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晋风云(九)——西安,遇见

 如诗天地 2021-12-29



一早,我们赶往西安城北客运站,要在那里乘坐公交泾西1号线前往三十多公里外位于泾阳县永乐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


当天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站牌下候车的人排起了长队,一直延伸到了天桥上,等了一个小时才上了车。


坐了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到永乐镇下车,离大地原点所在地的北流村还有好几公里,没有公交,人烟稀少,也没有出租车,只得走过去。


等车一小时,坐车一小时,步行一小时,终于到了大地原点。专程为此而来,只为圆自己走遍祖国东西南北中之梦。已走过最北的漠河,今年走中心的原点和最西的帕米尔高原,再找机会走最东的黑瞎子岛和最南的南海。有人说走过这五点,就象征着走遍了全国。


大地原点是中国的地理中心,是国家地理坐标经纬度的起算点和基准点。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覆盖着一张由许许多多相互联系的大地点所构成的“网”,即"国家大地控制网"。这些大地点的坐标位置是按照国家统一的测量规范测定出来的,并设有固定的标石,使之能长期保存。要测算出这些大地点的坐标就必须有一个起算点,这个点就是大地原点,又称为大地基准点。

新中国成立伊始,并没有自己的大地原点,也就没有统一的大地测量基准,无法确定领土、领海的准确经纬度,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等受到极大影响,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统一的大地坐标系。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决定建立自己的国家大地坐标系统。通过实地考察、综合分析,最后将中国的大地原点,确定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北流村,具体位置在:北纬34°32′27.00″,东经108°55′25.00″。因为距离西安市不远,该坐标系统又称为“1980西安坐标系”,简称“80系”。

大地原点的确立,是中国测绘事业独立自主的象征,共和国的山河测绘,从这里开始。自此,祖国大地上任何一处地方都可以用精确的大地坐标标示。

大地原点建成于1978年12月,建成后的16年间,都以泾阳“3261”信箱或“3261工程”代称,因为3261在电码中代表“测”字,直到1994年作为保密单位的大地原点才对外开放,公众可以进入参观。

跨入院门,花香四溢,牡丹、樱花、紫丁香、油菜花争妍斗艳,我们就像蜜蜂飞进了百花园,四处追寻着花香。遇到一工作人员,得知我们从湖南专程而来感到很惊奇,他说即使在西安本地也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地方。

拾级而上,便看到了大地原点的主体建筑观测塔,它七层圆顶塔式结构,高25.8米,塔体外部呈八棱柱形,顶部为半圆形,下部为两层递收式八角裙楼。



进入塔楼,是一个面积50多平方米的大厅,正中央有一直径约2米的圆柱,柱体中上部镶嵌着一块长方形的黑色大理石,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11个金色大字。


七楼是观察室,内设仪器台上面有一个圆孔与地下室的原点标志在一条垂直线上,大小相等。顶部是玻璃钢制成的整体半圆形屋顶,可电控启闭,以便进行天文观测。


从顶楼下到地下室的标志室,这里光线有点暗。地下室中央有一边长为0.5米的正方体整块红色花岗岩石基座,重7吨。为保证原点的稳定性,标石的基座底下灌筑有4根13米高的水泥桩柱,直达地球内部的岩石上。


基座上方的中心部位就是神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标志。标志用整块的红色玛瑙石切面制成,直径10厘米,精美坚固标石的外圈为一圆盘,有一粗一细勒金线边。勒金线圈内为隶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勒金字。标志的中部有直径约2厘米的微微突起的半球面,半球面上镌刻有精密“十”字。这个“十”字的交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也就是我国地理坐标经度与纬度的起算点和基准点。

将手轻按“十”字上,手下是中国大地经纬坐标起始的交叉处,中华神州大地经纬交织的分分秒秒就从我的指下算起,我的心情有些激动。这个神秘、不起眼的标志,它不仅是我国地理坐标系统的基准点,同时还是国家卫星多普勒测量网与国家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网的基本点,我们现在使用的地图,电子导航系统,都是依托以这里为原点的坐标系统绘制的。它在中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要,相信它今后还将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从大地原点出来,准备去五公里外的茯茶镇。没有公交车,步行又太远,便试着滴滴约车,只是忐忑这么偏的地方是否有车,谁知一分钟后车就来了,意外又惊喜。


走进茯茶镇,青砖瓦房、小桥流水,岸柳拂风,颇有江南水乡的氛围,让这个关中小镇多了一份灵气。



潺潺流水,穿镇而过。水流默默,阳光暖暖。两侧的仿古商铺鳞次栉比,各种特色小吃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垂涎欲滴。因为是小长假,游人很多,特别热闹。



