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诗歌网 · 诗歌周刊” 第三期

 AI研究院 2021-12-28

图片

栏目说明

本栏目每期推荐诗作15件左右(排序不分先后),并邀专家进行综述点评。受邀专家独立撰写评语,最大程度体现专业的审美标准。

由于轮值编辑每日审稿量大及其它原因,可能致使漏选部分优秀诗作,望不要受影响,继续投稿支持。作品由中国诗歌网编辑部在保证个人审美的基础上,集体协商推荐。


坐标里的峨眉山 | 阿依河

完全可以忽略,大地上小小的凸起
一动不动的沉默

流水未作停留;道路也未曾转身
高铁呼啸着,来了又走了

如你所愿。坐标里的峨眉山
花开了,秋叶红了,现在白雪覆盖山头

如镜。如鉴。总有星光在山顶闪耀
总有一盏灯,传递出钟声般的呼唤

冬天,你是唯一的人间 康承佳


雪在大地一落再落
不知疲倦地描述着单一的白
腊月,多么适合怀旧
值得回忆一次次在清晨赶来

窗外炊烟变低了,因为风的缘故
弥散的姿态像极了一种情绪
早起的麻雀和晚睡的孤星一起
不厌其烦地把冬天讲了很多遍

雪地里有谁的脚印,隐隐约约
深深浅浅。冬天仿佛更深了
万物消歇,都拥有了沉静的归处
只有你,是我唯一的人间


图片

麦田 铄城

这片即将收获的麦田
比天小
比那装着月亮的水湾大

丰收后
我把麦子分成三份

一份用来纪念海子
一份做成馒头,作为汗水的标本
一份只要麦秆
用它修缮乡下的老屋

莲生谈 进勤

高中历史书里,希腊神话中
人类的雏形,因无法久持于黄金时代
衰老,厮杀,亵渎,再被掌控的手
抹平,回到种籽苏醒前的形态

我想到花架上,因徒长
被犁除的多肉,留下了须根
如同物欲中的一次次堕落

而宙斯一怒再怒,像晚年孤独的老头
患上痴呆,在奥利匹斯山上
创世,又肆意的播撒厄运

于是我也偶尔生出悔意,偶尔
将一些绿植,置于阳台月余
任琐事缠绕,任雷鸣再次缩回种壳

《伊利亚特》记载,混沌的战神沉睡了
等到文明开花的节点,便能散尽
耗完余生的雾霾

而我惧怕蜕变的痛,一颗
无法出芽的莲子,终究
难以书写,仙化了的诗意与高洁

星空下 木头说话

一粒夜露有沉默的光亮
它让一片草叶的忧郁,没那么辽阔

河水穿过一个小地名,土地神在打盹
风中有甜的气息向时光报平安

请站在芭蕉树下慢慢习惯知了的腔调
它用发音器溅落的火星倾慕少年梦

有人睡去,有人醒来。檐边的树影
如一卷遗世的无字之经

星空下,与我想法相同的人不知踪迹
我们掌握穹顶闪耀者的纯粹与神秘

图片

 落日  池州阿成

我们坐在快速行驶的车里
落日带着液体的光亮,缓缓下沉——

只有一个相交的点,疾驰中就要融入
淡蓝的雾霭包裹着
层层山峦,以及
山峦衬托的村落和田畈……

那个点很快消失——我们和落日
不是同一个方向——落日将成为明天的
光芒,我们只是从北向南
到达一座与圣贤有关的城镇

去大明寺 绿蘅

去大明寺的路上,一朵野菊
把我认出,跟我谈论
秋天,我和石径一样不善言辞
清晨的薄霜,落落寡欢

与几片落叶擦肩而过
我们不是错过了时间
就是错过了空间
野柿子熬红的眼睛
可以看见风的皱纹
每一道皱纹都像生死轮回

树林间,一只小兽
一闪而遁,身怀秋天的敏捷
或许,也和我一样盲目
我尚未想清楚
去大明寺做什么,梅花
在秋阳中紧抱寂寥而眠

独坐诗 | 圻子

一块石头在武夷山上独坐
它石头不像石头,却像
从森林里跑出来的巨兽
天地间有很多事物都是相通的
天上的星宿,悬崖上的树
都可以这样坐着,静默
掩盖孤寂,坐着却不心生期待
如果心灵不再有什么降落
武夷山只接纳一段
空无,人也可以这样坐着

