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层次越高,越懂得富养自己

 泰荣林黑皮 2021-12-28

谁都希望自己家庭幸福,事业成功,拥有一个开挂的人生。

往往事与愿违,功不成名不就,生活过成一地鸡毛。

但从不找自身原因,怨天忧人,悲叹现实不公是常态。

俗话说: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凡事都有因果。

纵观那些有所成就的人,都能潜心修行,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决定成败。一个人如果懂得富养自己,做到谨言、通透、善良,走的将是上坡路,会越过越好。

在《红楼梦》中,有三个人物让我们明白了这一道理。

图片

1

富养嘴,人生才能聚富

“喝惯了的水,说惯了的嘴。”嘴不把门,不但惹是生非,甚至会危及生命。

北朝时期贺若敦因为多言,招来杀身之祸,临死前,将自己的舌头刺出血,告诚儿子贺若弼一定要谨言慎行。

出言有尺,掌握分寸,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修行。

把握的好,不仅让周围的人认可,也会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人脉不错,运气也不差。

《红楼梦》里就有一位懂得说话艺术的专家,她就是生在“珍珠如土金如铁”之家的薛宝钗。

在人际关系复杂的荣国府里,薛宝钗对话语权拿捏到位,得到贾母赏识,众人喜爱。

贾母为宝钗办置15岁生日宴会,贾母问她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

她说自己“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

她深知这是贾母的喜好,客随主便,点了几样贾母爱吃的食物,又点了热闹喜庆的《西游记》《鲁智深醉闹五台山》,贾母果真喜欢。

宝玉对戏不满,宝钗柔声细语地向宝玉解释,并吟诵了《寄生草》,叩击了宝玉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心灵,让宝玉喜的拍膝摇头,称赏不已。

有人说她在揣摩,讨好贾母,巴结领导,倒不如说她善解人意,找到一个平衡点,简单几句话,让众人满心欢喜,何乐而不为呢?

图片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站在对方的立场说话,让人舒服,如沐春风。

而有些人只顾自己痛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伤害别人,还自称心直口快。

散会时,凤姐说唱戏的小旦像一个人。

宝钗心里明白,只是一笑不肯说,以免引起黛玉的多心。

史湘云却口不择言的喊了出来,黛玉的自尊受到伤害,转身离开。

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我们要懂得:

知人不必言尽,是雅量;责人不用污言,是素质。

有一回,宝玉嘲笑宝钗胖,体似杨贵妃。宝钗脸一红,怒气顿生,并未发火。

她调整了一下情绪,开始反击:

“我倒像杨贵妃,只是没有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杨国忠的。”

借机把宝玉刺了一下。

恰当好处的语言,不仅维护了尊严,还让对方知错而心存惭愧,这就是会说的魅力。

但是,闭嘴有时比会说更有威力,是智慧的结晶。

宝玉挨打后,宝钗被哥哥薛蟠气得哭了一夜。第二天让黛玉撞见,黛玉误以为宝钗为宝玉而哭。

挖苦道:

“姐姐也自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眼泪,也医不好棒疮。”

宝钗明知黛玉刻薄她,不解释,不理会。细节处足以看出一个人的涵养,风度与水平。

《增广贤文》中说: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话不在多,点到为止;不关己的事,不说为佳。

会说,是一种能力,闭嘴,是一种智慧。人这辈子,用两年学说话,却要用一生学闭嘴。

图片

2

富养心胸,人生才能通透自在

谨言慎行,不随波逐流,有所为,有所不为。

淡看名利得失,宁静做自我,从容过生活。

就像宫崎骏的动画中所呈现的,岁月永远年轻,我们永远保持快乐,是最好的样子。

《红楼梦》中的贾母,无惧岁月流逝,用阅历与从容,感悟生命的厚重,活得通透,让自己优雅的老去。

贾母出嫁前为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她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凭着精明能干,坐稳了贾家最高领导者的位置。

身处最高位的贾母,不像王夫人冷漠,邢夫人庸俗低级,王熙凤阴毒刻薄。

而是一位惜老怜贫、雍容宽厚、风趣幽默的慈祥“老祖母”。

面对来贾府打秋风的刘姥姥,欢喜异常的说道:“老亲家好。”“我正想找个老人说说话,这可是缘分到了。”

刘姥姥赶紧赔笑请安,口中说:“请老寿星安。”

贾母也欠身问好,又让周瑞家的搬凳子给刘姥姥坐。

这一小小的举动,体现的是骨子里的教养与善良,是真正的优雅。

图片

她对刘姥姥是真心实意的好,是生而为人对别人的尊重与关爱,是对最底层劳苦人民的体恤。

蒋勋在《舍得,舍不得》一书中写:

“柔软是智慧,有柔软就有包容,有柔软就有慈悲。”

凡事想到自己,是本能;把别人放在心上,是慈悲。

在清虚观,凤姐打了小道士,贾母心疼地说:

“小门小户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那里见的这个势派。倘或唬着他,倒怪可怜的,他老子娘岂不疼得慌?”

