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诚轩秋拍精品古钱、银锭、纸币赏析

 馱夫 2021-12-27

图片

清代宝泉局“咸丰元宝”当千样钱

估价(人民币):100,000-200,000

成交价(人民币):155,250

简介:清代宝泉局“咸丰元宝”当千样钱一枚,直径:63.7毫米,大字版,红铜精铸,铸造规整,雕刻深峻,钱文笔画之间毫无粘连,峻拔分明,样钱风范极致,闻德评级 82

清咸丰年间,爆发太平天国运动,起义军在江苏南京建都,北上征伐,战无不克。清廷为镇压太平军,军费开支大增,然而税额骤减,使清廷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此时,朝廷赖以铸钱的滇铜,又因道路阻断,无法运进北京。为弥补财政亏空,咸丰三年(1853年),清廷被迫鼓铸咸丰大钱,当时全国各省有二十八局竞相铸造。咸丰大钱自当十至当千,有多种面值。因折当过重,大钱一出,有利可图,引得私铸蜂起,市场混乱。咸丰四年(1854年)七月,清廷即令停铸当百以上面值的大钱。当五百、当千两种,流通时间仅约半年,后被户部用宝钞和官票大量收兑,留存至今非常有限,精铸样钱更为稀有。

图片

清代宝泉局克勤郡王“咸丰元宝”当千

估价(人民币):50,000-60,000

成交价(人民币):59,800

简介:清代宝泉局克勤郡王“咸丰元宝”背星月当千一枚,直径:60.5毫米,铸行时间仅数月,存世甚少,有修,GBCA 美80(03)

图片

清代“义记金钱”

估价(人民币):5,000-10,000

成交价(人民币):34,500

简介:清代“义记金钱”背方胜一枚,直径:41.2毫米,清晚期浙江金钱会所铸信号钱,亦为入会凭证,铸行时间甚短,存世罕见,属清末起义军铸钱之稀见品,红斑绿锈,华夏评级 极美80

图片

清代“光绪通宝”花钱

估价(人民币):1,000-2,000

成交价(人民币):5,750

简介:清代“光绪通宝”背“福禄财寿”花钱一枚,直径:25.7毫米,华夏评级 极美82

图片

清代十二生肖花钱

估价(人民币):2,000-3,000

成交价(人民币):14,950

简介:清代十二生肖背八卦图花钱一枚,直径:57.6毫米,华夏评级 极美82

图片

清代“山鬼雷公”花钱

估价(人民币):3,000-5,000

成交价(人民币):20,700

简介:清代“山鬼雷公”背八卦文道教符咒驱邪降妖花钱一枚,边铸落花流水及回字纹,直径:53.1毫米,GBCA 美82

图片

山东光绪年月东海关匠鲁协中五十两银锭

估价(人民币):120,000-150,000

成交价(人民币):161,000

简介:清代山东“光绪年月 东海关 匠鲁协中”五十两银锭一枚,重量:1852.3克,中国海关税锭重要品种;银锭打戳周正清晰,宝面加盖“生□”,另打“”“安”等银号经手戳记三处,通体覆盖深色包浆,银光姣好,除面有一处验银小补外,整体保存颇佳,GBCA AU53(03)

东海关成立于咸丰八年(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之后,是当时山东省的主要海关。咸丰十年(1860年)底,烟台口岸开埠通商,翌年七月,清廷在烟台设立道台兼东海关监督衙门。同治二年(1863年)三月,代理总税务司赫德任命英籍官员汉南为东海关首任税务司,并在烟台设立税务司署。目前存世的东海关银锭,均为五十两元宝,年份有同治、光绪、宣统及壬子年(民国元年),匠名则仅见有“鲁协中”一种。

出版:《中国银锭》,页189、328,张惠信著,齐格飞出版社,1988年

《丽庄藏中国银锭》,页49,图156,左京华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图片

新疆民国年月伊宁玉泰银局五十两银锭

估价(人民币):70,000-100,000

成交价(人民币):149,500

简介:民国时期新疆“民国年月 伊宁 玉泰银局”五十两银锭一枚,重量:1801.3克,商铸;伊宁位于新疆西北部,是伊犁河区内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工业中心,历史文化名城,清代曾为伊犁将军驻地,商业鼎盛,银钱业发达,当地银局所铸五十两元宝成色姣好,通行广泛;拍品铸造规整,砸戳平正清晰,品相颇佳,GBCA AU53

