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番外篇 郑和下西洋与大航海

 常熟老李jlr5mr 2021-12-28

图片

郑和下西洋是一个重大的事件,现在被提升到了很高的程度,但很可惜的是,在明朝这并不是一件主线事件,而且其影响力很快也被淡化。

为什么郑和要下西洋?

历史对此并没有定论,因此引发很多猜测。

那么可以站在最高统治者朱棣的角度,来进行思考。

朱棣通过武装夺权的方式获得了帝位,夺取了明朝广大的疆域。对于这样一位有雄心有魄力的皇帝,并不会停步不前,他要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强大来获得天下归心。因此,除了陆上的东征西讨之外,还开启了对域外海洋的征发。

对海洋的探索是一个国家国力的直接体现,郑和下西洋的成功显示了在当时明朝国力的强盛。在郑和的率领下,完美的实现了帝王的想法。

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没有走上西方大航海的道路?

这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

郑和下西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重点是宣扬强大,同时确定海外不存在现实威胁。那么当这些目的达到后,也就没有必要再持续进行下去,因为这件事情是不计成本在进行,是巨大的财政负担。

而西方大航海的发端来自于对暴利的追逐,由贵族、商人甚至国王进行投资,在商业利益的推动下,持续不断地在进行。而这种全球性的交流,除了稀有商品带来的贸易暴利之外,也伴随着武装掠夺所带来的暴利,因此得以像滚雪球一样,规模越来越大,最后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的行为。

为什么明朝会错失这个巨大的海权发展机会?

1 在当时,对于传统的陆权农业大国而言,海权所带来的收益对国家而言并不可观。

2 对于海权所带来的新观念,新事物的不受控制,让帝王统治感到威胁。

3 出于集权统治的安全考虑,没有动力去开辟海上疆土,并且会进行限制。

所以,帝王统治阶段的上限并不是科技人力等客观条件,而是统治者本身的认知上限。

那么对于帝王集权统治已经发展到极致,并有着巨大陆上疆土的明朝皇帝而言,没有认识,没有动力,没有必要去进行海权开发,而且还天然对不可控的事情有着内心的反感和反对。

当帝王统治极致化之后,也就将统治带入了死角。

同样拥有这样的技术水平,如果回溯到周朝,可能会用分封的方式去拓展海外领土,如果回溯到汉朝,可能用征伐的方式去占领,如果回溯到唐朝,可能用和亲移民的方式去同化,如果回溯到宋朝,可能会用文教去宣化。

可是,历史没有如果,明朝,选择了固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