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倾囊放送丨一位老宣传压箱底的秘笈:另一种力量③

 京都闻道阁 2021-12-29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文丨曹昱

前接:另一种力量①  ②

宣传上一旦出现一系列重大挫败,有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需要关注:一致性是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

世界上无论什么样的团队,也无论顶层领域如何云遮雾障,人们在分析和判断领导人物或团队所宣扬和追求的真实目的尽管存在很大的难处,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这个团队或领导人物是否做到言行一致,能否把自己所公开讲的宣扬的与实际奉行的保持一致,事业胜利前后、把持了权柄前后,是否保持原则的一致性,是否将过去动员人的口号付诸实践,都是考察和能否赢得支持和信赖的根源。这种一致性也是除了想走向死亡之外的所有团队进行社会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从百年来的社会实践证明,这种一致性也是宣传的基本规律。具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宣传的内容必须具内在的联系性,要注意前后一致,不能出尔反尔,前后矛盾;另一方面,则要求宣传工作的内容和现实密切相连,保持言行上的一致。前者是对宣传内容上的要求,而后者则是对宣传者的明确要求。这里的宣传者是抽象的,并不是指哪一个具体的人,而是整个的团队,即团队所讲的所做的,都必须与宣传的内容相一致。否则,就是言行不一,言而无信。因而,无论是普通的团队成员还是团队内的各级干部,从根本上讲都是宣传者,都是在用自己的言行,为团队所宜扬的思想和精神进行最具体的诠释。

从哲学的角度来认识,宣传要求一致性的规律,其深刻的内涵是言行一致或知行统一。我国古代先贤向来将“心口不一”“口是心非”视为“小人”。《礼记·杂记》中说:“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孔子强调:“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孔子家语·颜回》中则以“行言”和“舌言”作为君子与小人的分野,指出:“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周恩来总理题词概括雷锋精神的基本内容就包括:“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真理的力量,是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力量。一个自始至终标明是追求真理的团队,因而所宣扬的和引导民众前进的应当是真理的声音。人格的力量,是言行一致、严以律己、以身作则的力量;团队一再标明应该是整个族群最优秀的代表,那么就应当拿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团队确实具有先进性。只有把这两者联系起来,对应起来,保持从里到外的一致性,那么说出来的话才具有实际的意义,才不会被划入欺骗、愚弄人的低劣的团队范围。

团队组成之始,所宣扬的天下为公的主张、实现的公与众人的目标,实践做的事情,始终应该是一致的。实践所作,便是宣扬之主张。只是这种宣传,必须和当时各阶段实行的策略区别开来。但是,有时并不是人家不愿听大道理,而是对有些宣传者本身不按所宣扬主张和目标去做不服气。一个人在台上讲的是豪情万丈的如何大公天下,台下搞的却是乌烟瘴气的都是私利;对别人讲的是大公无私、先公后私,自己却是享受在前、吃苦在后,这哪能不影响所宣传的道理的说服力?关乎于众的主张,不只影响思想,更是社会的一种推动力,因而它必须表现于每个人的实践。言行一致是其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言行不一就会削弱其宣传的效果,否则,就在那旗帜上,去掉那个“公”。

一旦前人的思想在其传人手中蜕化成空洞的形式,也就失去了她科学的革命潜力。

一致性的规律还表现在团队宣传上所保持的连贯性上。这一点,被许多人忽视,经常出现自己手掌自己嘴的问题。今天为了宣传之需要而大肆表扬,恨不能把它抬到天上,明天一样为了宣传之需要,却又把它摔到地上,恨不能再踏上十万只脚。这样的现象在团队宣传发展过程中不在少数。这样的宣传,简直是拿自己的精神信众当猴耍,拿团队的前途命运当儿戏。