出版:《丽庄藏中国银锭》,页145,图36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图片

江西光绪贰拾陆年冬月万年县伍拾两匠聂恒方宝

估价(人民币):120,000-150,000

成交价(人民币):207,000

简介:清代江西“光绪贰拾陆年冬月 万年县 伍拾两 匠聂恒”方宝一枚,重量:1874.2克,万年县上解藩库税银,宝面尺寸略小,坯体较厚,属方宝晚期造型,戳形较为粗犷,铭文清晰,一侧阴刻花码“〢〦〤〢”(2642),底部有一处小验银槽,整体保存完好,GBCA AU50

出版:《丽庄藏中国银锭》,页121,图31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图片

安徽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六安州陈万兴五十两银锭

估价(人民币):120,000-160,000

成交价(人民币):195,500

简介:清代安徽“光绪十六年十一月 六安州 陈万兴”五十两银锭一枚,重量:1885克,六安州上解藩库田赋税银;六安地区建置历史悠久,因舜封皋陶于此,又称“皋城”,清初属庐州府,后升直隶州,该地银锭遗存佳品无多;此枚六安大宝,锭型优美,砸戳周正有力,铭文中年月均为阴刻,字口清晰,除宝面有一处小验银填补外,整体保存颇佳,可称安徽大宝精品,GBCA AU55(03)

出版:《树荫堂收藏元宝千种图录》,页213,图808,陈鸿彬编著,齐格飞出版社,1988年

《中国银锭》,页210,张惠信著,齐格飞出版社,1988年

《丽庄藏中国银锭》,页200,图571,左京华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图片

清早期山西应州 陈玉林五十两银锭

估价(人民币):200,000-250,000

成交价(人民币):230,000

简介:清早期山西“应州 陈玉林”五十两银锭一枚,重量:1875.3克,应州上解藩库税银,沿袭明制,铭文阴刻,存世稀少;应州位于山西省北部,因龙首、雁门二山南北相应而得名,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清属大同府,1912年改名应县;拍品具清早期山西官铸税锭典型样貌,刻字笔划深峻如斩,宝光四溢,气孔光泽内敛,虽面有些许划痕,仍属山西大宝百不一遇之精品,GBCA MS60

图片

山西民国年月五台山福全永五十两银锭

估价(人民币):150,000-250,000

成交价(人民币):770,500

简介:民国时期山西“民国年月 五台山 福全永”五十两银锭一枚,重量:1883.8克,五台山上缴国库之库宝,面另打花押一处;拍品铸造精整,字戳初印,砸戳力道十足,铭文笔划工整凸立,精美度堪比雕母钱文,锭面细腻无伤,宝光熠熠,品相百里挑一;“五台山”地名锭所见甚少,主要由寺庙供奉银两与香火税等铸成,被赋予的意义与众不同,品种与品相皆属山西大宝珍品,GBCA MS63

五台山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夙称文殊师利菩萨道场,佛教圣地。因地近内蒙古,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并盛,历来香客熙攘,香火鼎盛,因此,由礼佛香客供奉的银两源源不断。而清末民初时,中央财政入不敷出,地方政府为筹集款项,私自以各种名目加征杂税,甚至对朝山香客征收香税,即香客在寺庙供奉的香火灯油钱等,须抽收税金。此枚出自五台山的五十两大宝,应由寺庙供奉银两及香火税等铸造而成,属罕见之佛教圣地香火银实物遗存,价值非凡。

图片

江苏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两淮京饷庆同裕 高和五十两银锭

估价(人民币):100,000-200,000

成交价(人民币):414,000

简介:清代江苏“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 两淮京饷 庆同裕 高和”五十两银锭一枚,重量:1866.2克,两淮地区盐场所征盐税折银,由庆同裕银炉银匠高和销铸,并经公估验色,加盖“公估验发”方形戳印,之后作为京饷上解户部;拍品十八字铭文环绕宝面一周,全数阴刻,走刀一气呵成,书体整饬严谨,通体满溢莹润原光,保存良好,GBCA MS61

