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案研究 |​ 天空之城 - 许章伟2016油画新作

 70油画公社 2021-12-28

许章伟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国家二级美术师

中国70油画公社社员

浙江省油画家协会理事

中国意象油画研究会理事

湖州“五个一批”人才

湖州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部  分  新  作


造风景之天空11   

180x150cm  

2016

造风景之天空8  

180x150cm 

2016

造风景之天空7  

180x150cm  

2016

造风景之天空3  

180x150cm  

2016

造风景之天空1   

180x150cm    

2016

造风景之天空4

180x150cm  

2016

造风景之天空5  

180x150cm  

2016

造风景之天空10  

180x150cm  

2016

造风景之天空9  

180x150cm  

2016

造风景之天空6  

180x150cm  

2016

造风景之天空2   

180x150cm    

2016


造风景之天空12   

120x70cm  

2016

现实生活的底色

---观许章伟的城市系列及其它画作
李浔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新一代的艺术家己完全告别和不屑于英雄主义色彩的大众化创作。这一代的艺术家显得格外冷静,明显区别于上个时代的浮躁的、起哄式的群体创作现象。个性化创作已成了他们这一代的共识,对题材的“大” 和“小” 的辨别,在审美的取向,对异化的理解等都有了全新的多样化的表述。60后和70后,在中国是尴尬的一代,这一代人童年的记忆和目前所行进的时间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向。许章伟就是一位70后画家,他的画作所表现出来的是有着前行和回望的二种情绪。
一、城市系列之恢复记忆的情调
许章伟的童年、少年、青年以及目前的生活状态和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时间是同步的,这个时期最醒目的城市化的造城运动,理所当然也成了他一个重要的创作系列。2008年他开始了城市系列的创作。在这个系列中,他所建构情境是恢复记忆。这些画没有浮夸的投机因素,而是有一种人文的意蕴,用他自已的语言描绘出的丰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他的画有潜意识的反体制状态,用现场感来渲染记忆的。在他的笔下,你可以看到城市的原色,这些粗糙的,没有粉饰过的状态。有意识地抑制外溢的情感,减弱主观的形容,还生活本身的原生状态,都在他的笔下有了很好的呈现。以许章伟《大时代》为例。内容丰富,画面凝重,画中的造型有节奏感。在技巧上来看,这画中,他有“熟练” 的线条,並运用了版画的“拓”,色彩上“非连续性”等众多手法,使整幅画面在视觉上形成了反差。这种反差,对观画者来说,有一种特殊的感知变异,也有了不同感觉的交换,甚至会扩大想象空间。画中的叙事风格有脱俗、率性。隐喻着一个粗糙的、快节奏、有各种噪音的快餐式的时代。
当前的中国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社会,越建越高的建筑成为中国崛起最直观的形象。在这样的文化处境下,表达正在高速发展的粗糙的现实生活是非常必要的。画家选择这样的题材,把主体和客体在现实环境中交融起来构建成一个混合体,用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了他和他这一代人对这个社会的感知。对审美来说,视觉和感觉是没有标准的,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为不可重复的视觉感知运动是一种显性结构,这种显性结构与隐性结构的情感结合一起的,相互牵引,相互影响。画家在他的城市系列中,就是将他所有的记忆在融合进这些城市建筑中得到释放,从而也使这种真实生活中表达出他和时代同步的情感,也给予观画者有了现场感和存在感。但他的画不是再现生活,而是绘画与社会现实以及事件之间具有想象性和再创造的关系。
二、水墨情结之“油画中国化”
大约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油画中国化”一直是中国油画界非常响亮的一种声音。许章伟尽管受到了较多的西方绘画的技巧,但他有一种天然的中国传统水墨情结。近年来,他正在走“油画中国化”的探索之路。
学习和领悟水墨精神是他的另一种追求,所以他在形式与内容各方面从中国传统绘画中获取灵感、汲取营养,也创作了一批具有中国意境和中国艺术精神的油画作品。他画了许多有明确针对性的画,在这些佛像和人体画中,可以看到他想达到更为单纯的自我表现。这类画中他试图借鉴中国传统水墨来表达水墨造就的自然的效果韵味。在不打白底的画布上画出水浸的效果,表达情绪感觉,自然的效果韵味,或刻意造成某种西画方法所无法表现的肌理效果。在这些画中,与西方油画的块状、点状堆积的笔法有了区别,吸收了中国画中的墨的浓淡干湿的笔法,表现了有意境的情境。
许章伟是一个有自己绘画语言的画家,他的城市系列中的建筑和佛像的画中都具有复式的结构,数字、符号的运用和版画拓印技术的运用,使他的画中有了更为丰富的肌理和视觉的表现力。从总体上来看,许章伟不是一个“原始绘画”的画家,在他的画中,无论是对自然还是幻想的描绘,他不是一个写实主义者。他关心线条和色彩的隐喻作用,更关心用内情感的渲染。他的画表达了“冷” 和“静”, 也许“冷” 和“静” 就是他的绘画语言。



作品收藏

中国美术馆、上海世博会组委会、16届亚运会组委会、东盟青年艺术创作大赛组委会、鄂尔多斯人民政府、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北京虹湾艺术馆、北京上苑艺术馆、北京大河湾艺术馆、上海大东方艺术中心、上海明圆文化艺术中心、上海索美画廊、上海富大画廊、杭州山海星云画廊、解放军后工学院、湖州大剧院、德清图书馆、太子湾主题酒店,苏州灵岩寺 ,法国等。作品多次参加大型拍卖,被个人机构等收藏。


作品发表

《美术》、《美术观察》、《装饰》、《江苏画刊》、《创作与评论》《美术报》、《中国收藏》、《艺术界》、《美术天地》、《艺术与投资》、《艺术市场》、《浙江理财》、《美术文献》、《浙江艺市》、《艺术财富》、《道邦艺术》、《美术导读》、《上海家居》、《美术档案》、《城市漫步》、《禅艺生活》、《摄影世界》、《摄影之友》、《山东文学》、《齐鲁儿女》、《山花》、等




社员(按年龄排序)

李谟中  胡  强  黄润生  李哲坤  孟新宇

李  猛  黄胜贤  李晓伟  郝雪鹏  张振江

 李洪震  许章伟  梁智龙  汪鹏飞  张春华  

陈光龙  李永光  孙昌武  余尚红  王永昌

沈   磊  沈水明  靳其涛  宋   冲  辛建伟



70油画公社公众文章设有

【公社动态】【社员动态】【个案研究】

【学术理论研究】等栏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