此时,我们是又热又饿,不及细看,先填肚子。来一碗羊血饸饹,羊血鲜嫩、饸饹爽滑,一筷入口,麻辣鲜香,各种味道同时融于舌尖,真是过瘾。


茯茶小镇,因茯茶出名。茯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中的黑茶,也是黑茶中最具特色的品种,它属于后发酵茶,也是全发酵茶。因在伏天里制作而被称为"伏茶",又因其效用类似土茯苓,美称为"茯茶"。因为茯茶谐音“福茶”,所以被很多人所喜爱,希望借此有个好彩头。


茯茶发源于泾阳,历史悠久,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兴于宋,盛于明清和民国时期,数百年来与粮、奶、肉一起,成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生活的必需品,被誉为西部人的生命之茶、长寿之茶。


历史上中国沿古丝绸之路外销的货物主要有三大类:丝绸、瓷器、茶叶。茶叶正是以泾阳茯茶为主。因而,泾阳茯茶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



“关中不产茶,唯有茯茶香”。泾阳本地并不出产茶叶,但是历史上,泾阳一直是南茶西运加工转运的集散地和中转站,在这里把散茶制成茶砖,便于驼队远途运输。所以我们在茯茶镇看到的都是茯砖茶,虽然形式并不时尚,却是蕴含着历史的传承。

在全国一千多种茶品中,唯泾阳茯茶中含有一种有益菌——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这种菌类目前只在千年灵芝和少数名贵中药材上发现,它不仅让茯茶具有菌花香,还对血脂、血压、血糖有调节作用,极大地改变和提高了原黑毛茶的品质,从而形成了茯茶独特的风味和特殊功效。



泾阳当地流传着一句话:非泾水不窝,非伏天不做,非金花不成,非泾阳不宗,意思就是不是泾阳的水,不是三伏天,就不做茶砖,如果没发出金花就不算是茯茶,不是在泾阳产的茯茶便不正宗。这几句话深深寄托了泾阳人对茯茶的喜爱和对品质的追求。在长达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它弥香悠远,留下了旷世的传奇和韵味悠长的惊叹。



茯茶镇最具亮点的便是各式茶楼,有清雅宁静的茶院,也有欢畅热闹的茶馆。每张茶桌几乎都坐满了不同心态的喝茶人,有情侣对坐,呢喃细语;有好友相伴,肆意畅谈;有亲人小聚,笑聊家常。生活的闲情逸致在这里尽情挥洒。


街边有一戏台,台上在表演秦腔。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俗称“梆子腔”。秦腔听上去高亢激越,人谓之“吼秦腔”,歌谣为证“民风淳朴性彪悍,秦腔花脸吼起来。台下观众心欢畅,不怕戏台棚要翻”。戏台下茶桌人满而溢,喝茶听戏,倒也满满的烟火气息。


在茯茶镇,品正宗的茯茶,是不可或缺的旅行体验。我们也在一茶馆外落座,这样既可以听到秦腔,又相对僻静不受打扰。一碟瓜子、一碟花生、一壶煮沸的茯茶,在茶香氤氲中品茶话浮生,一种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美好情愫溢满身心。

茯茶镇还有许多可看的地方,我却不想动。只愿在这煦风暖阳中,品着甘甜醇和,融合了千年历史的茯茶,消磨着午后的时光,让脚步慢下来,让心静下来。


日头西斜,从茯茶镇返回西安市区径直去了永兴坊。头一天在这里尝了许多美食还未过瘾,再次来打卡。


小长假的永兴坊人超多,摔碗酒那里简直是水泄不通。去了网红打卡地:子长煎饼,这里也是店内、店外排着长队。耐心地排队点单,耐心地排队取货,还找不到一个空座,想吃也不容易。


始于1370年的子长煎饼是陕西省子长县著名的传统小吃。薄如蝉翼,白似银玉的饼卷上土豆丝、豆腐干或者小酥肉,吃时搭配用醋、辣子、蒜调好的蘸汁,入口光滑爽口,劲道Q弹,实乃美味。


再去尝尝小巧如镜,厚不盈指,绵软香甜的玫瑰镜糕,滋味鲜美的辣子蒜羊血,细腻爽滑的老酸奶,还有头一天吃过的,让人欲罢不能的山楂杨梅冻……感觉会吃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古城无处不飞花,怎能不赏花。赏花,自然要去青龙寺,这里有最齐全的樱花品种,最悠久的樱花种植历史,最珍贵的樱花文化,最美丽的樱花风景。


