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卷耳 || 已经消失的行当(四)

 卷小耳 2021-12-29
忽然很想说:能够安安安静静打字,是幸福的。

01
编筐
过去,由于家乡地处九河下潲,盐碱地很多,庄稼从不生长。可是老天爷关上你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盐碱地不能打粮食,却能用碱土熬盐,生长的白荆条、红荆条可以用来编篮子、编筐,或许这就是天无绝人之路的道理吧。

当时背筐有多重要?我为此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来阐述:卷耳 | 你背周个筐头,不行奥?可以说家家有,人人用,必不可少。


筐头好背,却不好编。为此我也特意采访了我们村曾经的生产一小队经编厂厂长邓兆海先生,对编筐这门手艺,再做了一番了解。

背筐的筐寨儿,就是那弯曲到半圆的木棍,最好采用柳树枝,因为柳树枝柔韧,不易断。编筐用的木条前文已经说过用白荆条或者红荆条,这种植物在我的家乡有个小名儿叫“红眼子柳”。刚刚采下来的荆条,可以马上投入使用。如果放置的时间长,枝条发干,则需要扔进水里泡足水分。

编筐起头,用三根荆条交叉,一根压一根循序渐进。难度在最后收尾的时候,三根荆条缠在一起,需要大力弯曲,会用到碌碡帮忙,或者地上立好木桩,使劲别过去。所谓“编筐窝篓,全在收口”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好的编筐师傅,编出来的背筐大小是一致的,筐也周正对称,看上去赏心悦目。蹩脚的师傅编出来的筐歪歪斜斜,虽然不影响使用,但背起这样的筐,怎么看怎么滑稽。

编筐只是一个笼统的叫法,因为背筐使用的最为广泛,其实这些“编师傅”们,还能编很多东西。有土篮,顾名思义,用来装土装粪的器具,装存面积更大一些。有一个小笑话是关于土篮的,有人被问他家是什么成分,他回答说:俺们家使土篮盛粪。

除却背筐和土篮以外,饽饽篮子也是编师傅们编制的比较多的一种编织品。那时候没有水泥硬化地面,也没有如今这么厉害的化学药品生产老鼠药对老鼠斩尽杀绝,老鼠那叫家家为患十分猖獗。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便想出来一个办法,从房顶的木檩上垂下一根带勾的木棍,把饽饽篮子悬空,杜绝了老鼠的非分之想。(或者有人看到这里会担心粮食让老鼠吃去,别忘了还有大瓮那个神器)


此外还有斗、升,都是粮食的计量单位。盖,耩地时拨拉土的一种工具,为的是不让种子露在外面。以及牲口食槽,大水管自行车的高配--大竹筐等等。

编筐是细致活儿,打底儿要选用最粗壮的枝条,每一根都要勒得紧紧的,这样筐才会更加的坚固结实。那时候,你根本不用嘱咐手艺人把活儿做得精细一些,他们对于自己的手艺有一个严格的把控,倘若真的有人怀疑,他们都会涨红了脸,大声地喊一句:那怎么可以?!那不是丢了我们的手艺!!!

然而这些质朴的人们没有想到的是,时光荏苒,岁月沧桑,时代走到了璀璨夺目的今天,那些当时他们非常看重,一辈子都在恪守传承的老手艺,还真的是丢在了岁月的长河中,再也找不回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