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对买房的执念,只是为了让孩子有“从容”的自由

 OK妈谈育儿 2021-12-28

OK妈说:
买房似乎是每个中国家庭的执念。我的朋友从2009年结婚就在上海购入了第一套房子,这些年一直都在为置换更大更好的房子努力拼搏着。她对自己买房的路径有着清晰的目标和路径。
前几周和她聊起,她说如果说之前的买房换房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生活不断改善,那么接下去她的规划里也包括了孩子,她想再买一套房龄新的、品质好的,为孩子以后的生活留足底气,万一她结婚找的另一半不靠谱,也可以毫不犹豫地转身就走!
一起来看看她的买房故事!

文/大平自述 OK妈整理

01


结婚,我还是希望有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新房

2009年的时候,我买下了人生的第一套房,当时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现在看来,却是人生中最明智的决定。

第一套买房是为了结婚,我和老公都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可能看到这里,很多人都想问了——上海土著结婚还要自己买房吗?
是的,因为我们双方的家庭条件都很一般。
老公家里,除了他爸爸在虹口自住的房子之外,在浦东还有一套很小的房,1室1厅,结婚前他爸就说“这个房子你们小两口就拿去住好了。”
但是我们俩的工作单位,亲戚朋友都在浦西这里,而且面积也实在逼仄,以后有了孩子铁定是住不开的,所以我和老公都想买一套两室的。
但在上海人的老观念里,都是觉得家里有房,你直接住就行了,没必要每个月还要背贷款。
我爸妈也一直劝我,“每个月要还好几千勒,你嫁人不就变成吃苦头了啊?”但我觉得结婚还是要得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房间总归要两个。
所以后来我们商量着卖掉那套一室一厅的小房子(2008年的时候,当时卖了46万),我爸妈也给了我们一些补助,办婚礼剩下的钱,就作为买婚房的首付款了。

02


在郊区过上了背贷款的日子
我起先考虑的,是在主城区、我爸妈家所在的静安区附近找一套房,因为婆婆走得早,以后带娃还是得靠我父母来搭把手,离我公公住的地方也不会太远。
但好巧不巧,正赶上国家连续出台了几个利好政策,上海的房价瞬间就坐上了登月火箭,噌噌噌~一路扶摇直上!
我看了一套二室户要60来万,还在琢磨着房型不够好、房龄有点老的时候,第二天就涨到了65万。
第一次买房不可能果断下手,但犹豫间房价不断走高,没到一个月,我家附近的房价,就已经让我“高攀不起”了。我只好从内环一路往外看房,从静安,虹口,一直到了当时属于上海的偏远地区宝山区。

在宝山淞南区,我看中了一套开盘了一年的次新房(炒房客一开盘就抛售套利那种),但售价也要83万了,这个基本是我们能承受的极限了,好不容易纠结了一周下定决心要买,结果第二个礼拜就直接疯涨到了96万。
这个价格显然我们已经无力承受。
那会儿我和老公,都刚刚工作了没几年,两个人加起来死工资就一万多一点,贷款额度如果超过工资的1/2,一半的工资贡献给房贷,生活肯定就捉襟见肘了。
我盘算了一下,全部用公积金贷款,预算只能限定在80万以内。
最后兜兜转转,还是落定在了宝山区,选择了总价81万的一套70平两室一厅的房子。去掉公积金每个月要还贷4000-4500左右,说实在的,压力是大的。我们俩的小日子还没开始,就要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了,但我想给自己一点压力,我也相信以后的收入会越来越好,我不会一辈子就拿这么一点死工资。

03


房价跌跌不休的时候,我居然决定抛售!

