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谢读者来信,致敬大连最爱,致敬青岛鲁海

 海南丢的大连街 2021-12-28

感谢这位读者朋友收藏了海南丢2012年至2021年出版的全部作品。

谨以《岁月大连》致敬大连。

致敬人生唯一榜样已故的青岛鲁海先生。


很遗憾,120座老房子只出版了海南丢大连老房子系列三分之一不到,但它也是目前故事挖掘最准确、最全面的。

这本书从创作到出版历时3年,手改8稿,期间经历了种种故事。

用感恩的心,记录大连之美

大连,是我家族五代人生活了100多年的温柔乡土,作为海南丢移民的后人,我对大连忠诚如槐,有责任记录下它的美好。大连有着与众不同的乡土文化,文化是一种历史传承,自信是一种文化信仰。毛泽东主席说:“读历史是智慧的事。”刘少奇主席说:“历史里面也有普遍真理。”历史中不但有大连的昨天,还能看到大连的明天,应该让我们的历史照亮未来。

我在大连走过了半生,经历了种种难忘的美好,愈来愈难以割舍对它的爱。爱,与生俱来,便想把这份刻在骨子里的爱化作文字,辑成书,致敬回不去的青春,致敬永生永世的家乡。

许多事情都是因缘使然。2018年10月,我接到了张波老师的电话,承担了《岁月大连》的写作任务。在此之前,我已经完成了对大连120多个老房子重新考证并书写的初稿,约40万字。因为题材不同,篇幅有限,从中选取了30多个较为经典的老房子,并重新探访了大连汉墓博物馆、复州城、青堆子妈祖庙及大连各大公园,重新整合成新作《岁月大连》。实地考察中,有画图、有摄影、有文字记录,也有思考。然后2018年写到了2020年,也改到了2021年,整整经历了三年时间,利用一个个夜深人静的漫漫长夜,八易书稿。尤其是2020年初疫情防控期,我不受干扰,心怀感恩,每都沉浸在改稿的快乐中。因为文化而忠诚,因为信仰而无畏。

老街,作为一座城市的独家记忆,既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灵魂,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所以,我在2009年至2019年的10年时间里创作了《记忆大连老街》《记忆大连老街(续)》和《时间中的大连》。《岁月大连》作为大连首部文旅丛书的一册,它的表现手法不同于上述作品,完全颠覆了个人所能把控的写作风格。改变写作风格就是改革,也是与时俱进。为此,在很短时间里买来《走进巴黎老房子》《伦敦传》《上海老房子的故事》《老成都》《老上海》《老香港》《老武汉》《老广州》《老天津》《老西安》《老南京》《老苏州》《老杭州》《老扬州》《老北京》等大量书籍阅读、充电,开阔视野,博取百家,学习并掌握新的写作方法、表现形式。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读了多少本书。有些书非常专业,如什么是多立克柱,什么是巴洛克建筑风格,等等。总之,你不但学会了描述某一个老房子的特色,也掌握了讲解它的方法。阅读和学习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不断地超越自己,尽可能接近完美地完成对大连的理解,对大连老房子的诠释,用感恩的心,把对大连的爱,将大连的文化内涵和大连之美呈现给读者。

时间带不走的老街,如一部厚重的乡土志,承载着大连不老的烟火。时间带不走的老房子,像一本翻开了就再也合不上的书,讲述着所在地域优秀、厚重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老房子是大连弥足珍贵的文化财产。所以,我又重走大连,与一个个老房子对话,重温自己年少时的记忆,如大连港,如大连火车站,如大连饭店,如大连宾馆。在这样的对话中,我对大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还与一个又一个历史见证人进行对话,如杨开慧的外甥女伏明达老人,如吕振羽之子吕坚,把一个又一个珍贵的历史细节尽可能真实地重新送回老房子里。人是老房子的烟火,也是老房子的灵与魂我更要与一本一本书籍对话,如《康有为全集》,如《梁启超年谱》,如《胡适日记》,等等。在1500多本书籍里,在一本又一本破旧潦草的笔记里,寻找并提炼出大连文史尚未记录、尘封百年的文化记忆。书籍里有不灭的灯光,写作中有流淌的乡愁。写《岁月大连》,改《岁月大连》也是美好的事,因为它记录了大连之美。

在我心中,大连亦是美丽乡愁。乡愁是最温柔和最美的风景。若说大连最美的风景,应是一个个大连人。齐风辽俗,文化交融。大连人朴实无华,大连人忠厚仁义,大连人勇敢实干,大连人亦甘于奉献。《岁月大连》就饱含了许多老大连人和新大连人的无私奉献,如已故王忠福老师为它创作了精美的封面和插图,摄影师汪正权、刘桐博为它拍摄照片,刘建辉提供复州城资料,邵丁提供历史照片,贺兴基老人提供老照片……还有许多老人带着我探访一座座老房子,为我讲解老房子的故事。

百年如诗,弹指挥间。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岁月大连》如约出版。这是我守候美丽的大连17年间6部作品,也是我一生最重最重的一部作品。感激感恩,一位收藏《记忆大连老街》《记忆大连老街(续)》和《时间中的大连》的读者,刚刚在新华书店购买了两本《岁月大连》,邮寄给我希望签名。我在书的扉页上写了自己的座右铭: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历经三年的《岁月大连》也是我的一部诚意之作,相信它能经得起时间的验证。没有人能阻止改变,唯有记忆永恒。未来,我会坚守感恩之心,继续守候大连。谨以这部作品致敬我一生的学习榜样青岛已故作家鲁海先生,深深感谢、感激多年来给予无私帮助的每一位老师朋友。感恩美丽的大连。变化的只是时间,不变的永远是一个大连人最真最真的初心。

海南丢解读大连系列

2012年9月,品读大连第一季《记忆大连老街》

2015年2月,品读大连第四季《记忆大连老街(续)》

2019年9月,《青泥印记——时间中的大连》

2020年1月,大连文化系列《街巷寻遗——大连老街》

2020年12月,甘井子文化通览《乡井味甘》

2021年8月,文旅丛书“情韵大连”《岁月大连》

2021年12月,甘井子文化通览《山水甘井子》(合著)

2021年12月,《庄河风土记》(合著)


感谢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