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万人共同守护一个秘密,10天赶制20万双鞋,究竟为了什么?

 琰棱行摄记 2021-12-28
我曾经写过,博物馆为什么而存在?因为它是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文化符号。

观赏艺术、鉴赏历史、学习知识、休闲娱乐……一个博物馆承载的功能远超我们的想象。国内有很多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博物馆,今天带你们去看一座民俗博物馆。

于都,位于江西南部、赣州东部。

八十多年前,正是在于都,建立了赣南第一支正规工农武装、第一块红色根据地、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1934年,红军主力8.6万余人,从于都出发,踏上了两万五千里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

自此,于都多了一个标签——长征源。

而在于都县城,有一座二井三厅的葛氏宗祠,粉壁、黛瓦、马头墙;窄门、高屋、古院落,这里是于都116处蕴含红色文化的革命遗址中的一处。


葛氏宗祠始建于清朝中期,是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与中国历史的缘分,要从1929年说起。那一年,毛泽东率领红四军进入于都,军部驻扎于此。时任军长的朱德,就住在上厅的厢房里。

可惜的是,几年前,葛氏宗祠300多平的院子里挤了10多户人家,还有10多处私自开墙。历史悠久的百年老宅,变得逼仄、朽坏。直到2017年,于都投资了100多万全面修缮葛氏宗祠,将内部的住户迁出安置。

慢慢地,老宅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可修缮只是开始,如何才能还原它的历史意义?

于是2018年初,长征源民俗博物馆在葛氏宗祠正式开馆。



历史有厚度,文物有温度。

走入葛氏宗祠,沧桑古朴的建筑,无声地见证了曾经的风雨飘摇。而在这里,可以看到于都当地悠久的客家文化。

长征源民俗博物馆内有一部分,展示了客家民俗的服饰、绣品、木器、对联、铜器、银器等藏品,蕴含着丰富的客家习俗与传统。

客家人尤其心灵手巧,即使是荷包、肚兜,她们也用了百分百的心意对待。


细密的针脚,一针一线都体现了她们对美的追求。这也是她们的画布吧,各色花朵栩栩如生,代表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从图案造型、色彩特色,可以解读客家人长期积淀的客家精神、寄情于物的理念。


看到客家的新房了吗?博物馆内有一块,就像直接搬来了客家人的幸福新房。大大的喜字格外抢眼,喜结良缘的牌匾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只是缺了一对新人,不然也太真实了。


一块日进斗金的字画,细细看来,这可不是毛笔字,而是碎铜钱贴成的,客家人的艺术细胞可见一斑。


既然叫做长征源,博物馆内必然展示了很多的长征文物。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草鞋。

草鞋与贫苦百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创造它、依靠它的,都是没有钱、没有权的普通群众。而红军,正是来自于群众,他们知道草的卑微,也知道草的坚韧。用草做的鞋子,便宜轻便,即使穿坏了也不会心疼。

据记载,红军长征一天要走70里路。一双草鞋的大致使用寿命为40至70里。也就是说,稻草编的鞋只能穿1天。而麻绳编的,质量好一点,可以穿1周左右。

在长征出发前,于都人民用10天紧急赶制了20多万双草鞋,确保每位战士有3双以上。

并且,为了避免红军战略转移被敌人发现,更是创造了30万人共同保守一个秘密的奇迹,这真的很了不起。



编一双鞋要两个小时,看到当时的编织工具,令人无限感慨。


大大的标语写着,“坚决不让一个红军战士赤脚上阵”,更是体现了军民鱼水情深。

现在,在长征源民俗博物馆里,还能看到草鞋重地的牌匾,这是馆长罗小龙的藏品。斑斑驳驳的牌匾,已然经历了漫长的时光,却还能让人感受到当时长征的紧张氛围。所有人,共同为红军战士保密,编草鞋的地方,就成了重地。

展出这块牌匾,也是为了让世人永远铭记光辉的历史,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长征精神。

长征是一支脚踏草鞋的队伍走出来的。

不止长征,整个革命岁月里,草鞋都是战士们的必备品。自从入伍,战士们不仅要学习军事知识,还要学习编制草鞋的技术。

每到一处安营扎寨之后,战士们就要找草料、打草鞋。用最简单的工具,快速地编制草鞋,为接下来的负重前行做好准备。



当然有时候战士们也会做麻鞋。麻鞋与草鞋做法一样,但更耐磨。

分得出来吗?左边是稻草鞋,右边是麻鞋。

在长征源民俗博物馆,有现场编制草鞋的展示。只见馆长夫人一双巧手上下翻飞,很快一只鞋头就完成了大半。如果感兴趣,可以自己跟着动手学做。


草鞋非常粗糙,现代人根本没法穿,但红军却穿着走完了万里长征。所以可以买一双编好的草鞋作为纪念,感受薪火相传的红色精神,提醒我们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


从老宅到博物馆,建筑未变,里面承载的东西也没变。即使历史已远,但有些精神长存。看完长征源民俗博物馆,想必我们会更加珍惜如今的生活。

  旅游攻略

地址:江西省于都县城建国路中段


开放时间:9:00-12:00,14:30-4:30(团队可预约19:00-21:00)

交通:距离于都站3.3公里,从于都站乘坐2路公交车至解放路口公交站下车,再步行309米即可到达。首班车6:25,末班车17:30

停车:驿站旁有中型免费停车场

门票:30元/人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