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不爱称“朕”而爱自称“咱”?

 看尽人间荒唐 2021-12-27


这是朱元璋高情商的具体表现。

朱元璋能成功登上皇帝的宝座,和他身边有很多能人分不开,虽然这些能人大部分的下场比较凄惨,但是做了皇帝的朱元璋为了表示自己讲义气,用“咱”显得没那么高高在上,用“朕”就有点区分开高低贵贱了。

另外朱元璋从小的生活环境导致他一时改不过来,朱元璋是安徽人,而咱字在江淮官话中一般读作“杂”。朱元璋出身就是一安徽凤阳农民,草民称呼自己就是"咱",当了皇帝也没有改。

朱元璋登基后,大学士宋濂建议朱元璋:"陛下而今已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了,从现在开始应该称'朕’,而不能再说'咱’了!" 朱元璋哈哈大笑:"你是怕天下人笑'咱’土吧?土就土吧,咱爹咱娘就是农民,说不定天下人知道咱的这身世后,还会更亲切呢!不改,咱就是朕,朕就是咱!"

随着朱元璋学识及政治经验的增加,朱元璋依旧称呼自己为"咱",他似乎从未因为自己的土与低微的出身而自卑过。这也是为了让帮他打天下的人都认为他记住自己的出身和展示他的为人。

当然,朱元璋是个有气魄人。当时他和郭子兴不合之后,两个人就分道扬镳了,但是他知道郭子兴过得不好的时候,还是主动和郭子兴联盟,甚至让他当自己的领导,就是为了报当初他的知遇之恩...由此看来朱元璋的气量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不拘小节的他可能对到底用“朕”还是“咱”觉得都一样。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成长至关重要的影响。朱元璋从小就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父母都是帮地主干活的老实人,没什么文化。朱元璋之前叫朱重八,这名字是根据家里的排行来取的,很随便是吧?因此可知他们家的情况到底有多差了。朱皇帝从小基本没过过温饱的日子,大部分直系亲人也因为饥荒饿死了,所以不是娇生惯养的他虽然当上了皇帝,一时间改不过来也是有可能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