宝山区的房子买完没多久,就涨了一百多万,面对着从天而降的人民币,我心里没有感觉到很开心,坦白讲,还是想回到主城区。郊区的上海,到处都是待开发的模样,没有啥生活气息。

过去的家门口👈👉现在的家门口

我心里想着,还是得努努力,赚更多的钱,回到核心区块去。

刚结婚,我们俩拼命努力工作,也没着急生孩子,就想着钱多一些再生娃。终于花了七年时间,我们还清了贷款。紧接着,女儿也出生在了这个小屋子里。
生了孩子之后,我爸妈就过来帮忙了,一家五口挤在70平的房子里。
女儿上幼儿园之后,我就把卧室里的桌子沙发都撤掉了,换成了孩子的围栏、习桌……
慢慢的问题就显现了,孩子始终没有一个独立的学习空间,大人在旁边走来走去,对她的注意力影响很大。

我就想着,要把置换房子的事情摆上日程了,平时我一有空,就在内环搜索合适的房源。
差不多观望摸底了两年,我发现房价开始跌了,等到稳步跌了半年左右的时候,我决定置换。
没错,很多人说,买房要买涨不买跌,越是跌的时候,其实是刚需置换的好时机。
因为置换,通常都是从小户型往大户型换,举个例子,宝山这套房子涨在高位的时候,一度飙升到340W,相对的,我看上的市区的三居也通通涨到了900W+;而跌至低位的时候,我的房子虽然只能卖300w不到,但同样的,我心仪的房子也跌到了800W以下。
房价下跌通常是整体行为,即,你的房价跌了,别人的也跌;户型越小其实越抗跌,当然房价上涨的时候其实也涨不了太多,但户型越大,总价越高,跌起来就越是凶残。这时候置换还是划算的。

04


为了女儿读书,这次一定要回市区!

但对于后续房子要买在哪里的问题,我和老公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老公认为,女儿的户籍早就落在了我爸妈的户口簿上,以后是要回静安区上小学的,那不用考虑学区的问题。尽量买个户型大一点的新房就好,带电梯的,130平以上的最好;
这些年宝山区也不再是过去的“工地风光”了,各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宜居,已经住了这么多年也住惯了,那就在附近片区看一下大户型的房子;
我们把手上的房子卖掉,只要再贷100-150万就可以了,压力也不会很大。
但我却不认同,女儿以后回市区读书,我们还住在宝山区的话,来回接送要花一个半小时,对她的成长影响蛮大的;而且户口挂在我爸妈名下,其实对于学区也并不太保险,市区得再买一套房子,也许对口的学校并没有我妈家附近那么优质,但再怎么样也比郊区好。
虽然老公嘴上嘟囔着“你看看主城区的房价,估计咱们越置换住得越差了。”但他行动上还是支持我的决定。
我们的房子挂牌没多久就出手了,主要也是价格比较实在,当时是2018年,卖了差不多290万。没涨太多的主要因素就是房龄老,比如之前提过的宝山第一套让我心仪的次新房,就涨到了550万,这也给我扎扎实实的上了一堂投资理财课,房龄对房价的涨跌影响因素还是极大的。

05


买房,预算永远是第一位
售房合同敲定之后,我心里就在盘算了,老房子卖多少,新房子首付多少,贷多少,贷款额度不能超过“手上的积蓄+家里的不动产变现的总额”,万一我和老公都失业了,我们还能扛得起风险。
这么一琢磨,我就把预算锁定在了700万上下。但因为房子现在的价格越来越高了,所以买完后的税金也是很大一笔,所以也就意味着我预算在700万,但实际上只能看售价650万的房子。”
有关买房的预算,我心里有两个准绳:第一,不能因为贷款拖垮了生活;第二,一定不能拖累老人,不能为了买房掏空爸妈的养老钱。
预算敲定之后,购房目标也清晰浮现了:
地段:小学附近3公里以内
价格:650-700万之间
房型:三室一厅,带电梯
房龄:15年以内

06


永远差50万,买房就是取舍之间的平衡

即便是目标这么清晰明确,但想在预算中买到房子,各项指标都样样满意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我的预算还卡得这么死。
比如,新开盘的小区,价格在我承受范围内的,户型朝向都不会很好;
房龄老一点的有电梯的房子,也只能买一到三楼的房子,
采光很差了;离家稍微远一点。楼层,采光,都还可以,差不多要花800万的成本。

