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我想玩会手机”,帮孩子戒掉手机、短视频,这几个方法起初我也不信

 愽闻馆 2021-12-28

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苦恼:

孩子玩手机就像着了魔,放学后不是自己窝在沙发玩手机,就是窝在沙发看家长玩手机。

  • 你不管,由着他玩,他能不吃不喝玩好几个小时。

  • 你好好说,人家完全听不进去。

  • 你强制没收,人家立马来个原地撒泼打滚、兔子蹬腿。

甚至,还有孩子因为手机和父母大打出手:

之前就有一名10岁的男孩在手机店内对母亲拳打脚踢,起因就是因为不同意给他买手机。

“你敢不给我买手机,老子打死你”!

图片

现在很多家庭中,手机已经被父母视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说是洪水猛兽也不为过。

手机确实是太容易上瘾了。

别说孩子,太多成年人刷起手机也都把控不住,毕竟队友没了手机,可能连shi都拉不出。

宁愿不带纸,也得揣上手机。

调查显示:儿童使用手机越来越低龄化、高频率,0-5岁的儿童,智能手机使用率超过80%。

孩子玩手机这件事,算是当代父母或者说老母亲的集体焦虑。

如果孩子还小,一切都来得急,请从孩子一开始接触手机的时候,就制定好规则,让孩子对“玩手机”这件事“有法可依”。

如果孩子已经对玩手机这件事有了明显依赖性,那好请做好这几件事,也不怕帮孩子戒不了手机的瘾。
01
给孩子提供多样化的娱乐选择
你有没有观察过,孩子都是什么时候,最容易玩手机呢?

是无聊的时候。

如果有一个小朋友和他玩追追跑跑的游戏,或一起跳高做刺激的事情,孩子绝对想不起来玩手机。

但当他一个人无所事事的时候,就很容易说出“我想玩会手机”。

图片

老朋友都知道,CC是很少碰我和C爸的手机的,因为我们的手机里几乎就没有什么可娱乐的app。

对于她来说,手机只是一个通讯工具,远没有家里的绘本、桌游、乐高等好玩呀。

而且,我和C爸下班回家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陪娃。和孩子一起做游戏、亲子阅读,对我们来说是特别珍贵的时间。

所以,战胜手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根据孩子的兴趣,在孩子空闲的时间里,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比如户外活动,当孩子觉得无聊和你说想要玩手机时,可以和孩子提议“我想下楼走走\跳会绳,你能陪我去吗”。

比如亲子游戏、手工、阅读等,“别玩手机了,我们一起做手工\拼会乐高\玩会桌游吧”。

图片

其实孩子对手机上瘾只是一个表象,这背后有我们不易察觉的内心需求。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中小学生及家长网络游戏认知与胎毒研究”报告显示:

孩子沉迷电子产品与亲子间关系密切相关,亲子关系越差,越容易导致孩子沉迷网络的行为。

父母与孩子越亲密,越关爱孩子,孩子越不会沉迷于电子产品。

不用怀疑,至少10岁之前,相对于玩手机,孩子们更喜欢的是父母的陪伴。

当我们用孩子更感兴趣或更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去填满孩子的内心和无聊的时光后,手机就不再是必选项。

图片
02
提供优质手机内容
在玩手机这件事上,常常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管不了就放任为之,甚至把手机当做哄娃神器。

二是“谈手机色变”,因为太明白手机对孩子的影响了,所以不管孩子怎么哭闹坚决不给孩子玩。

但是,这两种都不可取,前者不用多说,后者则容易引发“禁果效应”:即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是好奇,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得到,你越是铁腕手段,孩子对手机的渴望也就越大。

其实,对待手机,也是有折中策略的,那就是有筛选的,给孩子提供观看内容。

我个人不推荐给孩子看短视频,如果孩子非要看,可以选一些有积极作用的优质动画片、纪录片。

你会发现,越是高质量的内容,越不容易“成瘾”,越是没营养的内容,越是让孩子们停不下来。

我自己总结出来三个原因:

01
越是没内涵的内容,越是需要「高强度刺激」抓用户兴奋点

许多“泛娱乐”的视频,浮夸的表演、出格的搞怪、偏激的嘲讽……越是刺激,多巴胺分泌越多,越容易产生快感,出现上瘾行为。

而高质量的内容,比如好的纪录片,内容本身,就足以吸引人,完全不必如此。

图片

(蓝色星球||3——珊瑚礁)

