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湾地下音乐档案

 触摸音乐Keep 2021-12-28

     都说香港无摇滚。

     台湾有,但不是“摇滚万岁”端午天团。

     台湾流行音乐的记录,我们常见的只有所谓的“百佳”,还有各类所谓的台湾流行音乐史,这些资料多半只是记录了民歌起源到偶像中兴这一阶段,也就是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流行音乐发展史,而对于台湾的摇滚乐,我们并不太了解。

     大约2005年前后,无意间买到一张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引进的《呼吸——台湾摇滚档案 豆豆纪念专辑》才第一次听到台湾的地下摇滚乐,论感受,大概是因为过于粗糙,这张合辑并没有引起我太大的兴趣,直到随后几年先后买到了《台湾地下音乐档案Ⅰ》和《台湾地下音乐档案Ⅱ》之后,我才真正的对台湾地下摇滚感兴趣,并有了一些敬意。

版本:中国台湾版

介质:CD

底码:IFPI-QJ31

厂牌:大司命/友善的狗 

出版单位:精实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发行时间:1994

曲目:1.地球-骨肉皮  2.情人-骨肉皮   3.依丽与我的秘密 - 静  4.新的世界 - 静  5.叛徒 - 叛徒  6.Only Metal Sound - 叛徒   7.无通对人走 - 红色指甲油   8.快乐歌 - 红色指甲油   9.摩托车 - 直觉   10.我决 - 直觉   11.儿时欢乐 - 袁圣玮

    地上、地下,是人们习惯对大众娱乐与小众文艺之间的称呼,为他们划清的界限,这条线便是地平线。中国摇滚在90年代才有了“地下摇滚”的概念,这个概念的产生来自于更加死硬臭的摇滚乐制造者不屑与传统摇滚乐为伍,誓要与其划清界限。从广义上讲,中国摇滚从诞生之日起从未来到过地上,如果想要破土见天日势必要违背摇滚初衷,由此就不是“地上地下”的争论了,而是摇滚与伪摇滚的对决。

    如果说中国内陆的地上与地下是非主流摇滚与主流摇滚的认为界限,那我国台湾地区就不需要地下摇滚,它的地上与地下是按照有没有商业价值划分的,也就是说内陆的地下摇滚是摇滚乐队自己不屑与人为伍,而台湾地区的地下摇滚是被商业遗弃的孤儿。

    台湾的地下音乐开始的要比内陆早得多,但是它一样是通过西方摇滚乐的影响,一批有志青年受之影响、为之着迷并付诸于实践,这在戒严年代的台湾是一个既黑暗又漫长的过程。在完全封锁的年代里,台湾人的资讯一样不发达,他们一样是通过一些文章中的只字片语,一些唱片的文案,以及驻台美军带去的《滚石杂志》和唱片去了解西方摇滚乐的,如果真要写成完备的《台湾地下音乐档案》,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到了70年代,台湾开始有了《摇滚生活》、《小雅》、《滚石》这样的本土摇滚乐杂志,似乎人们可以越过条条框框去享受西方音乐带来的快感了,但严格的审查制度依旧是摇滚乐的断头台。

版本:中国台湾版

介质:CD

底码:IFPI-7038

厂牌:大司命/友善的狗 

出版单位:精实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发行时间:1994

曲目:1.Sinadon-Pings N’Ratts  2.高山青-Pings N’Ratts  3.台北都会-无名  4.白贼话-无名  5.爱一个人那么的辛苦-蓝色精灵  6.把马子-蓝色精灵  7.寂寞的行囊-Surprise  8.分手前的心情-Surprise  .我只能说-Big 5  10.回到从头-Big 5

     并不是非要追溯台湾地下摇滚的起源,因为一切音乐的起源都是主流音乐,而非主流音乐只是主流音乐的变奏。所有华语地区音乐的起源都来自上海30年代靡靡之音,这股风潮随着国民党溃败来到台湾,当60年代中期美军介入越战驻台期间,开设的军人俱乐部、夜总会大大推动了台湾乐队发展,而这些乐队在短时期内开始区分风格,民谣、流行、Disco甚至摇滚都随机的产生了,这股西洋音乐风直接推动了台湾流行音乐的发展。

 

