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宫肌瘤的中医认识--疯癫郎中分享

 桂林吴氏老中医 2021-12-28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具有病程较长、病情复杂、虚实并见的特点。中医是如何认识和调养子宫肌瘤的呢?由疯癫郎中带领大家一同分享来自王东红教授的理论

中医认识

根据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癥瘕”范畴。癥瘕即妇女下腹部胞中有结块,伴有或痛,或胀,或满,甚或出血者。

中医认为,子宫肌瘤的发生与妇女经期、产后摄生不慎有密切关系。外因多为感受外邪(风冷寒邪入侵,或感受湿邪、热邪或湿热之邪);内因多为情志内伤、正虚、痰阻;其他如手术、多产、房劳等,均可导致瘀血阻滞胞宫冲任,日久形成子宫肌瘤。

瘀血留滞,形成癥积,故下腹部出现肿块;血瘀气滞,气机不利,不通则痛,故会出现小腹作胀或隐痛;瘀血阻滞,新血不得归经,或瘀而化热,热迫血行,故见子宫异常出血,或见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或淋漓不净,经色紫暗有块;瘀血内阻胞宫,精血难以相聚,可致不孕。如长期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气随血耗,日久则会导致气虚、血虚,甚则气血两虚,故本病患病日久会形成虚实夹杂、因果交织的复杂证候。

中医认为,阳有气化功能,阳的性质是主动、主热,可促进脏腑发挥正常的功能,可化阴寒为气。阴性凝敛,阴的性质是主静,可凝聚而成形。所以,从阴阳的角度看,阳化气不及是子宫肌瘤形成原因,阴成形太过是子宫肌瘤形成结果。阳气不足以抵抗邪气,外邪因而客入机体,耗伤阳气,久之阳气益虚而阴寒愈盛,阴寒聚痰湿瘀血等物质而成形,发为子宫肌瘤。

《灵枢·百病始生篇》说:“积之始生,得寒乃生。”这句话告诉我们,对于“阴成形”的疾病,必须扶助阳气以化阴寒,只有阳气旺盛,才可气化水液。所以,对于子宫肌瘤患者来说,补养阳气是十分重要的。

日常调护

许多子宫肌瘤患者在门诊时都会咨询医生:我需要多久复查一次?是否要一直服药呢?

其实当子宫肌瘤缩小到一定程度,即便进展缓慢或不再变化,也不能中断治疗,以防止进一步生长。临床上若见到子宫肌瘤较大、增长迅速者,或病程已久、出血严重,或经治无效者,就需要尽快进行手术,以防恶变。

需要注意的是,子宫肌瘤是雌激素依赖性肿瘤,所以日常饮食调理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慎吃生冷、辛辣刺激食物,不吃豆类食物,如大豆、黄豆、黑豆、绿豆做的豆制品、豆腐等。

慎吃蜂类食物,如蜂蜜、蜂胶、蜂王浆等。

慎吃鸡肉类食物,如乌鸡、鸡翅、鸽子等。

慎吃海参、花粉、阿胶、燕窝等保健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