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断被骂的G41半自动步枪有多差?比98K重一公斤,装弹要靠双手压

 WarOH协虎 2021-12-27

自步枪诞生之日起,枪械设计师们就绞尽脑汁地对步枪进行改进升级,从传统的杠杆式步枪到栓动式步枪再到后来不断更新换代的半自动、全自动步枪。如何进一步提高新式步枪的射速、威力和可靠性是每一名枪械设计师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的军队都普遍装备了栓动步枪,美苏军队更是在二战期间率先装备了真正意义上的半自动步枪,而同时期的大部分德军手里还在用着毛瑟栓动步枪。唯一装备的G43半自动步枪也是被赶鸭子上架的,真实性能也比不上美苏手里的M1和SVT40,存在感极低。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装备G43半自动步枪之前,德军手里还有一款G41半自动步枪。而且从“血缘关系”上看,G41半自动步枪算的上是G43步枪的前身。只不过G41这把枪一经推出就不断被骂,接连生产该枪的瓦尔特公司和毛瑟公司都没能拯救它的口碑。

不断被骂的G41半自动步枪有多差?比98K重一公斤,装弹要靠双手压

所以G41半自动步枪究竟是一把什么样的步枪?为何就连两家全球盛名的枪械公司都拯救不了它的口碑?德国军队又为什么在半自动步枪领域表现平平呢?

一、不习惯半自动步枪的德国人

要想说清楚G41步枪为什么这么烂,就要从德国半自动步枪的发展史开始说起。因为技术上的不足只是表面,G41步枪的失败更多的反映了德国当时在半自动步枪领域出现了更加深层次的问题。

德国作为枪械制造大国,更是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就开始了半自动步枪的研究。其中名气最大的还是毛瑟公司推出的M1910/13半自动步枪,只不过这支枪价格昂贵不说,结构还极为复杂可靠性不强,所以军方并没有采用。

不断被骂的G41半自动步枪有多差?比98K重一公斤,装弹要靠双手压

一战爆发之后德国军方对半自动武器又有了需求,德国空军部队和飞艇部队便相继列装了该枪,并定名为M1916半自动步枪。随后M1916还针对陆军部队推出了改进型,只是最后它的战场表现都不尽如人意,改进也最终不了了之。

到了二战期间,栓动步枪依旧是各国军队的主流,德军也不例外,毛瑟公司生产的栓动步枪性能实在是优异,已经远远的把世界上绝大部分主流的栓动式步枪甩在了后面。所以相比起在一战中表现不佳的半自动武器,德国人还是更喜欢手里充满日耳曼风情的毛瑟98K步枪。

而且二战德军的班组火力本来就是以MG34/42机枪为核心,再配以冲锋枪和步枪,从来也没听过二战德军出现过火力不足的情况。

不断被骂的G41半自动步枪有多差?比98K重一公斤,装弹要靠双手压

话虽如此,但并不代表德军不希望有一款自己的半自动步枪,毕竟各国军队都多少会有些火力不足的恐惧症。只是德国虽然起步比较早,可思路出现了问题。

从一战之后,整个德国从工程师到军方人员都认为把枪管缩短和在枪管上开孔会影响枪的精准性,所以始终不认可枪管短后座以及导气式原理。而以当时的技术要想实现步枪半自动,这是最普遍也是绕不开的做法。

德国主流对这两种做法的不认可,直接导致了整个德国在半自动步枪领域走了数十年的弯路,期间是一点进步都没有。二战都开打了,德国方面从战术到科技都没有半自动步枪的成熟条件。

二、G41的失败

理清楚二战德国在半自动步枪领域存在的问题之后,其实G41半自动步枪失败的原因就已经探明了。不过我们还是要了解一下这款枪,从技术层面上解释一下它的失败。

不断被骂的G41半自动步枪有多差?比98K重一公斤,装弹要靠双手压

二战爆发前夕,德国军方重新提出了半自动步枪的招标计划。在最新的招标计划中,德国高层明确指出了几项要求:一、新枪在外形和尺寸上要接近98K步枪,并且实现弹药互通,二、机匣上不允许有可活动的组件,三、为了防止自动装填机构出现问题,还要加装一个栓动拉机柄,四、不允许把搞活塞导气式或者枪管短后座。

这四项要求基本提前宣告了G41的失败,把不能犯的错全部犯了一遍。第一个要求看似没问题,实际上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新款半自动步枪的体积和重量。

