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花三月下江南(三)——千年柴墟街,醉美雕花楼

 如诗天地 2021-12-29

 一早,坐公交去柴墟古镇。古镇位于泰州市高港区口岸镇,因镇内有一雕花楼,现名“口岸雕花楼景区”。不过,我还是喜欢它的旧称。

墟,意为“村庄集市”,古镇过去是因经营木材生意而逐渐形成的集市,故得名“柴墟”。这里风光秀美,明清时代,形成了闻名遐迩的“柴墟八景”。

古镇以千年柴墟古街区为载体,集“一桥(庆元桥)、两街(庆元老街、柴墟古街)、三庙(财神庙、城隍庙、关帝庙)、四宅(口岸雕花楼、戚氏进士第、孙氏四方楼、李信昌过载行)”等景点,再现了明代储《柴墟闲行》诗中“临流聊寄傲,信步到花村”的怡然景象。


下了公交,对面就是古镇。青砖墙上“千年柴墟街,醉美雕花楼”十个大字顿时就令人有了向往之心。


进入古镇,庆元街首就是三庙:财神庙、城隍庙和关帝庙。财神庙与城隍庙一墙之隔,旧称“一步两庙”;关帝庙与两庙隔街相对,相互毗邻,历代香火鼎盛,远近闻名。三庙均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成为江淮地区道教文化重要集散地之一。


关帝庙又称武庙,供奉着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砖木结构,前后三进,局部两层,廓上有二十四孝图解。



关帝庙内的马家班戏台是旧时古镇最热闹的地方。“马家班”为淮剧早期戏班,创建于1937年。班主马麟童,自创了“马派自由调”,是上海淮剧团第一任团长。其女马秀英,亦为我国淮剧名家。马家班戏台系当时马麟童及戏班回家乡演出场所。每逢过年、集场、庙会,观者如潮。



石板古街,青砖灰瓦,商铺林立,张灯结彩。只是刚过完清明小长假,几乎就没什么游人,很是清静。



前行,来到了古镇四宅之一的戚氏进士第,系戚氏第九世公戚世光于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高中武科进士后所建。明代官宅,庄严大气,现辟为“中华武进士馆”,是全国唯一专题展示武进士文化的场馆。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分为文举和武举。相对于文举,武举较为不受重视。武举创始于唐代,兴盛于明清两代。特别是在清代,国家大力提倡,制度日益严密,录取相对公正。因此,民间习武者对武举考试趋之若鹜。清代武举也为国家提供了大批人才,其中产生了不少杰出人物。



武举考试分三场进行:一、二场试弓马技勇,称为“外场”;三场试策论武经,称“内场”。馆内再现了武举考试等场景。



馆内设中国古代兵法、中国古代兵器、科举履痕、武进士知识、中国古代战役戚氏人文等展厅,全面介绍了古代武举考试的历史沿革。



在戚氏故居正堂的梁下挂有一对木龛,系当年存放圣旨之用,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木龛上镶纯金龙纹,体现了戚世光对皇上的敬重。



从戚氏进士第出来,左行,到了庆元广场。广场中央是岳飞雕塑,柴墟古镇自古有“华东形胜”、“江名区”之美誉,宋史上岳飞“泰州无险可守时,退保柴墟”之地,当年岳飞任“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时于柴墟城外取得南坝桥抗金大捷,这是岳飞一生抗金事迹的光辉一页。这名爱国将领的形象也永立柴墟。



广场的一角是古镇四宅中的又一宅:孙氏四方楼,是高港教育先驱孙公甫先生的故居。孙氏四方楼为清晚期民居建筑,楼体坐西朝东,东西两进为二层小楼,两楼间回廊相连,平面呈四方形,故称之“四方楼”。



回廊内天井外侧挂板上雕有“渔、樵、耕、读”等人物图案,“狮”、“凤凰”、“麒麟”等动物图案和“梅、兰、竹、菊”等花卉图案。天井的柱子上嵌挂着16只木雕小花篮,楼上回廊四周是欧式铸铁护栏,精致华丽,为清洋务时代的产物。



四方楼有一个独特之处,在主楼南侧有一暗道,从二楼至一楼隐蔽相连,对外互通,在危急时刻便于躲避及逃生。这是古代社会后期较成熟的民居建筑体系的体现,将建筑的优美与安全实用性结合于一体,是古人长期生活实践的智慧结晶,并为当今建筑群体所借鉴。



