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发现——现代农家院布局在汉代基本定型

 gudian386 2021-12-28

原标题: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发现——(引题)

现代农家院布局在汉代基本定型(主题)

辽宁日报记者 商越 文并摄

提要

辽阳在汉代称襄平,是辽东郡治所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辽阳三道壕发现大型西汉村落遗址。研究认为,在西汉晚期,北方和南方农村在宅院布局、吉语文字瓦当、水井修造、道路建设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体现出汉朝大一统国家政令畅通,形成统一的文化面貌,从中可以看出,现代农村院落布局在汉代基本定型。

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发现——现代农家院布局在汉代基本定型

辽阳博物馆展出的三道壕遗址复原模型图。

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发现——现代农家院布局在汉代基本定型

河卵石路

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发现——现代农家院布局在汉代基本定型

陶管井

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发现——现代农家院布局在汉代基本定型

“千秋万岁”吉语文字瓦当

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发现——现代农家院布局在汉代基本定型

绳纹灰色砖

2000年前的汉代农家院

1955年,考古工作者在辽阳市三道壕发现大型西汉村落遗址,再现了2000年前汉代农村的生产生活情况。日前,记者在辽阳博物馆副馆长张君弘的引领下,踏访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如今这里建起了高楼,中间还保留有大片空地。

原辽阳博物馆副馆长、今年91岁的邹宝库是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的发现者和发掘者。他告诉记者,三道壕遗址距辽阳老城北5里,占地约1平方公里,已发掘了1万多平方米,发现居住址6户、水井11眼、烧砖窑址7座、铺卵石道路2段。专家认定,该遗址年代大约是公元前200年到公元25年之间,集中反映了西汉时期辽东郡治襄平乃至辽东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曾亲历考古发掘的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冯永谦,对当年考古现场记忆犹新:“这片遗址上,散居着6户农家宅院,每户宅院占地面积约260至660平方米,各宅院间的距离,近的有15米,远的有30多米。6户宅院都是独开门户,院门大都开向南或稍偏东、西开门。房屋以木柱土墙为主,也有的用大石块做柱脚,或用石砌墙基,屋顶用瓦或草铺盖。”

居址一般由房屋、炉灶、水井、厕所、畜栏等组成,房内出土有成套的铁农具和车马具,多数宅院在厕所旁设有猪圈或牛栏、马厩。

记者了解到,除辽阳外,经陆续考古发掘的汉代村落遗址还有河南安阳市内黄县三杨庄、河南遂平县小寨、江苏高邮市邵家沟等。其中,2003年发现的三杨庄遗址范围较大,共发现十余处宅院遗存,有明显的院落遗迹。

主持三杨庄遗址发掘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告诉记者,考察国内已发现的多处汉代农村民居,大多分布较为分散,呈现出住房“院落化”特点,封闭式宅院的朝向一致、布局相似、功能完善。这些宅院均坐北向南,大门朝向西南,这说明汉代人已经总结出居址建造的经验,房屋朝阳开门和开窗成为最佳选择。此外,汉代普通民居从整体上看,平面呈长方形,宅院由主房、厢房或厨房、院墙、水井、厕所等组成,家庭日常居住生活功能设施基本齐备。

汉代院落的面积大小区别不大,大多数布局相似。《汉书·晁错传》载:“(院落)先为筑室,家有一堂二内,门户之闭”。《论衡·别通》中记载,富人和穷人都“以一丈之地为内”。这种普通宅院居住的方式,在此后的2000年历史发展中没有大的改变,与现代农家院几无区别。

三道壕农民有副业——烧砖

三道壕遗址中出土的生产工具中,以农具最多,绝大多数都是铁制品,有锄、镰、刀、铧、铲、凿、臿等,说明村里人以农耕生活为主。令人惊奇的是,这里出土了7座砖窑,都是半地下的方形窑。窑室高约3米,宽3米。窑门前置有一个椭圆形柴场,有的柴场旁保存着砖垛、石堆。“七座砖窑集中分布在第二号居住址周围,说明二号居住址与砖窑手工业关系最为密切。”刘海旺说。

有专业人士根据出土砖块体积估计,这里每窑每次烧砖坯1800块左右,每月可烧四五次,生产能力不大。烧出的砖为长方形,灰色带有绳纹,和辽阳地区发现的一般汉墓上常见的灰色绳纹砖大致相同。

“由此可见,当地农户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砖窑手工业为辅的生活方式。”冯永谦说,但是在三道壕遗址中没有发现专为窑工们起居生活安排的建筑遗址,表明当时的窑业是村里人经营的,窑工可能就由农家成员担任。即使有少数雇用的帮工,可能也只是寄宿在窑主家,自做自烧的可能性大一些,反映出当时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的生活状况。

