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答

 新用户3579se9f 2021-12-28
朋友发来短信,发问了。

最基本的思想是:你花费你的一生来成为人。你不是生而为人。
这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管理学讲师彼得·圣吉的话。你看得书里里有没有类似的论述?


我也来不及思考,脑海里一片空白,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朋友是将作者的原话用自己的语言和自己理解的方式转述过来,提问我,所以只觉得这句话有问题。应该是朋友没有表述清楚吧。

但我是这样回答他的:应该是生而为人,但这一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朋友发来自己的理解:你生而为人,但你花费一生成为更好的人。

他也可以这样理解,只是成为什么样的人,跟成为更好的人,还是有区别的。

朋友说:你和读雪漠之前的你,显然不是一个人了。

我问他:怎么看出来的?

朋友回答:你的语言呀。你的语言时刻反映着你的内在。

我继续问:有进步吗?

朋友回答:有。一个问句、一句点评,我就知道了。

简单的几个问答,就能看出来我的变化,这就是旁观者清吧。我是当局者迷,很少去感受自己的变化的,因为每天都是该干嘛就干嘛。只有遇到具体的事情了,才会觉出自己身心在发生微妙变化。

我真是奇怪,有时候觉得自己进步确实挺大的,藏不住,腋不住,这时候就会很自信,干啥都精力充沛。

有时候遇到一些事情了,又觉得自己挺无能的,干啥都没底气。或许是随机应变能力差,也跟平时社交比较单一有关吧。

无论哪种情况,都可以用来历练身心。顺境就要保持低调,不沾沾自喜,得意忘形;逆境就极力客服各种难题,努力做到迎难而上,不临阵逃脱。

说到底,还是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好人,遇到了好书。

“这一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不是我说的,是雪师说的。

今早雪师再次强调人一生的第一要事就是方向。这个方向就是人生大的目标,大的追求,大的梦想。

最后用你的成果来说话,而人的“第一成果就是你的立身之本”。你的行为产生了什么样的成果,用你的具体行为来告诉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