楼内现辟为“国学文化启蒙馆”,内设私塾馆、中华蒙学、中华民俗、中华百科等展厅,重点展示国学文化知识及传统私学发展的历史沿革,以此弘扬国学文化和高港地区尊师重教的良好传统风尚。



出四方楼,便见庆元古桥如飞虹横跨柴墟河上,气派壮观。桥的一头是庆元老街,另一头是柴墟古街,沿袭千年,繁华依旧。


下桥,到了鼓楼。相传,南宋期间,岳飞抗金,驻兵柴墟,筑高台,置大鼓,作察看敌情、传递消息、操练士兵之用。“柴墟大鼓”亦因之得名,至今声名远扬。

站在鼓楼上放眼望去,河水碧波荡漾,房屋错落有致。整个小镇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在阳光下显得古朴、静美。



转角,就到了柴墟古镇最有特色的地方,四宅中的精华——雕花楼。这座古雕花楼也称之为口岸雕花楼,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由江南经营木材生意的富商姚氏所建(现东楼)。民国初年,易主于经营长江航运的开明绅士李松如。李按照原楼风格续建了西楼和厢楼,扩建了楼外园林工程,历时三年之久。



整个雕花楼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园子。进门是北园,青砖拱门,翠竹假山,卵石小径,江南园林的气息扑面而来。



步入会客厅,迎面一张大屏风,雕花镂空底座,屏风上是雕花楼的全景,一楼一阁,清晰无比,正如大门口的那幅楹联“一园胜景藏古趣,四合雕散异香”,屏风背面是后人为之撰写的雕花楼记。屏风上方有一匾,“文心雕龙”四个大字,高悬于上。屋里两旁的红木椅子,古色古香,整个客厅给人一种气派又古朴的感觉。



出客厅,院内牡丹花开,国色天香,雍容华贵,芳香四溢,引来蜜蜂飞舞采蜜忙。



闻着花香进了家祖屋。屋里的字画价值连城 ,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所作。这里以前是祭祀的场所,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



家祖屋后,亭台楼阁,轩榭相连,廊坊幽幽,曲水流殇。一池碧水中,锦鲤游弋,金龟卧石,动静相宜。



水中有一座石舫:沐雨舫。雕花楼的第二任主人李松如因航运发家,故在后园造石舫。月圆之时,楼主人或携家眷、或邀友人前来赏月、品酒、吟诗、作对,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石舫有美人靠、雕刻的垂帘门,处处透着一种江南的婉约美。在船舫甲板两侧的圆柱上有一副对联,上书:“石舫能行千古月,木排好趁一江风”,寓意着未来的日子里乘风破浪,前程似锦。



走过小石桥,到了西园。湖石假山上,临水一阁,高耸巍然。此为观澜阁。



登此高阁,凭栏远望,旧时在阁上可眺望滚滚长江水,故名“观澜”。俯瞰,下有一湖,形似元宝,称之“元宝湖”。但见湖水荡碧波,鱼儿争饵食,楼阁见层叠,小院成一统,繁花似锦铺庭院,树绿水清满眼春。



阁中,巨型根雕,九龙盘旋。
这件根雕,选的是从深山老林里挖的一株千年银杏树根,经浙江东阳木雕厂工艺美术大师,用一年多时间精心雕刻而成。技艺高超的匠师们,竟然在古老的银杏树根里,发现了暗藏着9条龙,他们小心地剔除了龙外多余的树根,活灵活现的9条龙就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阁顶天花板及梁架上雕有1001条龙,意在千龙齐聚,一龙为首,天下太平,吉祥如意,呈现出一派群龙齐跃的场景,看上去很是壮观,故又名“腾龙阁”。


下阁,过月洞门,进入南园。神怡馆与怡情亭、酣畅亭分列南北。两亭依北面山墙而筑,半遮半掩,园内翠竹假山,处处玲珑雅致。


两亭壁上各嵌有一幅砖雕,栩栩如生。西头怡情亭内的砖雕是“琴棋书画”,画中,一群女子正在弹琴、下棋、写诗、作画,一派诗情画意。


东头酣畅亭里的砖雕名为《醉八仙图》,他们是唐代特别喜欢喝酒的八位文人学士。这幅砖雕是参照民间剪纸创作而成。南园乃主人闲步小憩之处,常有文人雅士宴集于此。


出南园,左转,可见一座古色古香的二层楼,那便是雕花楼的主楼。 二楼正中挂着一块匾,上面题有“江左第一楼”五个大字,昭示着雕花楼在苏北地区的名气。而一楼大门两边的对联:“江声不断潮初涨,云幕方开月正圆”也是大气磅礴,不难看出楼主人当时的志得意满。