李商隐有一首千古名作《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青龙寺就位于此原上。唐朝诗人朱庆余《题青龙寺》“寺好因岗势,登临值夕阳。青山当佛阁,红叶满僧廊。竹色连平地,虫声在上方。最怜东面静,为近楚城墙。”描写了青龙寺地势高峻的位置和绮丽清幽的风景。

一大早就到了青龙寺,凭身份证领票后入院赏花。一提起樱花,人们第一时间大多会想到日本。据文献资料考证,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樱花已在中国宫苑内栽培。唐朝时樱花已普遍出现在私家庭院,当时万国来朝,日本使者将樱花带回种植培育,后被尊为日本国花。青龙寺种植的樱花是1985年日本友人及佛教协会赠送的品种。



青龙寺的樱花品种多。在一个月的樱花季里,早期的八枝垂樱、彼岸樱、染井吉野,中期的杨贵妃、一叶、郁金、松月,晚期的普贤像等十几个品种次第开放,春色无边。



庭院内,阳光和煦,草木盎然,樱花烂漫。抬眼望,盛放的樱花如同漫天的云霞,姹紫嫣红,绚烂夺目,令人心驰神往。



艳阳下,静静绽放的花朵,或淡雅清新,或妩媚多情,或雍容华贵,像一个个传说,被生动描绘。



片片幽香沁人的花瓣如粉雪飘洒,欢喜,寂静,像只只蝴蝶轻盈起舞,似缕缕香魂久久萦绕,摇曳成梦一般的风景。唯美而浪漫,温馨而多情。



美丽的樱花宛如佳人,
莞尔一笑令世间黯然失色;翩跹舞姿令世人为之倾倒。徜徉在樱花树下,微风轻拂,飘落的花儿划过发梢,绕过衣角,香了风,也香了衣裳。



满园的樱花,就如诗中“树底迷楼画里人,金钗沽酒醉余春。鞭丝车影匆匆去,十里樱花十里尘。”描写的情景,引人入胜。



小径上,如云的游客,争相在樱花树下拍照,沉醉在这满园春色中。我穿行在亭台楼阁之间,看着那迷人的花色,不禁心旷神怡。

青龙寺分东西两处,东面为赏樱之地,西面有中日共同修建的大型仿唐建筑——“惠果·空海纪念堂”及青龙寺收藏陈列室等。



青龙寺始建于
隋文帝开皇二年(528年),原名灵感寺,唐睿宗景龙二年(711年)改名青龙寺。北宋元祐元年(1086)寺院废毁,渐不为人知晓。1963年起经过多年考古调查发掘,在遗址上建起新的青龙寺。



青龙寺,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密宗祖庭,是唐朝皇家护国寺庙。极盛于唐代中期。当时日本入唐求法的僧人甚多,最著名的有八人,日本称为“入唐八家”,其中六家(空海、圆行、圆仁、惠运、圆珍、宗睿)皆先后在此学法,青龙寺也成了向外传播佛教密宗颇有影响的寺院之一。



空海在青龙寺拜密宗大师惠果为师,不仅苦心学习密宗真谛,还努力钻研中国汉学。他学识渊博,造诣深厚,在佛经、诗词、梵文、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电影《妖猫传》中那个睿智勇敢,聪明好学的僧人就是空海大师的原型。

空海带着大批佛学经典和其它书籍回国,在日本奈良东大寺创立真言宗设立道场,弘扬密宗,成为开创“东密”的祖师。因此青龙寺是日本佛教真言宗的祖庭,是日本人心中的圣寺。时至今日,依然有许多日本游人不远千里来此朝圣。

为了纪念空海大师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事业做出的历史功绩,1982年中日两国在青龙寺遗址内修建了“空海纪念碑”,青龙寺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随后,我们来到了青龙寺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不大共三层,第一层展示的是青龙寺遗址结构沙盘;第二层是空海史迹展;第三层是在青龙寺遗址挖掘出土的文物。

从博物馆出来,迎面一片花海,牡丹、芍花竞相吐芳,将青龙寺点缀得春意盎然。这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游完青龙寺,我们的秦晋之行也接近了尾声。我和好友就此分手,好友回家,我独自开启江南之旅。



一次旅行,一场遇见。四月的西安,最美的遇见,一场花事的开始,一季生命的绽放。多少美好的故事,在此时萌芽;多少心动的初识,在此刻重逢。

跟着我的游记游“大美晋陕”,扫描下图二维码参加行程有优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