值得注意的是,人是会对快感脱敏的,也就是说,人产生快感的阈值会不断升高,一个人要想一直获得快感,就要不断加强刺激程度。

所以,如果习惯了刷短视频的孩子,可能就静不下心看纪录片了。

02
大数据精准掌握个人喜好和需求

现在的短视频平台,有一个超级厉害的大数据算法,他会让孩子一直停留在符合其喜好的视频娱乐里面(通过推送无穷无尽类似新内容的方式),自律性较弱的孩子自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比如孩子可能只是喜欢看个猫,就会有无数的猫视频等着它,上瘾没有终点。

但是传统动画片、纪录片等视频形式,就比较纯粹了,一集完了,就完了。

03
越是没营养的内容,越是不需要思考

懒惰是天性,无脑跟随就能获得的快乐,自然让人上瘾。

但是好的动画片、学习益智类的APP,就不会如此。

CC也会看白泽的科普动画片,也会用ipad玩都都数学、音乐壳、ji jmu搭建或者玩华容道。

图片

看/玩起来也会上瘾,但是,「有度」。

看一会儿,自己就想休息了,因为里面都是她不知道的知识,都是她需要动脑筋才能过的关卡,她一直要思考,脑子累啊!

所以,给孩子看手机/ipad,可以选择这些高质量内容,科普片/纪录片/学习类/搭建类/益智类,这样既可以满足孩子「看」的欲望,又能靠内容削减沉迷的程度。
图片
03
避免持续成瘾的套路
要知道,之所以孩子(也包括大人啦)对手机沉迷,其实这后边还藏着心理学原理。
很多的“瘾”都是人为设计出来的,是运营商的套路。

手机上到底有哪些 “上瘾陷阱”:

01

手机app上的红色未读提醒

心理学研究证明,红色是最能触发人体警觉性的颜色,它可以瞬间唤醒大脑的注意力。

手机上频繁出现的红点就是在提醒你“快来看看我”。

02

无限滚屏功能

回想90年代初,那会我们想要在网上获取信息,需要主动在互联网上搜索。

但现在各类APP都是无限下滑模式,只要你刷就永远不会结束,所以时间就一点点浪费掉了。

由此,为了让我们不掉入“上瘾陷阱”,我们可以主动去避免这些设计。

关掉手机APP的更新提醒,把屏幕调成黑白色。

把孩子爱看的APP藏在隐蔽的文件中。不仅是孩子,估计我们也会大大降低玩手机的欲望了。

尽量不要让孩子刷短视频,避免用掐头去尾自动播放下一集的软件。

观看内容的选择,尽量选择一集一个完整的小故事,切记选择剧情切断不留疑的内容。

别问为什么,年轻时熬夜追剧就是因为这。

图片

04
学会拿走手机的技巧

我不止一次写过,关电视、拿走手机,千万别来硬的。

在这篇《怪不得每次关掉电视娃都哭闹,原来背后的科学依据是这个》里C妈详细解释过这个问题,在这里简单总结一下:

我们看屏幕时,大脑会产生让人放松和快乐的多巴胺。它同时会切断孩子思考或者接受你沟通的路径。

如果强制且突然打断,身体中的多巴胺水平会快速下降,这确实能在身体中产生一种类似疼痛感的感觉。

虽然你没有真的打他,但是从神经学的角度讲,这就是他的真实感受。

所以,某种层面上来说,强行切断对孩子是有害的。

因此,想拿走孩子手机时,可以分这几步尝试一下: 

  • 坐在他旁边陪她30秒、一分钟或更长时间,只是看看他正在看或正在做什么。

  • 问一个关于动画片或游戏中发生的问题。

  •  一旦你创建了一个对话,你就创造了一座桥梁——从屏幕回到现实世界,激素不会自由落体,因此娃不会声嘶力竭。

  • 跟孩子谈谈,下一步的活动计划,是该吃饭了,还是要洗澡了。

  • 然后一起享受关掉电视后的时光。

孩子的欲望绝不是单靠打压就可以消除的,我们应该教会孩子合理的对待、使用手机,而不是被手机控制。

当然这件事,首先你得先做到。

图片

若是你下班到家倒在沙发上就掏出手机刷个没完,又凭什么要求一个几岁的孩子做到不碰手机呢?

在你没做到的前提下的禁止或要求,在孩子看来都只不过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强权打压,是不公平的,根本不是为了他好。孩子基于这种认知,无论你说什么他都不会听的。

所以,孩子玩手机成瘾这件事,是需要全家一起改变的。

PS:我们视频号开通啦,同名抖音、小红书「CC爸妈」,只想看「浓缩精华」的,来找我们玩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