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次未完成的旅行(七)——西藏篇(5)

 如诗天地 2021-12-29

 5.12(D23)普兰——噶尔——札达,经过6个边境检查站,行程400公里,10小时,海拔3800——5166——3700米。

都说西藏以西,才是真正的西藏,那里就是藏西秘境,天上阿里,不到阿里,不算真正到过西藏。进入普兰,开始我们阿里南线的旅程。清晨的普兰很宁静,这是一个地处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的小城。



在普兰县城紧挨着孔雀河畔的达拉喀山顶上有一处古城废墟,这就是名扬全藏的普兰达拉喀城堡遗址,因在孔雀河畔,也称之为孔雀古城。


这一片气势恢宏的废墟是昔日普兰王朝王宫所在地。普兰王朝后来被古格王朝吞并,而古格王朝绵延到17世纪后,又被拉达克所灭,曾经辉煌的孔雀王朝,就此渐渐被遗忘。斗转星移,如今,城堡只剩下残垣断壁,依稀可见当年的雄伟。


荒凉的城堡中,颓败的土墙屹立山巅,任风吹雨淋,历经岁月的摧残和风沙的侵蚀,仍固守着曾经的辉煌。


城堡中除了我们没有一个游客,安静极了,只有呼啸的风声在耳边回旋。游走在这空旷、寂静的废墟世界,触摸这被遗忘的遗迹,仿佛触碰着久远的历史。


紧邻王宫遗址的贤柏林寺,原本同王宫一样早已是一片废墟,如今在遗址旁边复建了寺院,建筑规模虽然大不如前,但其巍峨耸立山头之上的气势仍在。


贤柏林寺(也称香柏林寺),是17世纪末西藏和拉达克战争结束后,在普兰宗境内创建的第一座格鲁派寺庙。寺院内,那直刺苍天的经幡柱,色彩浓烈的佛殿令人心生敬畏。


山巅之上,视野开阔,山下的孔雀河谷、良田、民居清晰可见,四周喜马拉雅山脉依势起伏,蔚为壮观,居高临下而望,有一种气吞山河之势。


站在古城俯瞰,山峰下是风化的砾石和黄沙形成的堆积层,起伏有序,沟壑纵横。另一侧普兰县城全景尽收眼底。这一刻,古城与新城融为一体,历史的烟云浮沉于此。


从古城下到半山的古宫寺,只见山腰上蜂窝似地布满着窑洞,楼台突兀,其上斜挂数条经幡迎风飞舞。这就是传说中的仙女引超拉姆的飞升处,八大藏戏之一《洛桑王子》的故事发源地。古宫寺因其建在陡峭垂直的崖壁上,又被称为“悬空寺”。


到了普兰,还是想去口岸看看,虽然知道现在特殊时期,放行的可能性不大。都是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人,开着车一直往边境走。边境公路上根本就没车,只遇到一群牛。快到边境时果真被拦住了,只得掉头。


于是去了附近的科迦寺。科迦寺建于公元11世纪,寺内供奉有一尊经高僧仁钦桑布加持过的文殊菩萨。传说这尊菩萨塑像在运往噶尔的途中,路经此地忽然开口说话,要留在此地,于是在这里建起了大经堂,故科迦的意思是“定居”。


尽管科迦寺位置偏远,但因其悠久的历史而在当地享有盛名,成为中国、印度和尼泊尔边境上的一座重要寺庙,得到三国信徒的共同信奉。


藏族的寺庙里总有藏民在转经,我每次都会和他们一起去转经,梵音袅袅中,跟随转经的老人,走在朝圣的路上祈愿美好,内心平静。


普兰被众人所知是因为这里的神山圣湖。神山指的是岗底斯山脉的主峰冈仁波齐,意为“神灵之山”。冈仁波齐海拔6656米,形似金字塔,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每年来此转山的人络绎不绝。


眺望冈仁波齐,那终年积雪的峰顶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夺人眼目。由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一横向岩层构成的佛教万字格是它著名的标志。

冈仁波齐峰经常是云雾缭绕,当地人认为如果能看到峰顶是件很有福气的事情。我们今天福气很好,看到了神山的全貌。


圣湖指的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玛旁雍措。玛旁雍措藏语意为“永恒不败的碧玉湖”,唐朝高僧玄奘在其所著《大唐西域记》中将这里称为“西天瑶池”,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也是亚洲四大河流的发源地,享有"世界江河之母"的美誉。