     乐队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台湾真有摇滚乐了,一种音乐的产生,迷茫期甚至会长过它的发展期,初代台湾摇滚乐依旧是以模仿、翻唱、改编为主,但音乐已然开始变得有力量、有煽动性,70年代的时光乐队在现场已经能像The Rolling Stone那样煽动观众暴动了,这起码在形式上已经是摇滚乐了
     

     政治永远是音乐的催化剂。

     70年代、80年代是台湾民运的高峰期,工人、农民、学生、普通民众对这个弹丸之地有无尽的担忧,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于是诗歌搭台、民谣唱戏的民歌运动开始了。当李双泽和梁景峰在1977年写下《美丽岛》时,台湾的流行音乐开始了新的起步。《美丽岛》并没有公开发行,但是靠口口相传、传抄的方式风靡台湾,这大概就是台湾地下音乐最早的样貌。

版本:中国版

介质:CD

底码:IFPI-E100

厂牌:精实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友善的狗 

出版单位: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

发行时间:1994年(台湾)/1996年

曲目:1.呼吸  2.继续等待  3.We Are Young, Should Be Wild  4.Joing我的爱  5.告别  6.In The City  7.Angel Falling To Hell  8.你不是你,我不是我  9.从现在开始(Live)  10.时间

     1983年,罗大佑的第二张专辑《未来的主人翁》出版,顺序第二首歌就是亚细亚的孤儿,最早的版本的歌词页上有行副标题:致中南半岛难民。

      中南半岛事件大致是这么个事:70年代后期,越战结束,很多台湾人从海路逃出台湾南下,舢舨、渔船搁浅在中国南海的珊瑚礁周围,饿死渴死众多,还出现了人相食的惨事。这样的副标题和这样的指向在当时成了国民党政权对内最好使的反共教材。但是,只要读过吴浊流小说的人一定知道那行副标题其实就是个障眼法,如果没有这行副标题,仅凭“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中的白色的恐惧五个字,在台湾戒严时代,罗大佑很可能从此再无法出版唱片。

     这首歌在地上发行时迅速引起人们共鸣,台湾民众面临的白色恐惧是真真切切的,有人说罗大佑是海峡对岸另一个教父,当他以医生的眼睛看世界时,台湾的这个弹丸之地在风雨飘摇中继续着它的苦难史。罗大佑,我们说他是流行歌手,不,他是台湾摇滚的启蒙者。

      1987年台湾解严,似乎到了地下文化的黄金时期,但随着经济腾飞带来的副作用是娱乐业发展,台湾开始像香港那样制造偶像,当飞碟唱片将小虎队一手创造出来后,台湾的造星计划风起云涌,摇滚似乎变成一堆泡影,随着80年代末《摇滚生活》的停刊,台湾摇滚似乎还没真正的开始便结束了。

  
    但是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这段时间,台湾地下音乐的发展并未止步不前,反而相比于商业流行大行其道,台湾的地下音乐更纯粹。当更多的西方摇滚乐涌入台湾的时候,这时的地下摇滚开始崛起,1985年成立的刺客乐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最早是模仿”铁娘子“开始的。1991年,刺客被异果签下,录制第一张专辑《你家是个动物园》之后,由于没有公司发行,这张本应该在1992年发行的专辑迟迟没发,异果在这一期间倒闭,刺客被同样热爱重金属的友善的狗的老板沈光远看重,连同《你家是个动物园》的版权和下一张专辑的合约一并买回了刺客,1993年中这张专辑在台湾正式发行,引起小范围的轰动。

     沈光远与白纪龄是90年代台湾摇滚乐著名的幕后推手,他们脱离了商业唱片公司的束缚,开始热衷于独立音乐的发展,为台湾本土摇滚乐的发展起到了很好推动作用,先后推出了刺客、骨肉皮、叛徒、So What、杰克与魔豆、浊水溪公社等乐队。但是似乎台湾真的没有好的摇滚乐市场,当90年代摇滚乐在台湾昙花一现以后,再无声息,这种状况一直沉浸了十几年。

     从2012年开始,台湾的摇滚市场似乎又见复苏。当人们看惯了偶像当道,听腻了口水情歌,摇滚乐似乎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草东没有派对、告五人、黑色收音机派对等等都是一些还不错的乐队。

    台湾的摇滚并不是只有号称摇滚的五月天,也不是只有披着商业外衣的伍佰和张震岳,他们的地下世界更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