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避雨记 | 每日好诗

 帅帅m1guxnxn4d 2021-12-28

图片


避雨记


李 星

图片

雨不大,是那种茂密枝叶

就能遮挡的小雨。但它们也渐渐

被亮起来的光线所遮掩

我在树下等车,清晨在身边安坐

一本诗集安慰着等待

已有稀疏的人群和车流

慢慢从忽明忽暗的声音里穿过

几枚词语散发的清香

不断从句子的枝桠间试探我的鼻息

一棵树挂满清凉多好

一个人在一首诗里避雨多好

雨滴携带晶亮,从寂静中

轻一声重一声地降落

可惜没有鸟鸣,但一颗褐色的浆果

落于头顶,足以弥补了一切


图片


读这首诗,随着诗句展开,渐渐被它带进诗人的内心。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如同电影镜头,或者说,我们被摄像机背后的一双眼睛引领着。在这些镜头语言中,有一些细节被捕捉到:小雨,枝叶茂密的树,亮起来的光线,清晨等车的诗人坐着读一本诗集,人群、车流……一幕典型的雨中候车场景,仿佛电影影像模拟着自然,加之处理了的声音与光线,形象的大小,用以传达意绪与境界。

但这是一首诗,诗歌怎样用词语编织出诗意?作为诗,是让词语唤起多样的感觉,包括触觉、听觉、视觉和味觉等,当然,这些因素在《避雨记》中都有。此外,还有联觉“一棵树挂满清凉多好/一个人在一首诗里避雨多好”。诗人调动了各种感官去状摹树下避雨读诗所经验的一切。

另一种从电影中借用的技巧,体现在“雨滴携带晶亮,从寂静中/轻一声重一声地降落”这是视觉感的放大处理,或语言中夸张与通感并用,唤起了来自内心的灵敏捕捉。无法揣测,写下这首诗的诗人是否意识到他对于电影镜头语言的挪用。当代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对于每个写作者而言,这种影响有时候是不自觉的。而读到最后两行时,我们可以认为,这位诗人是自觉的,因为这两行又回到了诗的表达。

特邀点评:周瓒

  诗人简介
李星: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省作家协会会员。诗歌《返乡记》(组诗)获山东省宣传部、山东省作家协会“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诗歌组优秀奖。先后在《诗选刊》《星星》《绿风》《天津诗人》等全国重要刊物发表诗作。出版诗集《淡远时光》,散文诗集《奔腾的心》。

  专家简介

周瓒:诗人、评论家、译者、编剧。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出版有诗集《松开》《哪吒的另一重生活》《周瓒诗选》,诗歌论著《透过诗歌写作的潜望镜》《挣脱沉默之后》《当代中国诗歌批评史》,译诗集《吃火》等。获第六届东荡子诗歌奖·评论家奖。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登录www.zgshige.com

注册后即可投稿每日好诗

入选可获得稿费五百元

更有机会入选《诗刊》和汉诗英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