是全国唯一的特效声景观公园——成都露天音乐公园不到三公里,但开园已经半年过去了,我还没有时间去看看。

经常从三环路路过,看见那座白色贝壳一样的巨大建筑,就像在天府大道上远远看见新世纪环球中心一样让人震撼、令人神往。

和环球中心“流动的旋律”不同的是,成都露天音乐公园的这座主体建筑充满青春、激情、动感。特别是我自来成都,一直都在离成都市中心最近的山——凤凰山下面谋生、求财、发展,乃至现如今在城北落地生根,我和无数城北人一样,对落地凤凰山的这座露天音乐公园更是充满景仰。

今天是个难得有太阳的明媚冬日,我终于忍耐不住,推掉俗事,停下纸笔,邀约家人一起去游览这座心仪已久近在咫尺的“国家级”公园。










成都露天音乐公园位于成都市金牛区的凤凰山片区,三环路以北、北星大道以东、熊猫大道以南,处于凤凰公园山脚的一个拐角处,即成都市金牛区北三环路三段与北三环路二段交叉口东北150米处,占地面积约39.5万平方米,相当于55个足球场大小。作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顶级的露天音乐演艺场地和城市音乐主题公园,不仅拥有目前世界最大的全景声半露天半室内双面剧场,还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特效声景观公园。

在凤凰立交上可以看清整个公园像一只展翼高飞的凤凰,西南角翘首挺立的主舞台,也就是那座贝壳建筑,即是凤凰高昂的头部,而公园整体则构成了凤凰的两翼。











沿着北星干道往北,刚过凤凰山立交,还未到达凤凰山公园,也就是还没看见道路右侧那幅巨大的五丁开山石雕,就看见“成都露天音乐公园”的大字,从那里进入公园大门。公园大门一共有几处出入口,南北出入口是最大也是主要的出入口。公园门口绿植掩映着现代化的建筑,别具一格的设计让人的心顿时敞亮起来。

往右是石之剧场。




庄重典雅的花岗石砌成椭圆形的高大围栏,圈成一块不大不小的广场,随着山势渐次升高用几乎原生态的石块垒就的石梯,在演出时可以当成观众席。

石之剧场旨在展现古蜀文明。古蜀推崇大石文化,在“石之剧场”,以石为材,仿制石器、石俑等古蜀文物营造出“蜀宫夜宴”的情景,让人忍不住不去想,这些石块中有哪些是五丁开山时从“砯崖转石”上凿下来的石块?









如果继续往右前行,就是主舞台,也就是那座贝壳型的白色建筑。但我选择离开干净整洁的沥青路面,从一旁的泥巴小径迂回斜插,因为我看见了土坡上有一片白絮纷飞的芦苇。

那一丛丛叶枯絮白的芦苇吸引了和我一样童心泛滥的人走近前去,用心感受太阳下的冬日,好像那随着呼吸就可以进入肺腑的茸茸芦花,是可以代替御寒的棉被。

让人倍感亲切的还有离群独行的我,忽然发现太阳把我的影子投射到前方。刹那间,我觉得那长长的影子是我的灵魂在前方等着我,我不再孤单,举起相机拍照的时候,我泪流满面。

稍远处几位正弯腰割草的绿化工人,已经把捆好了的杂草放在路边,我真想扛一捆回来,放在我的书房,时时嗅闻它们身上的泥土气息。









从土坡穿插回来就是公园进门左边的熊猫大道。熊猫大道左侧是凤凰山公园,右侧是露天音乐公园。进门往上走到我刚才穿插的那块土坡靠左位置,有一座居高临下的建筑,走近了看,原来是镜水琴台,标示牌上写着专为古琴表演打造。不知是在整改还是本来是室内演出,门前的台阶上拦着红色的警戒布条。

