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困非煤矿山治理——来自安徽省宿州市的观察(中国自然资源报20211227)

 神州国土 2021-12-28
宿州市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区域,有安徽“北大门”之称,是安徽省重要的煤电工业基地之一,境内矿产资源以能源矿产和非煤矿产为主,主要矿种为煤、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高岭土等。

  30多年的非煤矿山开采,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却也留下一堆“欠账”。开采秩序混乱、布局不合理,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加之地方财政薄弱,非煤矿山治理难度很大。

  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的反馈剑指“顽疾”:“宿州市非煤矿山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停滞,43个矿山治理任务未按时完成,全市255家关停矿山大面积裸露,扬尘未得到有效控制。”

  近年来,以落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宿州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投入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非煤矿山资源规划、开发利用与保护全过程,注重环境治理、经济发展、文明创建各要素联动,探索出一条欠发达地区非煤矿山治理的路径。2018年11月,宿州市全面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并顺利通过省级销号。

  目前,全市列入治理规划的509个非煤矿山已完成治理407个,建成绿色矿山7家,种植树木80万余株,修复治理面积3.12万亩,非煤矿山建设逐渐由“散、小、弱、乱”,转向“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绿色发展。

转思路明标准,“治山护山”责任到人

  日前,记者来到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曹吴杨采石厂废弃矿山治理项目现场,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的刺柏、冬青依山就势,山脚下的一潭碧水清澈见底,不远处成片的农田绿意盎然。

  “以前这里天天放炮炸石头,轰隆轰隆的声音震天响,满大街都是拉石头的货车,横冲直撞,尘土飞扬。”当地村民杨峰告诉记者,这个采石厂已有十余年历史,实施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后矿山周边环境有了很大改观,“日子过得舒心多了。”

  “这是落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的一个缩影。”宿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钟斌介绍。2017年,接到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后,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推进问题整改,并以此为契机,创新治理思路、提高治理标准,着力打造“绿色宿州”。

  2017年11月,宿州市人大常委会对关停矿山修复工作进行立法,颁布了《宿州采石场修复条例》,使宿州市露天开采采石场治理工作有法可依。围绕关停矿山和生态修复工作,宿州印发了《宿州市贯彻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全市关停矿山修复实施方案》,细化整改任务和整改措施。

  钟斌告诉记者,这些年在推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中,宿州发展理念和治理方式有了重大转变,不仅解决了一些多年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废弃矿山问题,也显著提升了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矿山治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矿山生态修复过程,而是一个良性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构建过程。宿州市委、市政府把矿山环境综合治理作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政治命题”,实行市“四大班子”负责人和市直有关部门包保责任制和区、乡镇、村三级包保制,层层落实责任,全面压实修复任务。

  二是坚持高压整治。针对非煤矿山无序开采现象,宿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照“关闭、整顿、清场、建设、规范、提升”六步法,联合多部门深入开展了大规模、长时期的非煤矿山专项清理整顿行动。

  在关闭整顿阶段,采取到期关闭、注销采矿权等举措关闭矿山509家。在清场建设阶段,在非煤矿山安装视频监控24处,建设封堵墙105道,打击盗采点183处;重新整合原开采塘口,设置新采矿权,公开挂牌出让进行标准化建设。在规范提升阶段,严格各项审批,要求新建矿山必须符合产业化准入条件、生态环境保护等要求,全市建成绿色矿山企业7家,其中国家级绿色矿山2家。

  三是坚持高标推进。宿州局紧密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六有、三结合、六个一”的“宿州方案”,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标准与规范体系,要求每个项目都要做到“六有”,即有方案、有台账、有督查、有记录、有专家指导、有带经纬度的对比图。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景则景、宜建则建”的要求,将关停采石场生态修复与周边环境治理相结合、与土地复垦相结合、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考虑到短期治理效果和长期治理效益,宿州局制定了关停采石场修复的统一标准,内容包括危岩悬石一律清除,原生产设备、机械一律拆除,对裸露矿山一律覆土等。