“6户农家竟拥有水井11眼。有的一家两井,有的一家三井,可见除了饮食生活用水,还有大量的生产用水,证实农民以烧砖为副业。”冯永谦认为,砖窑用水较多,每户住家旁可能有菜园,汲水灌田都很方便。

水井的设计十分巧妙,有陶管井和土窖井两种,其中有4眼为陶管井,是由一节一节的陶管从地面到井底接筑而成,直径在90厘米左右,井深约4米至6米,多用18节至20节陶管连接,管外填以砾石和沙土。冯永谦说,陶管井的好处是建筑科学,挖好圆坑,往里一套,简单省事,造价低廉,相比木井、砖石砌井更清洁、干净、耐用。

“水井是汉代民居中标志性的设施,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刘海旺介绍,在其他汉代村落遗址中均发现水井遗存。这些水井一般位于宅院外的大门前,一户一井是汉代农家宅院的一个重要特征。三杨庄遗址中常见的用砖错缝侧立横砌的砌井方法,在三道壕遗址中也有发现。

主路为七米宽的铺石大道

三道壕遗址还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就是村落与外界相连的是一条宽阔的全用河卵石铺就的“大马路”,分为长166米的主线和长24米的支线两段,路面宽约7米。邹宝库告诉记者,这样高等级的宽阔大道在世界各地同时期非常少见,是东北目前发现的最早铺石大道。再看铺的河卵石,大小不等,根据路基不同,有的铺三层有的铺四层,路面中间稍高,两边很整齐。支线由主线的转折处向北伸展。

冯永谦分析,这些河卵石应该是就近从太子河边运过来的,起到“硬地面”的作用,非常干净整洁。

考古人员还发现,路面上留有明显两排并列的大车辙痕,应属于两个方向对开,可以想象,当时在这条畅行无阻的大马路上,往来的车马人流各走一边,繁华热闹。两条车辙的距离宽度约为1.14米,比现在的大车辙稍窄,而辙印最深处为16厘米,是车辆多次反复碾压而成,说明当时车辆载重能力不小。再结合农家居住址来看,村里绝大多数人家都有牲畜栏,遗址还出土不少车器和牛马骨头,说明这些农户均养车、养牲畜,恰似今天有房有车族,生活质量蛮高,这里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同样是西汉村落,考古人员在河南三杨庄发现了更发达的道路交通网:一共7条道路可分为三级:贯通东西的主干道1条,宽度约20米,长度超过2000米;东西和南北次主干道3条,路宽约8米;宅院通往主干道的小路3条,宽约3米。

“这些村庄的道路,显然是在人们定居前经过规划设计的,道路成网,宽窄不同,主次干道区别明显,还有通往各家宅院的专用小道。”刘海旺认为,汉代实行的是郡、县、乡、里的行政治理架构,特别是乡里制度,是国家控制基层民众较为严密的有效管理制度,与编户齐民制度并行。综合考察三道壕、三杨庄等汉代村落遗址,都明确显示了先期规划和统一管理的迹象。南北地域相似的做法,显示出西汉时期大一统国家已经形成统一的文化面貌。

手记:

吉语文字瓦当 源于长安皇宫

辽宁日报记者 商越

瓦当,是古代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最前端的遮挡,有装饰美化和庇护作用,上面常刻有文字和图案。考古发现,汉代文字瓦当的内容,以吉语文字使用最为普遍,如“长乐未央”“与天无极”“千秋万岁”“延年益寿”等字样,有的瓦当上标明宫殿、官署、建筑、姓氏等,在西汉中晚期南北方大量使用。

河南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告诉记者,在全国范围内,以汉长安城内外皇家宫殿、离宫、陵寝及中央官署、机构对吉语文字瓦当的使用最多、最集中,也最具代表性,内容立意也最高远,开全国使用吉语文字瓦当风气之先,被全国其他地方模仿。如“长乐未央”“长生未央”等内容,其最早出现可能与未央宫及长乐宫有关,既代表了宫名,又增加了宫名的吉祥意蕴。而地方诸侯国及地方城邑对吉语文字瓦当的使用,来源于对国都长安的模仿,使用的数量较少,多集中在“千秋万岁”等内容。还有一种情况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富裕阶层使用这类瓦当,如三杨庄遗址出土的瓦当,表明当时社会对使用“万岁”这一后代普通民众禁用的词语还没有明确限制。

三道壕遗址出土的吉语文字瓦当仅有2枚。冯永谦解释,该瓦当大而沉,需要粗大梁木支撑,一般住户建不了这样豪华的房屋,而且三道壕遗址发现的瓦当数量很少,因此,吉语文字瓦当应是当地窑场为辽东郡治襄平官府烧造的,产品都卖到了襄平城,故此,村里很少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