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国馆官方 2021-12-28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这些小物件的背后,

    都有一段无法忘却的岁月。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又到一年的尾声,再过几天,便是新的一年,

    曾经,拍一张全家福,是多少家庭的新年仪式。

    如今,谁还记得家里那本厚重的相册,封面土里土气,翻开发黄的相纸,里边夹着一张又一张的照片。

    那些没塑封的相片早已褪色,甚至发霉。

    但,相片里的景和物,却是人们实实在在地经历过。

    第一页可能是爷爷辈的全家福,那时的家庭很壮大,再翻几页,会看到父母辈的结婚照,还不是西装婚纱照;小时候自己在影楼的照片……

    正是这些照片,在时代洪流中抓住了变化的瞬间。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们的生活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最能直观体现这种变化的,便是家庭。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图 | 《我爱我家》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70年代,朴素年代

    这是车、马和邮件都很慢的时代。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人们喊得最响的口号。

    此时,中国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

    那会大家还住在筒子楼里。

    每一层楼都有一个长长的走廊,两边排开是一个个单间,楼道即厨房,厕所和澡堂都是公用的。

    每天一到饭点,油烟四起的楼道是一阵阵谈笑吵闹,时不时还飘来炖菜的香味。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图 | 这种筒子楼的原型是苏联的赫鲁晓夫楼,曾被大量推行。这些楼现在被叫做老破小,但以前算得上豪华公寓。因为,那时只有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才有资格分到这样的房子。

    这一方小天地,撑起了很多人的童年回忆。

    那时候,小孩子的快乐很简单,跑到楼下吼一声“XXX,下来”,便结伴肆意玩耍。

    扔沙包、滚铁环、跳方格……无论时隔多少年,想起来嘴角依然会带着笑。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那也是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需要凭票换物。小孩子帮大人排队换购,是那一代人的日常。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1999年的春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的一段对话,就还原了当时人们的生活。

    崔永元:我听出来了,这个定情物实际上就是没送成,那结婚的时候就得有像样的彩礼,有没有?

    宋丹丹:说出来都不怕大伙笑话,他家穷的管啥完应没有。

    赵本山:别巴瞎,当时还有一样家用电器呢!

    崔永元:还有家用电器呀?

    赵本山:手电筒么!

    手电筒也算得上一种电器,这是独属于那个年代的幽默。

    而在当时的阔绰家庭里,讲究的是“三转一响”。“三转”指的是自行车、手表与缝纫机,“一响”指的是收音机。它们,又叫做四大件。

    那时,男方拥有这四大件,才有底气去提亲。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自行车,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的骄傲,一辆“永久”便是现在的宝马。

    当时,上海永久打出“与爱人同行,永久最好!”的广告语,那时的自行车写满了普通人的故事。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这是一个单车即财产的年代。一个人的单车丢了,公安局都会对此立案侦查。

    而手表,则是相当于奢侈品的存在。

    看手表的姿势一定要够拉风,先一个抬手,再对着天空,慢慢亮出手表,巴不得让所有人都看到。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那时的妈妈们,个个都是缝纫好手。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可不是开玩笑。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不可不提的,还有老相框。一个家族的传承与变化,都在这里面。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毕业时的小叔子、结婚时候的爸妈和小时候的全家福……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那时,结婚照走的是简洁风。

    两人身着草绿色军装,戴着五角星帽子,背对着白墙,肩并肩一起看向镜头。

    这张结婚照,是当时少有的仪式感,写满了父母的誓言和承诺。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图 | 来自知乎@CVC摄影

    即便那时的生活远谈不上富足,但人们心态却很平和。

    北大教授金开诚在《书斋的变迁》一文,写出自己和家人是如何在10平米的空间生活。

    “房中有两张书桌,一张给孩子用,以便她好好学习。半张给爱人备课写文章,另外半张亦归她,用来准备一日三餐。

    房中还有一张双人床,晚上睡三个人,白天便成为我的工作之处。无非是搬一张小板凳坐在床前,把被褥卷起半床,放上一块没有玻璃的玻璃板,就可以又看书又写字。

    藏书就在床下,往往一伸手就可以拿到床上来用。”

    那时他们坚信,只要靠双手努力奋斗,在贫瘠生活里也能长出花来。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80年代,激情年代

