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鄂州人的童年乐趣——拾稻穗

 取经的兵 2021-12-28

三十年前,我是一个毛头小子的时候,每到夏收割完子季节,我们湾子里的小伙伴都会约在一起拿着蛇皮袋成群结队,或是跟自己最好的伙伴去,去离家较近的割完子的地里捡拾

收割完后的稻田,尽管只剩下整整齐齐矮矮的稻茬,但田里多少都会漏下一株两株的稻穗的,或是从车上掉在路上的,这样捡漏看起来不起眼,可是一天下来认真的去捡,收获也不少呢,我们便一边走一边仔细搜寻

大约十个小伙伴刚开始提着蛇皮袋子,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向已收割过的田走一般都是先去自家稻田里面寻找掉落的,然后再去别人家收过的田里,一只只遗落的穗就像遗落在茬里的珍珠,吸引着我们的眼球,牵动着我们的心只要你的眼睛明亮,就能看到隐藏在茬里颗粒饱满的穗。

那个时候在稻田里捡稻穗的我们就像一个个啄食的小鸡,低头迅速地捡拾着遗落的穗,紧紧的攥在手里,等拾满一大把,用秸秆扎起来,穗头向上放进筐里,乍一看,像刚刚梳过头的小姑娘,漂亮极了。有细心的姑娘每拾满一大把穗,还要把秸秆像辫自己心爱的发辫一样,平均分成三份,匀称地辫起来,实在标致极了。

虽然,都是捡稻穗,但是想要收获满满还是有一定诀窍的,比如有的穗长在草丛里,大人们在收割的时候还不太黄,也比较零散,不好下镰,往往就丢弃了;还顺着剌蓬边、捆米把的地方也会遗落成束的稻穗

特别是农忙双抢季节拾稻穗,那绝对是一个“乐”字当头,这个时节收稻谷的时候,最大的快乐就是捉鱼。在收割后的稻田里,找一块水深的地方围起来,留一个缺口,把其它地方的鱼赶进去。然后用盆子把里面的水舀出去很多,然后把水弄得很混,然后就会有很多鱼嘴巴浮起来,就可以捉鱼了。都是小鲫鱼,我们鄂州人将其叫做稻田鱼,这种鱼是醇正的野生鱼,一般长不大,最大也就一巴掌,鄂州人喜欢将称之为柳长的鱼,多的时候可以捉34斤,拿回家清洗打理之后,面粉裹了放油锅里一炸,香得很。除此之外,捡稻穗的乐趣还有捉不完的蜻蜓和蚱蜢。

不过,稻田里捡稻穗,最烦人的事情就是蚊子,它们像认识是我们似的,会成群结队跟着走,往往头顶上顶着一堆小蚊子,咬得你鼻青脸肿,且这些小蚊子越抓越多。所以,我的鄂州家乡有一句俗语:“少怕捡谷,老怕放牛”。

越成熟越饱满的稻子,半黄的穗,籽粒饱满,粒还是软的。我们捡回去,在火上烤着吃。晚饭过后,我和弟弟就取出十几只穗放在火上烧烤,长长的芒被烧掉了,穗烧成了一个个黑色的小棒。你别看它黑,小黑棒稍微一凉,用手轻轻一搓,一粒粒发烫的粒掉了下来,烧熟的小小粒,像一个个金色的小豆子,一阵清香扑鼻。我们已经迫不及待地争相抢食烧熟的粒。熟粒的劲道,熟粒的清香,让我们久久回味、兴奋。这是童年最好的小吃。

有时候,老师还会专门布置捡稻穗的作业,然后结束后把捡来的稻谷拿到学校,再由学校拿去卖了给我们买运动器材或是作业本。那时候还规定我们每人要交多少斤(忘了具体多少斤了),如果有超额完成的,还有额外奖励呢。并且,家里的父亲也会将我们捡回家稻穗用称称一下重量,然后根据重量奖励我们零用钱。

少儿捡稻穗,虽然很辛苦,但它体现了热爱劳动的好品德,体现了艰苦奋斗的好精神,体现了节约粮食的好传统。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对粮食十分崇敬,因为深知来之不易,所以不敢浪费点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