如果不是那些无数的纪实影片见证德国那个魔王所受到的狂热欢呼,我们今天无法去相信一个疯子借用蔑视人类的意识形态居然可以产生如此巨大的热情。但是,我们必须客观地评价那个魔王在宣传上所展示的超级才华。我们鄙视着这样一个恶魔的同时,反思着这样一个人所掀起的宣传浪潮。仅忏悔或反省当年那些人群何以陷入恶魔的迷糊汤中,远远是不够的。

民众在追求真理上,并不如社会革命者和思想者那样执着、那样理性,民众追求的真理往往是满足了他们的某种需要,符合了他们某种想法。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拂袖而去,假如谬论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论,凡是能向他们供应幻觉的,也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他们的引领者,凡是让他们幻灭的,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在这样的精神世界里,极容易出现盲从。这也是宣传中如追星族一样的盲从定律。“从众心理”多属“盲从”,是受他人的行为影响使自己独立思维能力降低,自我控制能力减弱,对客观事物不是从实际出发,不是经过自己缜密思考后作出决定,而是“随大流”。

宣传中也存在着一种木桶效应。这种效应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常说的“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团队的形象是众多团队成员形象的综合体,团队每名成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与团队的整体形象密切相关,民众总是把团队成员,特别是团队领袖及干部的所作所为视为观察团队形象的“窗口”。一个团队要想在广大民众中树立起一种良好的形象,需要付出大量的辛苦,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甚至需要许多年的努力,但是如果要想破坏一个团队的形象,几乎可以在一夜之间完成。如果坏了一锅粥的不是一只小小的老鼠,而是一只老虎,那简直可以连锅都被端掉。这种景象让所有的团队成员细细想来都会不寒而栗。

宣传不能繁琐化。我常说,简单的问题搞复杂那是搞理论,而把复杂的问题搞简单,那就是搞宣传。宣传就是要给人一种简洁明快的信息,而不是啰嗦不清的老太婆。比如,团队宣传领域一片混乱的现状,今天一个内容,明天两个内容,许多内容都存在着交叉、重复、繁琐,这怎么能搞宣传?又怎么能讨人爱?我曾把上级规定的宣传教育内容以化零为整的方式,用一个理念如同穿糖葫芦一样穿起来,从根本上体现宣传的简洁明快易于深入的规律,才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耗时费力无用功。

不厌其烦的重复原则已经为许多人所共识,比如,“三人成虎”、谣言千遍即是真理……在各种宣传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重复、重复、再重复。最有效的广告宣传就是以动情简短的词句,日讲夜谈同样的内容。任何事件,不需任何依据,也不理会真假,讲的多讲的好,人们最后终于会毫不质疑地接受它。在宣传的诸多规律中,的确存在着重复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运用需要把握时机和度的衡量,不能滥用,否则,将适得其反。

宣传的时代感则是与其传统中的一致性相互联系着的,既要保持其宣传立场、核心主旨等方面的内在联系性,又要使时代的最新的东西融会贯通,形成内在和外在的内容、形式与时代以紧密的结合。

我总有一种感觉,宣传犹如“造境”。在写作的时候,往往需要做一下前期的铺垫,凝聚一种氛围,把读者拉进作品的角色和环境中,进而使之感同身受。

宣传“造境”的过程,是一个宣传手法变换的过程,可以通过“隐语”的表述与感觉来达到效果,在客观事实面前,由于团队的态度不同,必然地会出现宣传表述上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虽然表达团队的态度,但是只要是依据了客观事实,都应无可非议。

宣传的“造境”是给人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同样,在宣传中,想象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就如同中国的“无字碑”和书画里的“飞白”,能够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形成宣传绵延的张力。

从另外一个方面考虑,这种“造境”,甚至可以给人以神秘莫测的空灵之感。宣传者必须考虑到群众的性格结构和神秘主义的社会效果。比如有些理论家强调宣传的感情,有的则强调宣传的逻辑,在我看来交替使用感情和逻辑才是最好的方法。没有感情,无以动人,无有逻辑,无以服人。

(待续,若有兴趣可以持续关注)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