    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人们竭力奔跑,努力抖擞掉70年代的包袱。

    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和市场的活跃,人们的钱包变鼓了,生活水平也随之上升。

    很多人离开了筒子楼,搬进了单元楼。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在装修上,人们开始注重家庭的装饰。

    首先,给客厅的白墙漆成绿白色,颇有一丝雅致。

    在家具上,组合柜成为当时的潮流。桌面开始有一些精致的摆件:座钟、陶瓷杯和绿色台灯。

    人们越来越追求一种生活的品质。

    在家庭电器上,四大件也跟着升级,变成了“新四件”:彩电、冰箱、空调和洗衣机。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图 | ©历史剪影

    当时的一台彩电高达600块,并非一般家庭所能承受。有人回忆称:小时候看电视,都是蹭来的,要么去奶奶家,要么去村口的商店……

    到了1983年,中央台播出了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

    从此,打开电视看春晚,和节目一起跨年倒计时,成了无数中国家庭的必备活动。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图 | 王景愚、刘晓庆、马季、姜昆

    那时的电视剧也都很经典,《红楼梦》、《济公》、《上海滩》和《排球女将》……

    一到点,很多人便蹲守在电视机面前,跟着剧情或哭或笑。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图1 | 《红楼梦》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图2 | 《排球女将》

    还有露天电影,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娱乐之一。那时候,人们都是自己带着板凳或席子,熙熙攘攘、热热闹闹。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再之后,随着中日建交,人们也有了更多的选择,《追捕》、《阿信》、《排球女将》、《铁壁阿童木》等等国外影视剧,涌进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图1 | 《追捕》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图2 | 《阿信》

    那时候,爸爸们热衷模仿高仓健的风衣打扮,家里也张贴起了各类明星海报。

    一台小小的电视机,便凝聚起了中国家庭团团坐的欢乐时光。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再说回洗衣机,那时候还分单双缸洗衣机,新生代们一定很陌生。因为它早就变成了古董,退出人们的生活。

    但在80年代,它还是新奇玩意。

    一开始的单缸洗衣机,还是洗脱一体。后来出现的双缸洗衣机,则是一边洗衣服,一边脱水。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与此同时,私人饭馆也迎来了春天。

    1980年,北京第一家个体饭馆“悦宾饭馆”开业。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随后,越来越多的私人饭馆出现在大街小巷。

    甚至还多了不一样的选择:洋快餐。

    1987年,中国第一家肯德基落脚在北京前门的繁华地段。

    那时候的宣传还很接地气,一出场便打出“美国肯德基家乡鸡”的口号。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这会,套餐还不是经典的“薯条汉堡可乐”的搭配。

    点上一份9.9元的套餐,便囊括了:两块原味炸鸡、一个鸡汁土豆泥、一块面包、一份卷心菜沙拉,再搭配一杯百事可乐或美年达橘子汽水……

    人们嚼着这新鲜炸鸡,喝着汽水,心里感叹着:原来,这就是洋玩意啊。

    此外,那时的人们也热衷于用胶卷相机,记录生活的细枝末节。

    比如和朋友们的玩耍聚会、小孩子的成长、过年时的全家福……

    而父母的结婚照,也变成了西装婚纱照: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图 | ©CVC摄影

    当然,也有人喜欢去影楼拍照。

    一来有专业师傅把关,二来有各种背景纸可供选择:天安门、布达拉宫,或者国外景点等等。

    即便摆拍痕迹严重,画风奇特,但人们仍然乐此不疲。因为这些背景纸,便是当年的滤镜。

    那时,胶卷照从拍摄到洗出来,是需要等待的,并不像现在手机一点一按便拍好。

    于是,人们更珍惜这一张张照片,会专门用相框裱好一张照片,或是放进一本相册。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正如这些彩色照片,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有滋有味。

    此时,自行车也慢慢被摩托车取代,一切都在跟过去告别。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90年代,变化年代

