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学|《财政学》(14)财政支出规模

 相国转角 2021-12-28
复习规划服务
答辩论文写作事项咨询

财政支出规模



一、财政支出规模概述

      财政支出规模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安排的财政支出的数量。财政支出规模通常表现为财政支出的总量,表现财政支出总量可以是支出数额的绝对量 ,也可以是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相对量。

      1、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1)经济性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财政支出的财力保证
          2)政治性因素——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三是政府干预政策。
          3)社会性因素,如人口、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等都会影响财政支出的规模大小。

      2、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
          福利经济学通过效用最大化方法,将市场有效供给运用到政府公共用品供应中,通过影响财政支出增长的变量,如公共物品的需求、公共物品的成本和价格、公共物品的质量、生产组织形式等,分析研究财政支出规模。我国近年来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中采取编制部门预算、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及对预算外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都是从微观管理入手,提高财政支出效益,控制财政支出规模而采取的有效办法。

       3、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趋势的理论解释
          1)政府活动扩张论,也称瓦格纳法则。指公共支出的相对增长,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2)梯度渐进增长论,也称内外因素论。英国经济学家皮库克与威斯曼提出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并认为,外在因素(如战争)是说明公共支出增长超过 GDP 增长速度的主要 原因。在正常条件下,经济发展,收入水平上升,以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的税收也会上升,于是政府 支出上升会与 GDP 上升成线性关系,这是内在因素作用的结果。
         3)经济发展阶段论。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 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在发展中期阶段,政府投资还应 继续进行,但这时政府投资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一旦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 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且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 出的增长,也会快于 GDP 的增长速度,导致财政支出规模膨胀。
        4)官僚行为增长论。按照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官僚是指负责执行通过政治制度作出的集体选择 的代理人集团,或更明确地说是指负责政府提供服务的部门。美国经济学家尼斯克认为,官僚以追 求机构最大化为目标;机构规模越大,官僚们的权力越大。因此,官僚机构通常以两种方式扩大其 预算规模:一是千方百计让政府相信他们确定的产出水平是必要的;二是利用低效率的生产技术来增加生产既定的产出量所必须的投入量。官僚行为从产出和投入两个方面迫使财政支出规模不断膨胀。
    

精典题型:

【题例778用来描述财政支出增长规律的是(     )。
A、拉姆斯法则     
B、瓦格纳法则
C、拉弗曲线       
D、菲利普斯曲线

【答案提示】本题答案B。解析:瓦格纳认为:“随着人均产出的增长,政府支出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把导致政府支出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本题源自《财政学》第二章第2节P449页。

【题例779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不包括(     )。
A、经济性因素        
B、政治性因素
C、信息技术因素      
D、社会性因素

【答案提示】本题答案C。解析: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包括: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社会性因素。本题源自《财政学》第二章第2节P450页。

【题例780瓦格纳法则的研究对象是(   )。
A、财政收入规模     
B、财政收入结构
C、财政支出规模     
D、财政支出结构

【答案提示】本题答案C。解析:瓦格纳认为:“随着人均产出的增长,政府支出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把导致政府支出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因此,瓦格纳法则的研究对象是财政支出规模。本题源自《财政学》第二章第2节P448页。
二、常见考题

选择题、名词解释。

②简述题。

三、答题关键点
      这部分内容基础、简单,需要大家理解记忆。一般以考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和简述题的形式进行考察,是考核的重点。
复习方式:阅读考纲+理解、对比,学习时最好能理论联系实际。

素材来源 |闫相国申硕团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