玛旁雍措湛蓝的湖水碧波轻荡,安静如玉,白云雪峰倒映其中,湖周远山隐约可见,景色奇美,给人以浩瀚、宁静之感。


信徒们认为,玛旁雍错的湖水来自神山的融雪,是圣水,用它来洗浴能清除人们心灵上的五毒,肌肤上的污秽,使人的心灵纯洁。历来的朝圣者都以到过此湖转经洗浴为人生最大幸事。对于我们一般的旅游观光客来说,能欣赏到这奇美景色,感受到这圣洁氛围,也是幸事了。


与圣湖玛旁雍措一路之隔的拉昂措,人称“鬼湖”,藏语意为“有毒的黑湖”。拉昂错湖水呈深蓝色,相当咸,人畜皆不能饮用,湖畔寸草不生,毫无生机,这大概便是“鬼湖”之名的由来。


抛开鬼湖的恶名不谈,其实拉昂措的风景还是挺美的,并不逊色于玛旁雍错。她没有植被的湖岸是一条美丽而荒凉的曲线,别有一番风情。


相邻的两个湖,共存共生,景色同样美丽,却一咸一淡,一个被称作“鬼湖”,一个被称为“圣湖”,真是天差地别。


行走阿里,目之所及皆是广袤无垠的旷野和雪山湖泊,每一座雪山,都有自己的传说;每一个湖泊,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走G564返回到G219,前行一段后,又转G565去札达土林。


札达土林是世界上最典型、分布面积最大的第三系地层风化形成的土林,总面积约为2464平方公里,是大自然沧海桑田亿万年变幻后的奇迹。札达土林作为喀斯特典型地貌,堪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被誉为“中国的唯一、世界的典型”。


远观土林,层峦叠嶂、陡缓相间、跌宕起伏、森若城廓,沿河谷亘横绵延不绝,与四周的雪山交相辉映,岭翻浪涌、峰跃惊涛,像一幅巨画般逐渐铺展开来,展现出土林地貌的宏大气魄,那种壮观与震撼令人赞叹不已。


这里没有绿色,没有生灵,除了黄土就是黄沙。一座座土林似城堡、似佛塔、似菩萨、似宫殿,疾风如刀,在土林上镌刻着青藏高原亿万年的秘密,夕阳下,宛如海市蜃楼般的幻影。


排山倒海的土林如同巨大的迷宫,汽车穿行在土林间,浓浓密密的土林高低错落,陡峭挺拔,雄伟多姿,参差嵯峨,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边。

一天下来,总是不走寻常路,好路不走走烂路,开着车冲下湖边,冲上山巅,哪怕颠得骨头快散架了,也乐在其中。

5.13(D24)札达——噶尔——日土,经过5个边境检查站,行程374公里,10小时,海拔3700——5200——4200米。


站在札达县城四处张望,感觉整个县城都被土林环绕。驱车去古格王国遗址,西藏吐蕃王朝覆灭以后,古格王国诞生。在公元10世纪至17世纪初,古格王国雄居在西藏西部,弘扬佛法,抵御外侮,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630年的一场战争使之灰飞烟灭,销声匿迹。古格王国的辉煌与沧桑至今都是一个迷。


在西藏社会进入各自为政,割据时期,影响最大的是古格长达七百年的历史,并为后人留下了壁画、雕塑、石刻等精湛绝伦的宗教艺术作品。“古格”是一个奇迹,多少年来它诱惑了不知多少人不远万里前来考察、探迹、寻宝。


古格王朝的整座城堡建筑在一座300多米高的黄土坡上,地势险峻,洞穴、佛塔、碉楼、庙宇、王宫有序布局,自下而上,依山迭砌,直逼长空,气势恢弘壮观。这些洞穴多为居室,密密麻麻遍布山坡。


从山脚的入口沿着小径上山,若在平原地区这点高度不算太难,可在这海拔近四千米的高原上,每向上爬一段就要休息一会。再加上台阶又高又陡,等我爬上最高处,只听见自己心跳如鼓,气喘吁吁。


站在山顶俯瞰,只见遗址的外围建有城墙,四周设有碉楼,到处都是和泥土一样的建筑和洞窟,满目的残垣断壁,但仍能依稀看出昔日的王国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气势雄伟,远非眼前残颓的光景可比。


王宫总是高高在上,这一方面是为了防御,另一方面也象征着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力。古格王宫,依山而建,四面悬崖,仅有一条地道直通山顶,王宫另有取水暗道,设计精妙完美。然而,战火摧毁了城堡,黄沙淹没了豪杰。眼前满目凄凉,千古沧桑。