雕花楼内所有结构都是木制的,中间是天井,四周围以楼屋。整个楼体呈四方形,故又名“四方楼”。一楼大厅宽敞气派,楼内房间陈设古朴高雅,一如当初。《从奴隶到将军》、《无雪的冬天》、《东进序曲》等多部影视剧曾在此拍摄取景。



雕花楼其园内大量的雕刻作品而得名,各式精美的木雕随处可见。雕花楼内的四方天井则是整个园子的精华所在。站在天井,抬眼四望,自上而下,由前往后,从左到右,目之所及,皆为精美细腻的木雕图案,优美的线条,精湛的雕工,让整个楼增添了不少韵味。



这里集中了内容极丰富,工艺极精细的数十种雕刻花纹,楼内木板及栏杆上雕有各种花卉、吉祥物或人物,天井的四面图案绮丽,回环相连,精华韵味,抒情敛性,皆为当时雕刻艺术的经典之作。

 



天井北面挂板的正中,雕刻一座重檐门楼,门内
1只蝙蝠,口衔一串铜钱,门右下部雕回首张望的麒麟,门外还有4只蝙蝠,从附近向门楼飞来,这样就构成了“五福临门前”的祥瑞气象。“福”是蝙蝠,5只蝙蝠代表“五福”,“临”是麒麟,“前”是一串铜钱。



除了福,雕花楼木雕里还隐藏着禄。左边的一组图案,有10只形态各异的梅花鹿,谐音“食禄”,寓意“食皇家奉禄”。另一侧的葡萄园中,松鼠在穿梭,鼠在十二生肖中称为子鼠,葡萄多子,二者都与子有关联,喻意多子多孙,儿孙满堂。还有一组图案,5只猴子在桃园嬉戏,桃子代表长寿,猴子意为封候,寓意升官添寿。各处雕刻寓意独特,相映生辉。



天井四周都是雕花格扇。楼上格扇的窗心是圆的,而楼下格扇的窗心是方的,取“天圆地方”的含意。

自古江淮地区民间建房,都选择朝南方向,为的是冬暖夏凉与室内采光。但风水先生说,南方属“火”,火能克金,商人图财,建房不能向着南方。故雕花楼两任主人都将楼屋朝向了东方。



东园里,小桥流水、曲径长廊、假山瀑布、植株葱郁。水中的
“枕涛榭”,飞檐翘角;岸边的香樟树,枝繁叶茂。
俗话说,“樟不过江”,这颗百年香樟树,从镇江那边渡江运过来,长成苍天大树,实属不易。


坐在水榭中,听流水潺潺,风吹树响;看游鱼戏水,叶落飘零。只觉清新雅致,惬意安然。


园内有一口井,并不起眼,叫“庆元井”,与园外庆元老街内外呼应。四周大理石的井栏上也雕有精美花纹,煞是好看。



穿过雅韵”的月洞门,又回到了北园。东南西北四园游,雕花楼里尽风流。



离开雕花楼,前往柴墟古镇中四宅的最后一宅:李信昌过载行。过载行,是随着社会商品经济发展而兴起的运输中介行业。它是古代城镇、码头商品买卖中,买户与卖户之间的经纪机构,承担货主货物的运输任务。



“李信昌过载行”,是柴墟当年商贸发展繁荣的历史见证。李氏的祖上曾是晚清举人,在江宁为官,退职后回乡,看准了贸易运输日渐繁荣的商机,创建了柴墟第一家过载行。由于过载行的大部分货物都不货随人走,全凭信誉保证,故把过载行的名字取为“李信昌”。



李信昌过载行是晚清时期民居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局部二层,为清代前商后宅建筑的典型代表,泰州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商行,现辟为“高港历史文化展示馆”。



看完李信昌过载行,柴墟古镇的行程就结束了。柴墟,是一首生机盎然的歌,冬去春至,让人温暖,又让人浅浅欢喜;闭目聆听,让人感慨,又让人默默沉醉;细细品味,让人沉淀,又让人深深思索。

走在柴墟,感受那份宁静淡然和古老深邃的美,处处是抚慰心灵的气息,它像是一首流淌的诗,充满了文墨风韵,值得用心去体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