    1987年,钱天白向世界发出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与世界接轨。

    这句话,奠定了90年代的基调。

    1993年,国家宣布放开粮油商品的供应,从此告别了凭票购物的时代。

    90年代中期,中国电视机年产量已经高达3500万台,已经满足了大部分家庭的需要。

    那时候人们或许在讨论《渴望》、《封神榜》和《三国演义》。

    “举国皆哀刘慧芳,举国皆骂王沪生,万众皆叹宋大成”一句话喊出了多少人当时看《渴望》的心情。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剧中主角们的情感挣扎和欲望,也正如这个年代的人们:看似内敛,但其实逐渐开放。

    那会,中国孩子们都在电视机前追着两个泳装兄弟,跟着他们环游世界。

    这个动画便是《海尔兄弟》。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片头曲一响,许多人的童年记忆都随之唤起:“打雷要下雨、下雨要打伞、天冷穿棉袄、天热扇扇子”。

    这个动画,是当时风靡万千家庭的海尔冰箱,斥巨资拍摄的。

    那时,人们也拥有了一台浅绿色的冰箱,上边用于冷冻,下边用于冷藏。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这会,《我爱我家》正在电视上热播,剧中人也是当时人们的状态。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比如刚买上BP机的贾志新,就忍不住炫耀:“5247711呼8829,不信你呼一我试试。”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这也是当年父亲们别在腰间的装备。只要b p机一响,人们便迫不及待找到公共电话亭直呼回去,念出一串号码,便连起电话那端的人。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当时,不同代码代表着不同的“暗号”,甚至有人发明了特有的数字表达。

    一串简单的数字,却藏着当年人们的小心思。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摩托罗拉的bp机是当时的标配,而同牌子大哥大则是更阔绰家庭的选择。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还有席梦思床垫,一句霸道的广告语——“不是所有的床垫都叫席梦思”,让它从此成为了无数家庭的标配。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也是在这个时候,小霸王游戏机出现了,小孩子的童年有了新的“小伙伴”。

    1993年,小霸王推出第一代学习机,还请了成龙做代言人。一句 “同样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小霸王”的广告语家喻户晓。

    打着学习的幌子玩游戏,是这一代孩子的默契。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那时,人们还是用录音机听歌,按下开关,把磁带放到卡仓,再按下播放键,慢慢听,一个下午就过去了。

    这时的华语乐坛正值“神仙打架”,家家户户都收藏着林志颖、BEYONG和周杰伦等港台明星的磁带。

    听到一首歌,人们便能立马说出这是哪张专辑,哪一年发行。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听过磁带的人,势必都干过这样的事:用铅笔倒带听歌、整齐把磁带码在一起、给盒子贴上胶纸防磨损……

    墙上也早已贴满港台明星海报,比如刘德华、林青霞、邓丽君……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下馆子”也逐渐成为一个家庭的日常。

    当年,肯德基掀起的洋快餐之风,又让“后起之秀”麦当劳助推了一把。

    1990年,第一家麦当劳在深圳罗湖区的商业街开始营业。

    此时的人们大概不会想到,这个洋玩意在十几年后,会成为人们的日常饮食。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在衣物上,人们也开始追求更多的时尚。真维斯、班尼路和以纯等专卖店或外贸店,成为了人们最常逛的地方。

    妈妈们也开始打扮起来,梳妆台上多了化妆品,脚下则穿上了当时最时髦的塑料凉鞋。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1994年还有一件不得不说的事:一个叫“互联网”的新鲜玩意,开始进入到中国平常百姓家里。

    那会,人们还不知道什么是上网冲浪。

    而往后,这一年被人们称为中国的互联网元年。

    到了1999年,一个叫马云的青年爬完长城,决定要建立一个“不一样的”的公司。

    待他回到杭州,便在一所公寓创立了阿里巴巴……

    90年代的这些变化,就像一只蝴蝶扇动翅膀扰乱了空气,却在往后的日子引起了巨变。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图 | ©Alain Le Garsmeur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千禧年,崭新时代

    悄然而至的千禧年,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新世纪的开始。

    此时,家庭消费随着“中国速度”飞升起来。人们的生活标配变成了:汽车、商品房和娱乐消费。

    住房,是中国人永远关心的主题。

    2000年,商品房一经推出便炙手可热,人人抢购。

    红木家具也在此时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此外,交通的发达和便利,也掀起了一波旅游热和留学热。