图片

白鹭 |  行龙

一只白鹭在河面上
扭动脖子,梳理着羽毛
偶尔还会扬起翅膀
扇一扇,再放下
河面上就一只白鹭
它荡出的涟漪
把自己的影子弄得弯弯曲曲

深秋了,人工河蓄满水
河水清澈,河水
一直静静地流着
但只闻水声,却看不见
水向东流的样子
是那只白鹭搅动秋水
细碎密集的提示
通透了已过往的雨季

另外的月亮 小西

月全食的夜晚
因为雷电和雨
我获得了另外的月亮
它不在天上
却沾满新鲜的泥土坐下来。

作为一个人和一个物的对应
很庆幸我们只隔着茶几
而非天地之间,那么遥远的距离
来谈古论今。

但随之又觉得遗憾
在黑夜里,我们都很黯淡
并没有发出传说中的光芒

图片

诗三首 | 包尘

瀑布

看着很壮观吧!
它是无路可走
才不得不
往下跳


大善

一只蚂蚁
把储藏了一辈子的口粮
搬出洞外
喂一头
前来要饭的大象


牛肉干

即便只吃了
一小块儿
也是一整头牛
不在了

途中 欧阳红苇

需要一段旅途,证明万物并非永恒
需要一场暴雨,终结即将干涸的夏天

树木在飞,我是孤独的远行者
云朵在飞,他们是我失去的伴侣

离开太久了,很多事物都让我留恋
有时是泥土,有时是星辰

有时是你送我离开时
轻轻关门的咿呀声

图片

 诗歌综评 


用诗歌与自然对话

杨碧薇

“花开了,秋叶红了,现在白雪覆盖山头”(《坐标里的峨眉山》)。《诗歌周刊》第3期的诗,几乎都包含着自然元素;诗人们在不同的地方,用各自的心境与自然对话,而汉语新诗也因此展现出不同侧面的对话性。
《莲生谈》中,诗人由希腊神话想到人类的特点,“偶尔生出悔意”,“将一些绿植,置于阳台月余”。在这里,植物不只是人类的对照物,还是一枚叙述的道具,借由它,诗歌往前推进。同样具有对话动态感的,是《白鹭》《落日》和《去大明寺》。《莲生谈》写的是植物,《白鹭》则写动物。“它荡出的涟漪/把自己的影子弄得弯弯曲曲”,是眼前之景;诗尾处“是那只白鹭搅动秋水/细碎密集的提示/通透了已过往的雨季”是虚实结合之景,这个结尾从空间滑向时间,经此在抵达记忆,具有较为精彩的表现力。《落日》一诗中,落日是一个动态的参照物,它在运动,人的身体和思绪也在运动。人与自然的对话关系蕴藏在双向的运动里:“落日将成为明天的/光芒,我们只是从北向南/到达一座与圣贤有关的城镇。”《去大明寺》一诗,更加直接地点明了人与自然的对话关系,有意思的是,对话的发起方由人转向了物:“一朵野菊/把我认出,跟我谈论。”视角转化的背后,是另一种世界观:植物亦有人格,与人平等。
另有一种较为安静的对话。《独坐诗》中,石头在武夷山上独坐,诗人由此想到“天地间有很多事物都是相通的/天上的星宿,悬崖上的树/都可以这样坐着”。到此还不够,结尾还由石及人,从空无想到“人也可以这样坐着”。至此,自然、人、意义成为彼此联结的整体。《星空下》以夜色为背景,写到夜露、草叶、河水、芭蕉树等自然物,有了这些铺垫,最后的“我们掌握穹顶闪耀者的纯粹与神秘”才更显丰厚结实。另外,“它用发音器溅落的火星倾慕少年梦”等句体现出自觉的语言意识,但精心的造句与全诗的情境尚有进一步融合的空间。《另外的月亮》同样涉及到人与自然(月亮)的对坐/对话关系:“作为一个人和一个物的对应/很庆幸我们只隔着茶几。”在反崇高的诗学理念下,诗人对月亮这一常见的意象进行了解构,诚实而又勇敢地说出“我们都很黯淡/并没有发出传说中的光芒”。
在一些诗人笔下,与自然的对话还有助于意义的提升和诗意的延展。以《麦田》为例,题目让人想到了海子。海子是“麦田”这一意象的再创造者,在海子之后,许多人再沿袭他的路子写麦田,其实都已经无效了。这首诗则索性以“麦田”为题,难免也带着“无效”的危险。但诗人却奇迹般地化险为夷。他干脆挑明,分成三份的麦子“一份用来纪念海子”,毫不掩饰地回应了海子创立的诗学小传统。另外两份分别用来做成馒头、修缮老屋。如此一来,诗歌言说在务实和务虚之间切换,获得了一种更加可靠的品质。另一首《途中》亦写自然之景,诗歌从心境开始,转向视觉表达,最后以听觉结尾,转向与“你”对话。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都浸泡着诗人独特的情绪。“轻轻关门的咿呀声”如行云轻灵,不露斧凿痕迹。总的来说,这期诗歌给我很美好的阅读体验,让我在单调的城市生活中再次领略到自然之美。我相信,在新诗的自然传统的建构中,还会涌现出更多佳作。     
杨碧薇,云南昭通人。文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学术研究涉及文学、摇滚、民谣、电影、摄影、装置等领域。出版作品:诗集《坐在对面的爱情》《下南洋》,散文集《华服》,学术批评集《碧漪或南红:诗与艺术的互阐》。现居北京,任教于鲁迅文学院。
本栏目将不断完善,欢迎留言,提供建设性意见。

图片

编辑:王傲霏,  二审:曼曼, 终审:金石开

喜欢本文,请点在看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