倒是蜿蜒盘旋的道路两旁,有钢琴键盘造型,像栏杆一样耸立,耳旁似乎有悦耳动听的琴声传来,既给人踏实温馨的感觉,又把冬日里的寒冷驱散了不少。

顺着曲曲折折的音乐长廊一路逶迤前行,各色植物在落叶枯枝中努力挣扎出身躯,把绿色的外衣尽力地展开,拼尽全力遮盖着裸露的泥土。

一块“森之剧场”的牌子,矗立在还没有完全成活过来的乔木之中。不久就要到来的春天,这个露天小剧场将会被绿意盎然的高大乔木掩盖,真正营造出“森林音乐会”的效果,供人近距离的亲近自然、享受自然。

前面是风之剧场。

“风之剧场”又被称为“嘻哈剧场”,附近正在筹建汽车营地、帐篷酒店、创意集市等多个主题活动区。

作为音乐公园,音乐是主要元素,但公园的休闲、玩乐功能,成都露天音乐公园也一样不少。公园的运动休闲区内还设有五人制足球场、房车营地、儿童乐园、宠物乐园和极限运动场地等,能满足全年龄段市民前来游玩、休闲的需求。




































我被早就出现在眼前的主舞台吸引,从台阶上下来,走到正对主舞台的土坡上。

周末的凤凰山,暖阳如春,带着格外香醇的山野气息,携家带口呼朋引伴的人们把土坡塞得满满当当。如果不是在城北生活了二十年,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脚下这块叫“单石桥”的地方,在不久前还是鸡鸣狗跳的零乱农家,如今却成了几个全国“唯一”的主题公园,而且还将陆续开始召开世界级的赛事演出。

曾经目睹过无数次外貌的贝壳建筑,就是露天音乐公园的主舞台。

主舞台由高50米、跨度达180米的钢结构和膜结构组成,有着成都最大的穹顶天幕,呈现环形结构,三面闭合,只有正面向草坡观演区开放。当举办大型演唱会或音乐节时,面向主舞台的自然坡地将成为观众的大看台,可同时容纳4.7万人观演露天音乐会及其他赛事。

主舞台背面和两侧也设置了观众坐席,主舞台内可举办能容纳10000人的半室内音乐会和5000人的室内音乐会。当举办小型演出或高雅室内演出时,歌唱家、演奏家们可面向室内观众座席进行演出。

从“贝壳”下面绕过去,来到靠近三环路的主舞台背面——也是从市中心过来第一眼看见的露天音乐公园主体建筑的正面,就是“水之剧场”。

水之剧场选取水之意境,体现自然流水与音乐的互动与融合,给人独特的感受与体验。水之剧场略高于三环路,形如凤凰,像手臂般半环绕主舞台。水之剧场中设置了音乐喷泉,其中有两处喷泉高达百米。除了庆典和演出,水之剧场每周六晚八点固定开放。想必届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节奏,音乐喷泉随之舞动,变幻万千。人声鼎沸中,百米喷泉高耸入云,美轮美奂,可谓“音乐与水珠齐飞,喷泉共欢颜一色。凤凰山下凤凰舞,游园听乐两不误。”

水之剧场、石之剧场、风之剧场、森之剧场,再加上镜水琴台五个不同自然主题的露天小剧场,可同时演出,或者在用不到主舞台这个“大剧场”时就各司其职,于是露天音乐公园就被转换成“可大可小”的数个小露天音乐广场。

这些小剧场之间,有森林、坡地等自然元素间隔,能够做到互不干扰,功能齐备效果凸显。

凤凰山公园是成都市区内森林覆盖率最大的生态湿地公园,有天然氧吧之称,成都露天音乐公园与其毗邻,和其互为衬托,交相辉映。










游完公园全景,我回到“自然观景台”,躺在草坪上晒太阳。

无比温暖的蓝色天幕下,已有晒得两腮绯红的红男绿女脱下厚厚的冬装,或躺或卧,或扶或抱,尽情地享受青春给他们的馈赠。

千万年的凤凰山,可能想不到日新月异的时代,会在它的脚下树起这样一座丰碑,任凭沧海桑田,也屹立不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