总而言之一句话,我看得上的房子,总是离预算差了50万,但我已经下定决心了,这个预算是我的“死线”,必须要坚持一万年不动摇的那种,那唯一能动摇的,就是我的需求和标准了。
我把家庭需求再重新排列梳理了一下,看看哪些是必须满足的,哪些是可以舍弃的。
一定不能舍弃的

1、面积:考虑到一家五口都要住在里面,三室二厅是少不了的。
虽然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喜欢和爸妈同住,但是我这些年越发强烈的感受到,爸妈的年纪都大了,需要子女一起同住,照看一把,万一脑梗高血压还能及时送去就医。
2、地段,周边配套:
考虑到老人同住,那周边的空气,环境都不能太差,1公里内最好有三甲医院,有配套的绿地公园可以供他们锻炼身体。
接送孩子的车程要控制在15分钟以内,不然就太折腾了。
可以考虑舍弃的

唯一考虑能舍弃掉的就是电梯,这是为爸妈上下楼梯腿脚不便考虑的,但目前他们都还行走如常。电梯房就显得不那么刚需。


如果舍弃掉了电梯,选择面一下子就宽了。在我对电梯房犹豫不决的时候,我爸的一番话给我下了定心丸:

你想买电梯房,无非是怕我们老了走不动了吗,但如果我走得动,那就走走楼梯就当锻炼身体,如果我走不动,那我从门口走到电梯,估计也走不来了了。
虽然知道我爸的话是想减轻我的购房压力,刚听到的时候,还是不由自主的红了眼框。
最后我终于决定,把电梯房给舍弃掉,650万买下了一套三室两厅,108方。我特意选了二楼,这样我爸妈抬脚就可以走上来。
现在一家人终于能在新房子里,围着长长的大饭桌,热热闹闹地一起坐下来吃一顿饭。这也是我觉得一天当中最幸福充盈的时光。

07


再买一套房子,给孩子的未来兜底

我买房的时间都还行,如果拖到2020年,去年的房价涨到匪夷所思,内环的老破小,带点学区属性的,都要十二三万一平米,那就想到不敢想了……

在买房路上没踩太多的坑,购房心态也一直比较好,我想原因大概就是,每次买房卖房,都是实打实的刚需。第一次为了结婚,第二次为了女儿就近读书,为了让一家五口有足够的生活空间;虽然这些年一直在咬紧牙关背房贷,但还有购房资格的话,明年我还是想再买个房子。

这一次,是为了给孩子的未来兜底,让她可以活得从容自由一点。

现在拿钱去炒股票基金,收益比较不可控。索性,把我们两家的老房龄的房子都卖了套现,给我女儿再备一套房子,确实也是有前车之鉴,老的房子真的一点儿也不抗跌。

我和老公事业还能再拼几年,尽可能在我们能力范围内给女儿创造一些生活的底气。其实我们这一代人,为了房子都很拼,下一代不太会面临“手上无房”的窘境,但我希望留给女儿的,是更“优质的资产”,能更靠近市中心,房龄更新,户型不用很大,够她一个人住就行。

即便考的大学一般般,找的工作不如意,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万一找的老公不靠谱,也可以毫不犹豫地转身就走!
为孩子的教育,我也曾经焦虑过一阵子,筹划着想让她进最好的民办,最好的公立,但后来发现,不管是买房,还是育儿,甚至是人生,都没有完美的模式,必须要经历一番慢长的纠结、盘算、取舍,最后才能达到内心的“自洽”。

OK妈说:

当然,每个人的想法都会不一样,关于买房的观念和态度也一定会各有不同,但是我很感谢大平真诚的分享。大家在买房上有啥心得和感受的,也都欢迎留言里说说哦~

大家觉得今天的文章有意思,记得文末右下角“点赞”“在看”都点一下哟!如果有任何想交流的,都欢迎留言哦。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