    而即时通讯,则进一步缩短了人们的距离。

    人们津津乐道:地球村不再是梦想。

    2004年,小灵通因成本低,资费便宜,在中国市场脱颖而出。那时,它还有另一个名字:“穷人的蜂窝”。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此时的信息来往,还只能用简单的文字,没有花里胡哨的表情包。但聪明的人们,还是发明了更多有意思的表达——比如用各种符号打成的表情。

    也许,人们的表达方式是有些笨拙,但却充满了心意。

    当时的短信最高储存量是200条,人们会细细甄选信息,保存最有纪念意义的短信;甚至有的人手抄短信,只为了留下那些字句带来的美好。

    再到后来的诺基亚,那个“握手”开屏的页面,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共同记忆。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那时,人们常用“砖头”来调侃摔不烂的诺基亚。如今,已成为一种过时的笑话。

    待到2005年后,大多家庭都拥有了一台手机。

    那也是VCD机最红火的时候。

    哪怕最高分辨率只有352*240,也不妨碍人们沉迷于此。

    因为最新大片如《A计划》、《警察故事》等,紧张刺激的剧情早就把人们思绪全部带走。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一部VCD机,便是90后的集体记忆,也是他们最早的电影启蒙。

    当碟片卡顿,人们便会拿出清洗剂喷一喷、擦一擦,再放进碟机继续播放。

    更有意思的是,人们还会用VCD唱卡拉ok。

    周末,大家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机里的MV,拿着麦克风,跟唱着一句句歌词……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图 | 《我爱我家》

    一直到2009年,VCD被人们淘汰,退出了人们的生活之中。

    可从前那些场景,哪怕再过很多年,估计也忘不了。

    那时候,MP3和MP4也还不是老古董,无数年轻人用它听了一遍又一遍周杰伦、艾薇儿和林俊杰的歌。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而小孩子,则在电视上收看了很多外国动画:《神奇宝贝》、《数码宝贝》和《蜡笔小新》等等。

    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个新的玩具:数码暴龙机、四驱车、YOYO球和游戏王卡牌……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此时,大头贴也正在学生圈风靡。

    那会,拍照前会和朋友们精心挑选卡通背景,凹尽各种造型,拍完便贴在钱包、留言本上。

    如今回忆起来,谁还没有过这般青涩的校园青春。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电脑也已进入中国的大部分家庭。

    这会还是厚重的电脑台式机,打开页面是最原始的灰色系统页面,上网还是靠拨号上网。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平时,网速能达到50kps已算不错,也仅限于打开几个网页和qq聊天。

    电脑上的游戏,无非是扫雷、三维球、单机游戏,或者一些简单的网页游戏。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图 | 扫雷

    那时候,判断一个人会不会电脑,全看这人的打字水平。

    市场上甚至还有专门的打字班,想必每个“打字人”都经过金山打字通的游戏磨练:

    在“激流勇进”关卡,打不出单词,青蛙便要扑通地掉进河流;

    在“警察抓小偷”的关卡,敲下一个字便开始惊险的“猫抓老鼠”的追逐……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网购,也开始在这个年代掀起一个小浪花。

    2004年,阿里巴巴开始试水网购。

    那时人们只当它是昙花一现的存在。这会尝试网购的,一般都是电脑发烧友。

    此时的网购还像杂志订购,要先去银行转钱到对方账户,对方收到钱后才开始寄东西,用的还是邮政快递。

    全民网购的热潮,要到2008年后才逐渐形成。

    比起网购,人们更喜欢的是网上聊天。

    同年,中国的SNS也发展迅速,出现了51.com、开心网和校内论坛。

    人们开始在线上与熟人聊天,变成了“网上邻居”,甚至带着新鲜劲去qq聊天室冲浪,“穿”着一身qq秀,和陌生人聊天。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人们也喜欢在网上表达自我,开始在博客和QQ空间发表文章和说说。

    甚至,博客也变成了名人发表信息的平台,比如李湘就曾在博客,发表了和李厚霖的离婚信息。

    那一年流行语是:你偷菜了吗?

