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比降噪

 触摸音乐Keep 2021-12-28

底噪来源于电流,只要是通电就会有电流声,技术只会最大限度的遏制电流产生的底噪而不会将其彻底消除。

      我们常听的家用播放设备的底噪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来自设备,即我们常说的交流电电流声,这种底噪一般采用接地的方式消除,音响系统发展到今天,多数厂商已经将这个问题处理的很好了,即便是低端型号在待机的状态下当音量旋钮调整到最大也不会有明显的低噪声,这一大部分的功劳来自电流的有效过滤与电压的稳定。

      另一部分来自音乐播放软件,原始LP的拾音方式是其产生底噪的根本原因,这个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即便是用最好的唱头,在面对唱片音轨中肉眼不可见的灰尘也是无计可施的。

      上世纪70年代卡带的广泛运用,各大厂商依旧面临着底噪问题,为了让听众有更好的听音感受,自卡带技术成熟之日开始各种降噪(Noise Reduction)电路应运而生,在诸多降噪系统中,杜比降噪是应用最广泛也是我们最常见的降噪系统。

     按照网上普遍的说法,杜比降噪是:基于磁带机应用的一种降噪电路,我们知道音频段的高频信噪比不良是磁带录放音机的先天缺陷,杜比降噪技术的核心是“加重/去加重”,即先把节目的高音分量适当提高即“加重”然后录制,于是在磁带高频的信噪比就提高了,但对于信号来说这时是存在着频率失真的(高频过冲),为了补偿这种失真在放音时再把高音分量适当衰减即“去加重”,这样节目中的过冲部分就平复了。在去加重的过程中高频噪声一同被衰减掉,所以高频段的信噪比得而改善。

     上面这个说法好像是不太好理解,杜比降噪的工作原理大抵上应该是:“扩展——压缩”的工作原理。在录音时先对全音域或高频部分的低电平信号做适当提升,使之不至于淹没在磁带的底噪声中;这种提升就是对信号的动态范围进行“压缩”,压缩比通常被设定在2:1。放音时,将相应的音频段进行衰减(同时噪声也随之下降),使动态范围扩展还原。

     如此处理后节目的动态范围和频率最终未改变,而噪声明显下降了。但是如果用独臂设备播放未被杜比系统处理的音带,高频部分将受到损失,同时动态范围也会大规模缩减,在直接听感上就会感觉音乐发“闷”。

     常见的杜比降噪系统分为A、B、C三种类型。

     杜比A降噪系统用于专业录音,它将整个音频范围准确的划分成“低——中低——中高——高”四个频段,每个频段各自对低电平信号进行压缩与扩展处理,杜比A在5K赫兹——15K赫兹的范围内的降噪达到15dB。

     杜比B降噪系统是适用于民用播放设备的简化降噪电路,成本低、构造简单,易于普及推广。它瞄准了磁带的低噪声主要集中在高音频段的特点,因而它只对高频信号进行压缩和扩展处理,5K赫兹以上的降噪达到10dB。

     杜比C降噪系统是杜比B降噪系统的升级,它由二级杜比B电路串联而成,降噪达到20dB。他处理的的频率范围比杜比B低,对低频信号也有降噪的作用,它更适用于动态范围较大的音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