杜绝急功近利,关停修复因地制宜

  “专业的人才能干好专业的事。”宿州局将专业性贯穿矿山生态修复始终,严格按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标准,结合实际,扎实推进矿山治理向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方向发展。

  “矿山治理是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急功近利,要避免'一刀切’。”钟斌说。

  宿州局按照“取缔关闭一批、修复绿化一批”思路,关闭取缔零星小矿,积极开展现有矿山整合,规范引导企业合法经营。整顿的同时,公开挂牌出让6处普通建筑石料用灰岩矿,以缓解建筑石料市场压力,降低城市基础建设成本。

  为进一步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宿州市制定出台了《宿州市关于推进非煤露天矿绿色矿山建设意见(暂行)》,按照“谁开采、谁治理”的原则,督促企业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实行无尘化生产,着力打造生态、安全、科技、和谐矿山。

  安徽港利龙山采矿有限公司是安徽省15家“全国绿色矿山”之一,矿区负责人王旭明介绍,他们按照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和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上线了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消尘除尘生产线,同时对场区及周边进行绿化,种植了蔬菜果树。厂区建设完成后,一次就通过了国家级绿色矿山验收。

  在泗县屏山镇茶山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废弃矿山治理项目现场,一幅蓝天、村庄、碧水、果园相融的生态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这里以前是高陡边坡,有多处危岩、孤石,土地重度损毁,治理难度大,多亏了全程有专家指导把脉。”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马士强介绍,目前矿区已恢复经济林40余亩、坑塘水面138.26亩、草地22.02亩。

  记者了解到,早在全市非煤矿山修复项目实施前,宿州局就聘请省级教授级高工成立专家督导组,对矿山遗留边坡角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无基质植被恢复等问题“把脉”诊断,对百余家关停矿山逐一现场踏勘、实地测量,因地制宜“一矿一策”,全程指导生态修复工作。项目完成一个验收一个,合格一个建档一个,做到治理过程可控、治理结果可查。

  “矿山覆绿,确保植被存活是关键。”安徽省地质矿产局教授级高工方星告诉记者,专业人员根据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破坏情况实施工程整理,对适宜场地进行覆土绿化,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着力营造治理工程与周边环境协调的生态景观。比如,在治理萧县牛头山时,因山体裸露面积较大、水土不易保持,就采取了客土喷播挂网方式,通过清理坡面—平整穴沟—打锚杆挂网—喷播—盖无纺布,形成灌、草、藤优化立体配置的格局,植被根系与网体紧密结合,实现山体剖面覆绿。

“生态﹢全域治理”,多头并进扮靓家园

  宿州以非煤矿山整治为抓手,以生态保护为引领,一改以往单一治理方式,探索环境治理、产业发展、民生改善、脱贫攻坚、文明创建各要素联动发展的治理模式,产生了超出预期的聚合赋能效应,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打造“生态﹢文明创建”模式,“变废为景”。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将城市周边矿山打造为市民休闲旅游的场所。泗县在治理屏山镇洼张山项目时结合文明县城创建,开发了奇石公园,改造提升县城至项目区的道路,统筹推进矿山遗迹、休闲观光等文旅项目建设,并与周边旅游风景区连为一体。

  打造“生态﹢产业扶贫”模式,“变废为宝”。利用矿区整治土地种植石榴、桃树、山枣等经济作物,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帮助周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萧县孙圩子乡废弃石料厂生态修复项目区通过验收后,政府将治理区承包给村民张长征管理。张长征投入1000多万元对道路进行整修硬化,增加了凉亭长廊,修建了垂钓园、生态果园及餐饮、娱乐休闲等配套设施,每年收益可达100万元。

  打造“生态﹢矿山公园”模式,“变废为园”。紧密结合当地历史人文资源和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积极打造矿山公园。萧县龙山公园原是一座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依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地质公园”工程,萧县将矿山治理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建设了环山绿道、篮球场、儿童乐园等,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欢迎。通过项目的治理,全县新增建设用地260亩,直接经济效益达1.3亿元。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激活社会资本