“两淮”,即江苏淮南、淮北二十三个盐场所在地之总称,是清代重要的产盐区,所产海盐行销苏、皖、赣、鄂、湘、豫六省,每年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盐税,皆出自两淮。“京饷”在清早期主要出自田赋、盐税、杂税、常关税,后期又增加了厘金、海关关税等税项。“两淮京饷”,顾名思义是将两淮地区盐场所征收的盐税,销铸后作为京饷上解朝廷,主要用作京官及朝廷的薪俸支出,此类银锭实物留存不多,年份最早可溯至光绪十六年(1890年),最晚至宣统二年(1910年),品相良好者极为珍贵。

图片

湖北光绪年月武穴镇祥兴乾通商淮盐锞五十两银锭

估价(人民币):150,000-200,000

成交价(人民币):207,000

简介:清代湖北“光绪年月 武穴镇 祥兴乾通商 淮盐锞”五十两银锭一枚,重量:1850克;湖北盐税大锭通常所见打“湖北盐饷”或“湖北盐厘局”税项铭,此锭上下砸“武穴镇”“淮盐锞”,表明是武穴镇征收的淮盐盐课折银,由商号“祥兴乾”铸造,“通商”一词亦见于湖北五两圆锭,彼时汉口为长江航道上的重要通商口岸,锭面打“通商”二字,或为当地商业繁荣兴旺、贸易通达天下的一种表述;迄今发现的湖北淮盐银锭极其稀少,据资深人士统计,“武穴镇 淮盐锞”大宝目前所见仅三枚,皆为光绪年所铸,国内外相关文献目录均未见记载,公开拍卖尚属首次;银锭虽经岁月侵蚀,双翼有局部磕伤和小验痕,底部有修补,但砸印方正,铭文清晰,属湖北盐税锭重要品种,极为珍罕,GBCA XF45(03)

武穴历史悠久,自古就是长江中游重要深水港湾,商帮云集,清末发展成为湖北省七大商埠之一。咸丰六年(1856年),武穴设厘金局,十一年(1861年)设江汉关武穴总卡,光绪十七年(1891年)改为分关。同治三年(1864年),武穴设掣验局,规定江苏仪征船只运至湖北的淮盐,在此验票。同时,武穴还总领鄂东数个县的盐务,淮盐销量与汉口总局相当。

两淮出产的淮盐因粒大色白、品质优良,畅销内陆多省,湖北即长期行销淮盐。咸丰年间,太平军曾长期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航道,使淮盐无法进入湖北,朝廷遂令川盐入鄂,行销淮盐的地区改销四川井盐,史称“川盐济楚”。太平天国战事平息之后,从同治十一年(1872年)起,湖北地区恢复行销淮盐,与川盐并销并存。

两淮盐场是中国四大海盐产区之一,淮盐盐课因财源巨大,备受历代朝廷的倚重。唐、宋以来,盐课即占全国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而两淮盐课又在盐课总收入中占比最重。因此,大量行销湖北之淮盐盐课,无疑也是当地税收之大宗,尤其用作本省军费和协饷,于湖北财政举足轻重。

图片

吉林民国年月日长春益发银行杨晓山五十两大翅宝

估价(人民币):80,000-150,000

成交价(人民币):207,000

简介:民国时期吉林“民国年月日 长春益发银行 杨晓山”五十两大翅宝一枚,重量:1917.6克,宝面加盖公估验色编号“1581”“18”;此锭系1926-1932年益发银行独资开办期间,自设银炉所铸,对“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地区私营金融机构发展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物史料价值;银锭双翅高翘,边郭完好,铭文字口峻立,自然原始包浆,于东北大翅宝中存世略少,GBCA MS62

益发银行的前身为益发合钱庄,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刘梦斗于长春独资创立。由于长春本地不产银,市面所需银两全靠关内供应,益发合钱庄遂自设银炉,从漠河、哈尔滨等地收购砂金,熔铸金锭,运销上海,再从上海购回元宝等白银,改铸成五十两吉林大翅宝,投放长春市场,从中谋取双重利润。1926年10月,益发合钱庄改组为益发银行,总行设在长春,主要经营存款、放款、汇兑和生金银买卖等业务。伪满洲国时期,依照伪满《银行法》规定,益发银行由独资改为合资,并陆续在全国多个城市增设分行或办事处。1945年1月11日,伪满政府又强令益发银行与益通商业银行合并,对外使用益发银行行名,内部帐目却各自独立。1947年7月1日,该行与益通商业银行拆分,独自在长春重新开业。1948年4月,益发银行关闭。同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随后,东北银行成立益发银行总清理处,对其接收清理。