远眺,干涸的河谷两岸土林纵横,绵延数十公里。古老城堡的断壁残垣与脚下的土林浑然一体,使人难以分辨究竟何为城堡、何为土林。


下山,仰望高高的城堡、高高的土林,阳光下,古格遗址在土林的映衬中透射出一种残缺美、悲壮美。满目的壮观,满心的震撼。


从古格王国遗址要回到G219,导航显示只有一条路就是走G565原路返回。都不喜欢走回头路,于是从地图上选了另一条路。这条札山线穿行在土林之中,几乎没车走。


途中,看见藏羚羊在高高的土林上飞奔而下,扬起股股尘土,我们开着车就往峡谷里追,可惜只追到藏羚羊的背影。


从札山线转S302再上G219,公路两旁的景色不断变化着,开始是土林,然后是金色的草地,接着是黝黑的石岩,还有厚厚的雪墙、未化的冰棱和妩媚的湿地,让人目不暇接,一点也不觉单调。


进入日土,靠近班公湖,路上来往的军车明显多了。狂风卷着大雪,等我们找到住的地方后,风住雪停,阳光灿烂。在西藏,就是这样每天经历四季。

5.14(D25)日土——新疆和田三十里营房,经过7个边境检查站,行程583公里,10小时,海拔4200——5378——3600米。


今天是我们进藏最冷的一天,滴水成冰的早晨,室外气温零下四度,我们冒着严寒出发了。早晨的太阳光线柔和,映着山川、湿地,呈现出迷人的色彩,不一会到了班公湖。


班公湖,藏语名为“措木昂拉仁波”,意为“仙鹅长湖”。班公湖是我国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交界的国际性湖泊。湖面面积604平方公里,其中我国境内约三分之二,印控克什米尔境内约三分之一。班公错东西狭长,约延伸155公里,最奇特之处在于它是一个东淡西咸的深水湖泊,我国境内为东部湖区,以淡水为主,少部分为半咸水。


湖边景色非常秀美,四周群山环绕,远处雪山点点湖水十分清澈,由于光照、深浅、亮度等因素,湖水呈现出墨绿、淡绿和深蓝等不同的颜色。


置身于班公湖的湖光山色中,看鸥鸟展翅飞翔、低空盘旋的壮观场景,聆听鸟儿美妙的鸣叫声,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欣赏着这绝美的景色,我的眼前浮现出一群身影,就在班公湖这一区域,他们张开臂膀,用自己的身躯守卫祖国的领土,寸步不让,哪怕付出鲜血与生命。虽然他们倒下了,但他们的身影却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眼前静美的班公湖无言地诉说着戍边卫士的忠贞与英勇,我的心里涌起无限崇高的敬意。今天我们在边境公路上的畅行,离不开他们无私无畏的付出。


离开班公湖,沿G219继续前行。气温越来越低,降到了零下九度,景色却是美不胜收。白雪覆盖了山川湖泊,天地间白茫茫一片,令人想起主席的那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只是路面的积雪寒冰尚未融化,稍不注意就会漂移、打滑。不时经过的沉降路段将车抛起又落下,只听见我们的惊叫声和行李在车内“噼里啪啦”的乱响声,我们买的鸡蛋被颠碎了一半,蛋液洒了一后备箱。


海拔越来越高,陆续翻过海拔5380米的红土达坂、海拔5248米的松西达坂、海拔5347米的界山达坂,经过海拔5118米的泉水湖(死人沟),就离开了西藏,进入了新疆和田地区。


进入新疆边境检查更严了,除了常规的证件、物品检查,还要將驾驶员的人脸头像、个人信息和车辆信息打印出来。


气温一直在零下十度徘徊,风吹得人都站不稳,到了海拔5170米的奇台达坂,我们都冷得不想下车,只在车上拍了张照片。


但是天再冷,风再大,我们还是去了康西瓦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78位先烈和1962年以后在雪域高原国防施工、守卫边防而牺牲病故的27位革命战士。在这个海拔最高的烈士陵园,我们在寒风中默默肃立,祭奠雪山下的英魂。呼啸的风声似悲鸣,如长歌,荡气回肠。

穿越一路荒凉,我们来到三十里营房,它是G219上的主要交通要点,也是通往边界地带的重要咽喉要塞,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这里到处都是军营,我们今天就驻扎在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