  废弃矿山综合治理,资金是一大难题。宿州因历史遗留或责任人灭失以及政策性关闭的矿山多达500多家,“有人破坏,无人治理”的局面让有限的财政捉襟见肘。

  困局何解?宿州市结合新形势新政策,将政府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牵起,“双手互助”探索矿山综合治理新模式。

  宿州启动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6~2025年),按年度分阶段实施治理任务,明确2025年废弃矿山治理率达到100%。成立统一指挥机构,统筹协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林业、农业、旅游等部门,一体推进区域“山、水、林、田、湖、草、路、景、村”治理。同时,与各县区签订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任务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进一步压实县区政府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主体责任。

  健全多元化投资机制,“放活”市场,引导更多资本参与进来,生态欠账才能“补”得更快。

  宿州市探索实施了“生态修复﹢废弃资源利用﹢产业融合”的新模式,通过出台鼓励矿山土地综合修复利用、盘活利用矿山存量建设用地、合理利用废弃矿山土石料等支持政策,积极引导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民间资本,通过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形式,广泛参与矿山治理。

  宿州市灵璧县钟馗文化园是宿州市利用市场资本将废弃矿山市场化运作的典范。馗峰塔高大威严,屹立于园区中心,亭台楼阁与山水景观相得益彰……谁能想到,眼前大气磅礴、绿植繁茂的钟馗文化园前身竟是一家采石厂。灵璧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修复股负责人王阳介绍,灵璧县前朱家山采石厂是一座遗留废弃矿山,为合理利用钟馗文化资源,当地与安徽宇泰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引入企业资本5.6亿元,以治理项目为基础,将废弃矿山打造成了国家4A级风景区钟馗文化园。如今,钟馗文化园已成为宿州市灵璧县政务新区新地标。

  借助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宿州市政府积极到沪苏浙引资引智,让沿海发达地区各类要素注入本地,推动矿山资源深度开发利用。

  记者在灵璧县渔沟镇山坡上看到,连片的光伏发电板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为充分利用废弃矿山闲置的山坡和丰富的光照资源,我们与灵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开发光伏发电项目,现已建成光伏项目面积约5000亩,每年实现经济效益约1亿元。”灵璧县渔沟镇负责人说。

有话要说

矿产开发做好“前”“后”两手

口晓言

  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今天的人们都在关注资源的循环利用,而土地作为一种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资源,其循环利用的模式似乎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研究。

  对于人类来说,土地最重要的功能有三个,居住、耕作、开采。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建设规模的扩张,采矿业日益繁盛,也被很多地方视作发展经济的法宝。应该说,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开采和利用是必要的。但矿产的储量是有限的,终有枯竭的一天,而土地的存在是长久的。如果因为某一阶段的矿产开发,导致一块土地被长期撂荒,丧失了居住条件、耕作价值和生态功能,那么,这无疑是巨大的资源浪费。

  因此,基于历史的经验教训,今后启动任何一个矿产开采项目时,必须做好“前”“后”两手准备。所谓“前”就是在开采之前要充分考虑到对生态环境、周边居民和其他产业的影响,尽最大努力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做好对居民及其他受影响的企业、经济组织的补偿。不能单纯从经营者的角度追求降低开采成本,而要将其可能带来的生态修复、耕地复垦等成本一并计算,从而促使经营者从一开始就以最环保,破坏性最小的方式进行开采。

  所谓“后”就是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项目启动前,就要想到开采活动结束后,如何合理有效继续利用该地块。这就需要事先考虑到开采活动对地形地貌的改变,可能造成的污染,周边产业结构和居民就业的变化,以及未来区片发展的需要,等等。从而预先对矿山的开采规模、开采方式、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做出规划。这样,今后我们才不用再为废弃矿山修复还账,而绿色矿山也将成为绿水青山的一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