    有的人甚至会定好闹钟,一到点就去偷菜。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到了2009年,新浪微博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智能手机也随之出现。

    这刷新了人们对手机的认知:手指一滑,就是一个按键手机时代的结束。

    同年11月11日,淘宝推行了商城促销日。这本是个无意之举,却为未来的“双十一狂欢”埋下了伏笔。

    这个世纪最初的十年,一切发展都很快,就连爱情似乎也变成了一种速食。

    这种飞快的发展,也裹挟着一颗颗浮躁的人心。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10年代至今,我们的时代

    新世纪的十年,早已奠定好一切。

    2010年,乔布斯带着一部“最薄的手机”出现在苹果的发布会上。

    正是那部曾在线下卖断货的iphone4。

    往后,不同品牌的手机在每一年都会推陈出新,让人们眼花缭乱。

    人们对款式喜新厌旧的速度,还跟不上产品的迭代。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2011年的1月,微信诞生。

    没有人会想到这个绿色图标,将会大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

    次年,微信推出了免费视频、语音通话功能。这让人们不再是拨号打电话,而是直接语音通话。

    再过四年,微信红包也出现了。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2014年,支付宝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厂商。

    人们出门购物,不再是打开钱包拿出现金,而是扫码支付。

    只需要用指尖划几下,人们就已经在网络上完成了货比三家,再一键下单便能拿到远在千里的快递。

    甚至,人们吃饭不需要在厨房忙活,也不需要下楼找餐厅,而是在手机打开app,外卖员便会送上门。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这些年的变化,也足以改变一个节日的含义。

    双十一,一开始只是高校的光棍节文化,最终在电商推行下变成一个购物节。

    我们从2G冲浪到4G时代,再到如今的5G时代。

    “小康家庭”从一个口号,慢慢成为了现实。

    智能家居,已不再是科幻片的场景,成为现实。

    人们的一个按钮或一句话,便可以让机器们打扫整个屋子。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手机,变成了人们的命根子,丢了手机就像丢了魂。

    同时,也让人们忽略了身边的人和事。

    社交网络越发达,线下的人际关系反而越被人们忽略。

    人们很容易在网上聊嗨,但对线下的关系却很难踏出第一步。

    于是,餐桌上的人们双目皆对手机,而不是对方的眼睛。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内卷”也慢慢成为一种现象,人们开始996、007式地奋斗。

    大部分年轻人的身体,却早早得了各种职业病。

    随着人们垮掉的身体,还有情绪。

    人们齐头并进,又挤得头破血流,只是为了追逐更好的生活……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这就是我们的时代。

    一个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时代。

    新事物打起一个浪花,转瞬间,它便会淹没在众多浪潮之中。

    我们身处其中,可能会有些“当局者迷”的感觉,有时也难免迷茫、困惑。

    但又正因我们生在这个年代,所以才更需要奋力地生活,去感受这个时代的一切,并认识到其中的问题。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写在最后:

    正如罗大佑的歌里唱道: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

    纵观过去的几十年来,我们从物资匮乏的年代,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从筒子楼到商品房,从“三转一响”到智能家居,从黑白电视机到互联网电视……

    家庭变迁的几十年,也是中国巨变的几十年。

    而我们,也都是这其中的一部分。

    如今,我们的生活早已上了不止一个台阶,但同时也被这快节奏的生活推着,时常忙到喘不过气,总感觉缺少些什么。

    我们开始会怀念80、90年代,想念那时的人和事。

    似乎,过去的日子自带一层滤镜,它们总是自由而美好。

    人们唏嘘道:这些美好早在时代的巨流中消散。

    是啊,变化太多太快了。正如崔健的歌词“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变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日常。

    人们在不断地衡量新旧事物,是该迎接,还是抛弃?

    这些选择,充斥在这个时代。

    或许,如何在这快速的变化中自处,是这个时代每个人的命题。


    参考文献:

    1、那些令人怀念的70年代家庭摆设

    2、腾讯新闻:家庭记忆30年

    3、美篇:黑白记忆:80到9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变迁

    4、知乎:70、80、90年代至21世纪住房变迁!儿时的家,满满的回忆…

    5、知乎:请回答1970 | 独属于那代人的筒子楼回忆

    6、海南周刊|买买买!不同年代的消费记忆,你还记得吗?

    7、虎嗅:29年前我第一次吃肯德基

    8、看客insight:中国家庭最需要的东西,40年来有哪些变化

    9、中国新闻网:回忆杀!这些淡出人们视线的老物件,你用过几个?

    中国家庭记忆50年:忘不了的老故事,回不去的旧时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