第二和第三个更是想当然的要求,又不可活动的部件又要加上能让士兵拉大栓的装置,枪械的复杂程度一下子就上去了,容易出故障不说,成本也相应的提高了。

至于最后一个,前文也说过了,纯粹就是一根筋的死板行为。但是德国枪械制造业还是可以的,就这么苛刻的条件,瓦尔特公司和毛瑟公司还是拿出了自己的新枪。

不断被骂的G41半自动步枪有多差?比98K重一公斤,装弹要靠双手压

这两个公司拿出来的新枪都叫Gewehr 41,瓦尔特公司的简称为G41(W),毛瑟公司的叫G41(M)。

这两把枪从外形上猛的一看很难让人区分,原因之一就是招标的时候德军让它两都照着98K的外形设计,而且那么苛刻的条件下,留给设计师自由发挥的余地真的不多。

这两把G41都很听话的没有采取枪管短后座以及导气式设计,而是和早期的M1加兰德步枪一样用了枪口集气式原理。所谓的枪口集气式顾名思义就是在枪口处增加一个集气罩,把火药的燃气通过集气罩导入枪口后方的环形活塞,使其实现退弹上膛等一系列动作。

不断被骂的G41半自动步枪有多差?比98K重一公斤,装弹要靠双手压

枪口集气罩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太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了,G41的集气罩经常在战场上堵塞故障或者磕碰损坏,非常不可靠。集气罩被沙尘堵塞之后,士兵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清理,久而久之故障率便高居不下了。

瓦尔特和毛瑟都按照98K的造型设计后,实枪的重量和体积果然比98K 增加了不少,全枪重达4.5公斤,比98K重了接近一公斤。很多用过这把枪的老兵都曾吐槽过背着G41长途行军是一件苦差事,它以半自动的方式发射7.92毫米的全威力弹本身后坐力就强,加上这么重的枪身,射击时更加难控制。

最无语的是作为半自动步枪,火力的持续性自然是首要的。可是G41步枪居然没有采取可拆卸的弹匣供弹,而是和98K一样采取单排5发的弹夹供弹。G41十发的载弹量就要压两个弹夹,如果没有弹夹就要靠手一枚枚压十发。

不断被骂的G41半自动步枪有多差?比98K重一公斤,装弹要靠双手压

确实不得不佩服一下德国工程师的严谨,和98K步枪实现枪弹互通,瓦尔特和毛瑟公司心照不明的把装弹方式也给“互通”了。

单这三点就足以让G41这款枪在德军部队中注定失败的局面,如果不是被美苏的半自动步枪打疼了,估计这把枪根本不会装备十二三万这么多。

三、G41(M)、G41(W)与G43

说完了G41的通病,下面再来将G41(M)和G41(W)分开来说说。

其实这两把枪从各方面来看都大差不差的,其外形和半自动原理都非常相似,枪长、威力、枪口初速那些基本和98K没有任何区别,全枪1100毫米、枪口初速755米/秒、800米内为有效射程。所以很多人分不清这两把枪,或者从来没区分过也是正常的。

不断被骂的G41半自动步枪有多差?比98K重一公斤,装弹要靠双手压

我们一般说的G41指的是瓦尔特公司生产的G41(W),在战时生产了十几万支,德国的山地猎兵等精锐部队都有装备它的记录。

相比起G41(W),毛瑟公司生产的G41(M)更像98K,这也是两把步枪最大的不同。当时为了达到军械部机匣不允许有活动组件和增加栓动枪机的要求,毛瑟把枪械的闭锁机头改成直拉式后,又在后面增加了一个栓动拉机。

比起半自动步枪,这把枪更像是一把十发装填、并增加了一个半自动射击功能的98K。而瓦尔特公司就没有那么听话,既不让机匣上有能活动的组件,又要让士兵拿着半自动步枪拉大栓,这不是难为人么。

所以瓦尔特公司的W型G41的后面就没有G41(M)那样的栓动机,顺便还把拉机栓做成了随动的。机匣上的拉栓一打一动的,实战中也没影响士兵的射击,这样的操作还使得G41(W)的操作性和复杂性比毛瑟公司的M型简单不少。

不断被骂的G41半自动步枪有多差?比98K重一公斤,装弹要靠双手压

最后的结果就是毛瑟公司的G41(M)做了不到两千支送到东线战场上测验后就没了下文,反而式瓦尔特公司的G41(W)在德军面对M1和STV40时生产了不少。

当然,瓦尔特公司的G41比毛瑟公司的好那也只是相对的,体积重、故障多、装弹慢、造价高的毛病该有的全都有。

到了1943年中旬,瓦尔特公司根据反馈在G41的基础上改进出了G43。相比起G41,德国人终于在G43上采用了活塞式导气,还把不可拆卸的弹匣改成了可拆卸的,装弹方式也变成了弹匣供弹。

核心的问题解决了,其余的克服一下也就无所谓了,要改也没时间了。后来的G43虽然被大量应用,还出现了加狙击镜的狙击版。但是随着战争后期德国资源的消耗,G43的工艺越来越差,产能也逐渐跟不上,G43最终随着德国的战败而停产。

文/纪案

参考资料:

1、《G43/K43半自动步枪之附件》,王岐朋

2、《寻踪:各国早期军用半自动步枪发展与演变(三)》,三土 ,明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