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馆藏介绍 ▏咸丰元宝宝源局当百母钱

 馱夫 2021-12-27

咸丰元宝宝源局当百母钱,直径50.1mm,重54.2g。

图片

清朝入关以后,除新疆地区以外,只铸小平制钱。嘉庆道光年间,始有人主张铸造大钱,但都没有被采纳。咸丰即位以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形势日益严峻,财政日益困难,滇铜运京之路被阻。咸丰三年,刑部尚书周祖培又请铸大钱,被朝廷采纳。先铸当十大钱,后又铸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等面值,当百以上称“元宝”,以下称“重宝”。

初铸时,当十钱每枚重六钱,当五十重一两八钱。加铸当百以上时,当千重二两,当五百重一两六钱,当百重一两四钱,当五十减重为一两二钱,当十减为四钱四分。此后又减重不等。当千等大钱铸行以后,私铸蜂起,很快贬值,终至难以流通,只有当十钱一直沿用,但也不断减重贬值,最后是当作两文制钱使用。

宝源局是工部的铸钱局,位于石大人胡同(今外交部街),和户部宝泉局同称为京局,铸钱量约为宝泉局的一半左右。今日能见到的宝源局咸丰钱,有红铜、黄铜、铁、铅等不同材质,面值有小平、当四、当五、当十、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共八种,版别也很多。存世的祖钱、母钱、样钱的数量仅次于宝泉局。

在翻砂铸钱的过程中,先由工匠雕制祖钱,再用祖钱翻砂铸造母钱,然后再用母钱铸造用于流通的制钱。一般母钱比制钱要略大略重,祖钱又比母钱略大略重。乾隆《皇朝文献通考》卷一六《钱币考四》记载:“凡铸钱之法,先将净铜錾凿成重二钱三分者,曰祖钱,随铸造重一钱六七分不等者,曰母钱,然后印铸制钱。”可以考见当时的制度。

(供稿:文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