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0岁,咳嗽一个多月,医院拍CT示右肺部磨玻璃结节,9×7mm。用西药两个月,疗效不好,经朋友推荐到深圳梧桐山中医学堂诊治。 症见胸胁不适,间断干咳,情绪烦躁,月事失常,大便时秘,口舌干苦,舌红苔薄,脉弦。 中医辨证:肝郁气滞,痰血瘀结。 中医治法:疏肝行滞,活血散瘀。 中医方药:参照国医大师徐经世治肺结节方加减:汤药:炒栀子、香附、川芎、郁金、炒山楂、杏仁、桃仁、皂角刺、枳实、三七、地龙。 粉剂:天龙粉1.5克冲服。 取穴:肺腧、足三里、血海、期门,平补平泻,隔天扎针。 经过两个月服药扎针,期间随证加减,感觉病情大有好转,到医院复查,CT示右肺部磨玻璃结节已经缩小到3mm。 又经过半个月用药扎针,右肺部磨玻璃结节消失。再服药一个月善后并调理身体。 中医认为,肺结节的形成与人体的体质有密切关系,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嗜烟好酒,饮食不节,心情压抑,操劳过度等,对身体正气的长期侵蚀,常为本症的间接因素。肺结节的形成机理,与中医的“痞证”、“瘰疠”、“痰核”、“瘿瘤”等病证有相似之处,多与肝郁气滞,肺气不宣,脾虚生湿,肾阳亏虚,痰湿凝聚,三焦郁阻等相关。脏腑功能失调,代谢功能紊乱,气血运行不畅是肺结节产生的根源。肺结节以气郁、痰郁较多见,还认为由于男性与女性在生理特点及生活习性的不同,男性多痰郁,女子多气郁,气郁多犯于肝,痰郁则侵于肺;气郁有责于肝,而痰郁则责于脾,把其病机总体概括为“肝郁不达,气机逆乱,痰浊壅塞,肺失清肃”,在治疗上辨证分型论证。 只要辨证正确、对证下药,中医可以标本兼治并能调治好身体。 西医认为肺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多系统多器官的肉芽肿性疾病,常侵犯肺、双侧肺门淋巴结、眼、皮肤等器官,其胸部受侵率高达80%~90%。肺结节呈世界分布,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东方民族少见,多见于20~40岁,女略多于男。 西医认为肺结节病因尚不清楚。 西医对肺结节病,如果不大并且没有较严重的症状,就观察观察,不用治疗。实际上是西医没办法治,或者说如果那么小的结节手术切除太伤身体,又没别的方法治。如果结节大了,就动手术,如果症状重了,就对症治疗,不是中医的对证治疗。它是压制一些症状。 本医案方药、针灸须在中医指导下加减使用,切勿自行套方,免出意外。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