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供给曲线AS 总供给是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或国民收入,即经济社会的就业的基本资源所产生的产量。总供给曲线表明了价格与产量的结合,即在某种价格水平时,整个社会的厂商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 按照西方古典学派的说法,在长期中,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因此,经济的就业水平就会处在充分就业状态上。在不同价格水平下,当劳动市场存在超额劳动需求或者超额劳动供给时,货币工资就会进行调整,进而实际工资发生调整。实际工资调整到使劳动市场达到均衡水平。换句话说,在长期经济中,经济的就业水平和产量并不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动而变动,而是中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上。因此,古典学派认为,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如上图所示。 精典题型分析: 【题例1】设一两部门的经济由下述关系式描述:消费函数C= 100 + 0.8Y,投资函数为I= 150 -6r,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 - 4r,设P为价格水平,货币供给为M= 150。试求: (1)总需求函数。 (2)若P=1,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3)若该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AS=800+150P,求均衡的收入和价格水平。 【答案解析】 (1)由两部门经济均衡条件I=S可得:IS曲线:150-6r=0.2Y-100。 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L=M/P可得:LM曲线:150/P=0.2Y-4r。 总需求曲线为:Y=500+450/P。 (2)当P=1时,根据(1)的结果可求得:Y=950,r=10。 (3)联立总供给与总需求曲线可得:AS=800+150P=AD=500+450/P。 解得:P=1,Y=950,即为均衡的价格水平与收入。 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一般以考单项选择题、简述、计算题的形式进行考察。 复习方式:阅读考纲+理解记忆+举例。 关于简述题需要多看书,将书本理论联系实际,多理解多思考,不死记更背。回答问题时,重要知识点写在前面,展开说明或是解释的内容写在后面,注意逻辑关系,内容结构和完整性。 素材来源 |闫相国申硕团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