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时期的江门教区的孤儿院,神父和修女们陪伴孩子的珍贵老照片

 慧言历史话古今 2021-12-28

民国时期的江门教区的孤儿院,神父和修女们陪伴孩子的珍贵老照片

一,上世纪30年代的天主教江门教区

玛利诺外方传教会,是美国第一个天主教传教修会。创会人称传教会总部所在之小丘为玛利诺,原意为圣母山,因而该会又简称为“玛利诺会”。

上世纪30年代的天主教江门教区主教府

1924年1月31日,罗马教廷从广州代牧区划出原由巴黎外方传教会管辖的新会、台山、阳江、赤溪、茂名、信宜、电白、罗定、郁南、花县、云浮等县成立江门监牧区,交给美国玛利诺外方传教会负责。

​江门教区的教会建筑宁静清秀


江门,别称“五邑”,广东省下辖地级市,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

1933年,江门教区的圣母圣心教堂

江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广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江门是重要的广府人聚居地之一,祖籍江门的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人口众多、分布全球五大洲,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著名的“中国侨都”。

1927年,江门教区的修院神父和小修生

美国玛利诺外方传教会接管江门教区后,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及庞大的传教队伍,在江门教区各地开办了众多的慈善事业。1946年4月11日,罗马教廷在中国建立圣统制,将江门代牧区升格为江门教区。

二,江门教区在罗定的孤儿院

罗定,广东省辖县级市,由云浮市代管。古称泷州,又名龙乡。罗定位于广东省西部,西江之南,是西江走廊的交通要冲。

具有当地民居特色的天主教堂

曾经是广东镇守岭西南的军事重镇,史称“门庭巨防,抚绥重地”。在明清时期有“全粤要枢”、“岭南粮仓”的美誉,罗定是沟通广东与大西南最便捷的通道之一、是“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江门教区的一处孤儿院

晚清民初以来,中国社会内讧不断、战乱丛生,灾荒连年,广大的农村地区民不聊生,给农村生活带来冲击,由此产生了数以万计的孤儿。

到了主日瞻礼,孤儿们在修女们的带领下参加活动

罗城天主教进行的慈善活动之一是赠医赠药,每个星期都有两三天,在北大门口摆着小桌子,放着药品,由会说白话的神父医生给人看病给药。

残疾孤儿与娃娃,小家伙这一天收到了的礼物

另一项慈善活动,就是开设育婴堂,收养弃婴。罗定人与其他许多地方的人一样,向来有重男轻女的习惯,生的是男孩就高兴,认为可以传宗接代。

1934年,天主教江门教区罗定教堂收养的女性孤儿

至于女孩,生多了就不高兴,认为是亏本货,于是就有了弃婴、溺婴的事发生。

三,玛利诺神父们千方百计开展农村慈善事业

天主堂发现这一情况后,为了扩大其慈善的影响,于是开设了育婴堂,专门接收这些老百姓不愿意养的女婴。

1938年,罗定教会的神父和孤儿在一起

天主教会在中国,经过社会实践和考察,投入巨额资金,在广大乡村开展农村慈善事业,天主教会孤儿院星罗棋布,发挥重要作用。

孤儿院户外晚餐

 早在民国8年(1919) ,天主教在县城香骨街设立教堂,神父为甘志远、杜学甫。并附设育婴堂一所收养弃婴。

1935年,罗定孤儿与圣诞节的圣婴床

孤儿院的门前

育婴室由二三个本地妇女照顾,两个房间每天都放着几十个婴儿。

教会孤儿院里雇佣的厨师


1935年,正在吃饭的孤儿


​1924年,迈克尔神父和他的孤儿“子女”

四,修女们带着孩子一般单纯的心

玛利诺会修女在1934年与罗定小孤儿

教会收留的孩子很多都是有残疾的,她们被父母抛弃,修女们抛弃世俗利益,以实际行动实践她们的爱心。

修女带领​罗定孤儿院里的孤儿做操,1937年

孤儿到了学龄,就在教会学校上学

女孩长大了,修女在给她们上课

​1935年,三个在孤儿院长大的孤女

天主教本着仁爱之心,在传入中国之后自然要想方设法收容孤儿弃婴,教会募集巨额资金在各地创办孤儿院救助这些无辜的孩子。

在江门孤儿院服务的玛利诺会修女

​信仰的崇高之处往往是在卑微处体现,天主教会带着基督的使命,将爱实现在每一个弱小的孩子身上,修女们带着孩子一般单纯的心,去服侍,去付出,去成就那些孩子的小小梦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