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男子从江中捞1000余公斤螺蛳,竟被刑拘了,这是怎么回事?

 狸猫之一爱科普 2021-12-28

4男子江中捞1000余公斤螺蛳

近日,长航公安局武汉分局簰州派出所联合嘉鱼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民警日常在白鳍豚保护区嘉鱼县潘家湾长江口支流水域附近巡逻。本来就像寻常一样,只打算在冷风中尽快完成任务,没想到,这次居然有了发现:4名鬼鬼祟祟的男子荡着小舟在长江口支流水域正用网捕捞着什么。

民警立即前往制止4人的违法行为。经过问询,4人是在捕捞螺蛳,民警随后缴获了他们自制的抄网和网兜、小船一艘和三轮车一台,并发现了8袋,一共1160公斤的野生螺蛳。

近年来,“闻着臭,吃着香”的螺蛳粉火爆了全国。以经典的酸笋、酸豆角为底料,配合螺蛳熬制成汤底,爽滑劲道的米粉夹杂着香润的辣油,齿间还带有脆脆的木耳丝和腐竹,时不时再啃一口最佳配菜花生。不吃不知道,一吃必上瘾!

而螺蛳就是螺蛳粉的主要配料,它们难道也是保护动物吗?重点不在螺蛳,而是2020年1月1日零时起率先实行的全面禁捕,也就是说目前长江仍然处于禁渔期内。而长江禁渔的目的不是单一地保护某种动物,而是为了恢复长江的生态,给动物们缓一缓的时间。

不过需要插一嘴的是,有一种螺蛳还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种螺蛳学名叫作Margaryamelanioides,中国名有称之为内河螺蛳的,也有称之为滇池螺蛳的,是很珍稀的小众螺蛳,基本上我们碰不到。

因此螺蛳、鱼、虾等水产品均为长江十年禁渔重点保护对象,非法捕捞行为自然会影响长江的生态环境,还会犯法。

而且螺蛳本身对长江生态环境的意义就不同寻常,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事情。

长江十年禁渔

6300公里的长江曾经渔业丰富,但因为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长江的渔获量在1954年的42.7万吨,下降到了近年来已不足10万吨。鱼类资源的减少和生物多样性的下降,让国家认为仅仅是季节性暂停压根不够。

因为影响长江的因素包括了污染、过度捕捞、河输和各种建设项目,鱼类根本来不及反应,子孙后代就全部断绝。江西省余干县49岁的渔民袁文兵说他过去每天可以钓20多只河豚,但这个“过去”已经是10年前了。

现在的鱼比几十年前少得多。更重要的是,现在捕获的鱼比以前小得多,重量也轻得多。

只要给了鱼类缓一缓的机会,它们的数量可能会恢复到以前的水平,长江作为母亲河,就能更快地流淌下去。

螺狮对长江生态的意义

我们常吃的螺蛳中文学名是方形环棱螺,但有点绕口,咱们还是叫螺蛳就好。螺蛳是淡水螺的一个物种,有鳃和螺厣,属于一种田螺科环棱螺亚科的淡水生腹足纲软体动物。

它们体型娇小,成体壳高28毫米,壳宽15毫米;壳厚呈圆锥形;7个螺层一层一层往上变小,可以说是很没有特点的一种螺了。

除了好吃,1平方米面积的螺蛳每天可以过滤多达3升的水!尽管氮是植物和动物的必需营养素,但沉积物和氮会导致水域出现问题,过多的氮(会促进藻类的生长,从而淹没水体并最终降低其中的氧气含量。

螺蛳在生长过程中将其融入壳和组织中,从而帮助去除水中多余的氮。

因此螺蛳的长江生态环境十分关键,是重要的净化者。前面讲到的1160公斤的螺蛳全都被放归回长江了。

后记

无论多不起眼的物种,在自己原本存在的生态环境中,都一定是循环的一部分,缺失了哪一环都会产生连锁反应,因此长江的十年禁渔期,看起来是一刀切,但实际上是成效高和风险低的合理方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