图片

清代西北地区洪泰兴银局洪泰兴银局五十两银锭

估价(人民币):180,000-250,000

成交价(人民币):356,500

简介:清代西北地区“洪泰兴银局 洪泰兴银局”五十两银锭一枚,重量:1810.4克,商铸;清代铸宝机构多以“银炉”为名,少数使用“银局”名称,“洪泰兴银局”银锭出自何处,因缺乏文献记载,尚待考证,但品种十分稀见;此枚大宝通体彩光温润,宝面细腻无伤,左右砸戳力道十足,铭文舒朗大气,底部蜂窝细密,实属目前所见同类银锭之最高等级品相,GBCA MS66+

图片

清代一本万利 招财童子至利市仙官来五十两开炉吉语锭

估价(人民币):500,000-800,000

成交价(人民币):1,150,000

简介:清代“一本万利 招财童子至 利市仙官来”五十两开炉吉语锭一枚,重量:1884.2克;开炉吉语锭是银炉在岁初开炉铸宝时,特别铸造的镇炉宝银,通常不流通,不仅成色足,工艺也较普通品更为精美,因铸造数量稀少、铭文寓意吉祥,常被作为镇宅之宝,深受藏家的追捧;拍品铸造精整,锭面平坦开阔,宝光四溢,三方戳记完整清晰,底部蜂窝晶莹璀璨,堪称完美收藏级佳品,GBCA MS63+

“招财童子”源于观音菩萨的协侍善财童子。善财是文殊菩萨在孟加拉湾沿岸居住过的福城首富福德长者的小儿子,出生时各种财宝自然涌出,故名善财,民间又称其为招财童子,后被作为幸运符,代表招财、开运、纳福、缘起、必胜、高中、平安之意。“利市仙官”则是中国民间流传的五路财神之一,即专门负责迎祥纳珍的北路利市仙官,最受商人欢迎,每到新年,必将其画像贴在门上,以图避邪禳灾、财运亨通。利市仙官崇拜在宋代就已流行,元代广为民间供奉,流传其为使人发财的神。近世民间对利市仙官的信奉仍有保留,尤其在北方地区,过年多有张贴利市仙官年画的习俗。

出版:《银的历程——从银两到银元》,页204,浙江省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2015年

展览:“中国钱币学会金银货币专业委员会会员藏品精粹展”,浙江省博物馆,2016年1月15日

图片

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A1934版壹圆

估价(人民币):10,000-20,000

成交价(人民币):12,650

简介: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A1934”版银币券壹圆一枚,此壹圆券依年份不同共有四种版别,分别是1932版、1933版、1934版及A1934版,后者“A1934”版是目前所见唯一将冠字置于年份之前的纸币,与众不同;此版银币券是红军长征前所印制的最后一种纸币,纷乱的战争环境,使它们几乎损毁或遗失殆尽,尤其是A冠1934版,实物存世寥若晨星,一券难求,属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纸币四大珍品之一;拍品右侧加盖号码移位,除边纸局部小修外,主图幅保存完整,且墨色饱满,品相难得,七五成新

图片

民国三十四年华中银行伍圆

估价(人民币):20,000-25,000

成交价(人民币):23,000

简介:民国三十四年华中银行华中币水车图伍圆一枚,下边纸有轻微墨迹,PMG 40,目前为该公司此品种纸币唯一入盒纪录

图片

1951年第一版人民币壹万圆“牧马”正、反单面样票

估价(人民币):80,000-100,000

成交价(人民币):115,000

简介:1951年第一版人民币壹万圆“牧马”正、反单面样票各一枚,样票号码相同,位列一版币六珍之首,有一版币“票王”之盛誉;壹万圆“牧马”面值较高,于内蒙古地区流通,发行量相对较少,退出流通时几乎全数收兑,因此存世极少,样票亦不多见;拍品票面整洁,色彩鲜艳,局部有修补,八八成至九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