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想数学好,这项能力少不了

 帝都果妈不焦虑 2021-12-27

都说计算很重要,到底如何量化?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学数学的最基本能力,贯穿于小学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在我的刻意引导下,果果刚5岁时就对计算非常感兴趣(果果只用了6个步骤,就搞定了心算两位数加减),确实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大概一两个月之后,他就能口算三位数的加减法,类似“978+978”这种。

但每天事儿挺多,加上他还没上小学,计算这件小事儿也就被我们放下了。

话说,幼儿园娃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比如用扑克牌算24点等方式加强计算能力;等上了小学了,就得真刀真枪地“拼”,落实到每日之实操上了。

一年级刚开始时,数学课上学了挺久数字的写法以及5以内加减法,太简单了有木有?

于是,我们在家主要精力放在了中英文阅读上,偶尔也会做计算题。本来5岁就基本get的计算能力,居然退化了……

前段时间,我发现他的计算能力算不上优秀,时不时会出错,速度也不够快。有一句俗语怎么说的来着:先胖不是胖,后胖压倒炕

所以,到底该如何判断小朋友的计算能力是否够?

我们小学的达标要求:

不管几年级,小学生都应该在5分钟内正确完成60道计算题。题目难度和校内难度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平均5秒钟完成并保证做对一题。

大家也可以参考这个标准。

低年级孩子写字速度本身比较慢,5秒一道题的话,意味着当他们看到“8+7”等简单题,不要扳手指头、不要想、不要凑,尽可能条件反射般秒出答案。这个要求肯定不是每个娃都能做到。

凑十破十的方法,以及乘法口诀的学习及背诵,其实都是学校老师会认真教的。作为家长,我们得及时做好课后检验和辅导。如果正确率和速度不行,练,必须好好练。

举个例子,一年级上接近尾声了,小朋友得有能力在5分钟内正确完成如下题目才行,量还真是不小呢。

偶尔错一两题,或者速度稍慢点都能接受,但如果离这个标准差比较多,咱们就不得不加强练习了。

有一些高年级甚至初中生家长总结的“小学做的最好/最后悔的事儿”,不少都提到了“计算能力不足”、“练习不够”等问题。与其等到高年级我们才发现各种问题,还不如现在就好好开始练。

尤其现在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哎,不对,“双减”之后,关于期末考试的称呼也丰富多彩起来,有的叫“期末小练习”,有的叫“乐游闯关”,我们叫“数学全年大比拼”,听着倒是比“考试”有趣多了。

为了娃在“大比拼”时能有不错的表现,得到相应的小奖励(据说奖品是好吃的糖果和饼干之类。辛苦老师了,把一年级学生当幼儿园娃般哄着),我们还得加强练习才行。

有120分的能力,才能得到100分的成绩。还是那句话,低年级学习内容并不难,拿个100分有助于小朋友建立自信心。

时间和方式

说干就干,先得解决时间的问题。

上了学,我们总会发现时间不够用。因为老师告诉我们,很多事儿最好都每天坚持,如每日练字、每日计算、每日中英文阅读、每日跳绳,有些孩子还得每日练琴、每日下棋……

每项任务都得花时间,加起来肯定显得不够用。其中每日做计算练习题,确实就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项了。

于是,我把做计算题的时间安排在了每天吃完早饭之后。当然,万一起床晚了或者吃饭慢了,没能来得及的话,那就让小朋友自行在晚饭之前完成。

每天题目数量不多,就60道,理论上5分钟就能做完。但做题必须定时,每做完60道题目,记录下相应的时间。

5分钟倒计时结束时,有可能还没能全做完,那就先划一条线做个记号;再重新计时接着做,做完为止,记录下总时长。

当然,我们还得鼓励他们自行检查,检查是否漏题、错题,本来是加法的,用减法核对一遍,等等。

一段时间之后,小朋友也能直观看到自己的进步:划线位置越来越靠后,或者全部做完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

如果小朋友的错误率还比较高,为了不打击他们积极性,可以先不用计时,多留一些检查时间,先保证正确率,再追求速度。

万一出错了,订正错误的同时,还得分析下原因:

又,又,又加减符号看错了?

还是又漏题了?

还是常犯的错误?比如有些小朋友“7+x”记的不牢,就容易反复错,可以单独拿出来练习。

如果错的比较多,可以适当增加30~60道题目,但是不能无限制增加,否则小朋友容易逆反。

有个别家长这样抓计算:做一页题目,如果有错,再增加2页;如果还有错,再继续增加……

这种惩罚性的意味就比较重了,造成的后果很可能是小朋友从此开始排斥做计算题,还损害亲子关系。

用什么资源?

如果小朋友做题正确率已经很高了,那么我们可以适当增加点难度,或者降低练计算题的频次。但如果小朋友还总是出错,有可能面临囤的练习册被用完的情况……

有人用excel自动出题,但使用起来终究不够方便,难度也不好把握。我家现在就用的“小猿口算”APP里自带的口算练习。免费,只要有打印机,就可以每天打印一页来做,还可以选择教材,日常用足够了。

我一般就选总复习,选60道题目,系统就会随机出60道题目。如果没有打印机,也可以多存几份,都是pdf格式,集中在一起打印。

如果嫌弃这些题目不够科学,也可以买一些计算专项练习,网上有团印的《计算小超市》,还要正版的《学而思秘籍之小学数学计算专项突破》、《学而思基本功口算巧算》等等。

学而思虽然没了,但我们还可以利用下它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计算挺重要,但大家也没必要一口气把这些都搬回家,根据需求来,量力而行。

小低阶段,尽可能做到天天练计算,循序渐进,滴水穿石,为高年级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