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敬业奉献,是党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重要保障。但在某些单位里,却出现了一些“我不会”干部,他们不仅不以避事为耻,反而常将“我不会”挂在嘴边,理直气壮地偷懒耍滑,想方设法地推诿卸责。 “我不会”本来是一种能力问题。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面对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能力有所不足、存有短板等在所难免。但有的干部面对领导交办的急难险重任务时,不主动学习提高、不积极破题攻坚、不自觉履职担当,经常以“我不会”拒绝工作,表面上是承认能力素质的不足,实际上是不想事、不干事,是推卸责任、拒绝履职。 这种“我不会”干部所推卸掉的工作,总得有人去完成。谁来干?往往这些工作任务会落到那些踏实肯干的人身上,长此以往,就会出现有的干部“白 黑”“5 2”超负荷运转,而那些“我不会”干部却清闲悠哉。这种“我不会”干部不但影响工作机制的正常运转,还会挫伤其他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更会如病毒一般侵袭干部队伍的机体,异化为干部作风问题、干事氛围问题,败坏党风政风,所以对此决不可听之任之,决不能姑息迁就。 干部有为才有位,会干才能行。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必须根据具体情节,该免职的免职、该调整的调整、该降职的降职,使能上能下成为常态。其实,干部的“我不会”就是“我无能”,“我不会”就是“我不行”。既然你无能、你不行,那么就要腾出位置,让那些有能力的人来干,让那些“我能行”的人来干。 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我们的使命光荣而艰巨,只有干,才是硬道理,才是正能量,才有说服力,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自觉提升能力和提高素养,做到会干实干创新干,不偷懒耍滑,不推诿扯皮。各级党组织对于党员干部的管理必须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以治软立规矩,让那些“我不会”干部无处遁形,彻底失去生存的土壤。 (作者系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经济师,出版评论集《热点冷视》等著作) |
|
来自: skysun000001 > 《政治改革党建反腐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