宝钗过生日时,叫人拿果子与小演员吃,并赏钱两串。元宵之夜,有意暂时停演,让小演员们吃些热汤热菜,然后再唱。

贾母不仅宽厚,还热爱生活,源于她有趣的灵魂。

大雪过后,宝琴和丫鬟抱着一瓶红梅在雪地上行走。贾母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韵味,笑着说:

“眼前的这幅景,不就是她屋里的那幅《雪艳图》吗?”

她眼里有画,有风景;心里有诗,有阳光;耳里有歌,有情怀。80多岁的老太太,活成了个孩子。

天天和孙辈们一起吃喝玩闹,积极参与孩子们游戏性的活动。

且说四世同堂猜谜活动,贾母几次催贾政离席,让孩子们无拘无束的耍乐。

贾政走后,贾母便道:“你们可自在乐一乐罢。”

一言未了,宝玉如同开了锁的猴子一般,顿时欢笑声充满整个空间。

图片

在复杂的社会中,若能简单生活,并保留一颗童心,平淡看待一切,遇见黑暗,仍信仰光明。

在大厦将倾的重压下,贾母仍谈笑风生,带领众人享受风雨来袭前的平静,境界之高深,使人惊叹。

贾母如果没有一颗通透有趣的灵魂,就不会活得尊贵,活出个福寿双全的圆满结局。

作家木心说过:

“真正的成熟是经历过太多事情之后,可以将自己的心与世俗剥离开来。”

通透是看惯了繁华背后的苍凉,明白花无百日红,故能体察他人的不易,看清生活的本质,以玲珑心对待生活。

3

富养善念,人生才能赢良缘

很多人一辈子都在计较得失,惦念仇恨。

只有活得通透的人才明白,记或不记不能改变什么,唯有选择善良可以让自己的心身得到自由。

在美人如云的贾府,有一位出身卑微,聪明,美丽,能干的丫头,可以说是《红楼梦》里最善良的人。

她就是王熙凤的陪房丫头,贾琏的通房,王熙凤的得力助手,掌握实权的平儿。

图片

她不仗势欺人,以权压人,反而宽容体谅他人,同情弱小,用行动温暖许多人。

穿着寒酸的刘姥姥第一次来贾府,周瑞家的引见给王熙凤时却遇见了平儿,她很客气:“叫他们进屋里来坐吧,在这等着。”

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因为贾母的善待,临走时,众人跟风送物。

平儿也送给刘姥姥几件衣服,两块包头,一包绒线。这些东西虽没王熙凤送的值钱,但话很暖人心:

“衣裳虽是旧的,我也没大穿,你要嫌弃,我就不敢说了。”

尊重他人,是最高级的善良,善待他人,是灵魂的高贵。

贾琏在外面偷娶了尤二姐,平儿听说后告诉了王熙凤。

尤二姐被王熙凤弄进荣国府,善待几日,开始虐待,平儿为此后悔不已。

平儿背着王熙凤,对尤二姐格外照顾,时常拿些好吃的送去。

尤二姐一死,平儿偷出二百两碎银子给贾琏,为尤二姐治丧。

这对于尤二姐还有贾琏都是一个安慰,她因此而成为贾琏的知心人。

对于贫苦出身的平儿,更能理解下人的悲苦,背后里经常施恩给下人。

怡红院的芳官倚仗着宝玉的宠爱,不知天高地厚的要把好友柳五儿介绍进怡红院工作。

还把玫瑰露随手送给柳五儿,用茉莉粉代蔷薇硝扔给贾环。

导致赵姨娘打上门来,引发群殴事件,柳五儿和柳嫂子被关押。

此刻,王熙凤生病,平儿圆满处理此事,不仅顾及了探春的体面,又避免彩霞、芳官等下人受惩罚。

图片

处理完后,凤姐要把太太屋里的丫头叫来,让她们垫着磁瓦子跪在太阳地下,茶饭也别给吃。

平儿劝道:

“何苦来操这心,得放手时须放手,什么大不了的事,乐得不施恩呢?”

这才使柳家母女免去一场灾难。

正如小厮兴儿对平儿的公正评价:

“为人很好,虽然和奶奶一气,她倒背着奶奶常做些好事。我们有了不是,奶奶是容不过的,只求求她去就完了。”

兴儿的话,代表贾府下人对平儿的认可和赞扬。

她有色有才有德,帮助别人不求回报,没有利益的牵绊与束缚,能顾及别人的感受,周全他人的心态,替别人着想,是真正的善良。

善良是骨子里的一种高贵,无论处在何种环境下,愿我们每个人心怀善念,使自己活成一个灵魂高贵的人。

4

富养自己,人生方得圆满

人在世上只活一次,我们要活的有模有样,即使不成名,不成功,也要活出精彩。

那就尽力做到谨言,积口福,少争端。

不会说的少说,不该说的闭嘴。千万不可图一时口快,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看淡一切,不争不抢,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每天有个好心情,自然风清日朗。

人生短短几个秋,不论是功成名就,还是平平淡淡,都要在岁月里修得一份平常心和慈悲善良。



作者:王渤,自由撰稿人,传递正能量,书写亮丽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