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坚持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云南书法的繁荣与发展 ——云南省书协驻会副秘书长张斌访谈

 黄俊俭书法 2021-12-29

坚持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云南书法的繁荣与发展

——云南省书协驻会副秘书长张斌访谈

      本报记者 黄俊俭

黄俊俭:在中国艺术史上,云南书法一直是中国艺术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明代担当、清代钱南园等书法名家,仅从现存的东汉《孟孝琚碑》,被誉为“神品第一”的晋《爨龙颜碑》和“端朴若古佛之容”的《爨宝子碑》,昭通晋墓题书,唐袁滋摩崖、《南诏德化碑》、《王求仁碑》等书法艺术遗存凝聚着云南各民族审美理想。这些经典之作,既是云南珍贵的书法历史资源,又是云南悠久历史文化的体现。请你先介绍一下云南书法的历史与现状。

张斌: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毗邻缅甸、越南、老挝三国,与四川、贵州、广西、西藏相连,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26个民族繁衍生息,远古文明与现代文明,边地文化与中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本土文化与东南亚文化在这里孕育、汇集、相互影响,繁荣共生。

云南,书法历史文化悠久,底蕴深厚,曾有过群星璀璨的艺术天空,春秋至三国的古滇文化、魏晋到中唐的爨文化、西汉至初唐的朱提文化、唐至元初的南诏文化等人文荟萃,蔚为壮观。《孟孝琚碑》、《爨龙颜碑》、《爨宝子碑》、《袁滋摩崖》、《王求仁碑》、《昭通晋墓题书》等书法遗存,凝聚了云南各民族时代的审美理想,担当、钱南园、赵藩、许弘勋、袁嘉谷、楚图南等一代代大家,蜚声书史,家喻户晓。

近年来,云南书法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举办了多种类型的书法艺术展览及书法创作培训,在全国性、国际性重大书法展览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在协会自身建设、展览创作、对外交流、军民共建、书法进万家、教育普及、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等各项工作中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云南书法艺术的普及、繁荣与发展。

但从全国各省、市横向比较来看,云南书法事业由于种种原因发展明显滞后,特别是从全国书法展览入选和获奖的情况看,与其他文化大省、书法强省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们必须正视这些现实问题。综合起来,主要有如下原因:

一是云南少数民族聚居,经济基础相对落后,群众文化基础薄弱,书法文化背景缺失,绝大部分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文化素养不高,不重视书法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大多体现为表面的热情,很多书法家不愿下功夫钻研优秀书法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书法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二是全省书法创作整体技能较差,对外交流薄弱,对当前书坛分析研究不够,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各项展览中云南获奖和入展的人数少之又少。三是对各州、市团体会员工作指导不够深入,服务和保障措施不够到位,工作开展和推进不平衡。四是书法普及和教育的投入不足,激励人才机制还不够完善,没有承办过国家级重要的书法展览和赛事。在文化素养、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对外交流上,与全国其他先进省、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五是组织机构不健全,云南省书协自20163月换届以来,协会主席、秘书长一直空缺,致使有些工作陷于被动,面对当前的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分析研究不够,力量不足、措施不够到位。

这些都是制约云南书法创作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亟须解决和改变的地方。

云南省书协本届由62人组成理事会,取消常务理事改设主席团,目前主席团成员12人,其中副主席10人,副秘书长2人。云南省书协现拥有中国书协会员107人,省级会员1127人,包括了藏、纳西、白、彝、回、傣等近二十余个少数民族,基本涵盖了全省16个州、市109县(区)。各州、市团体拥有会员2378人,全省县级以上会员3492人。根据协会《章程》和省书协主席团会议关于调整各专业委员会的总体要求,在广泛了解、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本着保持稳定和连续性的原则,经五届三次主席团会议研究组成了艺术创作、理论研究、事业发展、教育普及等专业委员会,从近三年来的情况来看,各专业委员会根据不同的分工和要求,各司其责,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工作进度和要求,有效地开创和提升了协会的工作和影响力。

黄俊俭:2017年,云南省书协举办了哪些书法展览?

张斌:2017年,云南省书协着力举办了“挥毫彩云南——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首届“双拥情系彩云南”书法作品展、“2017——云南书法篆刻作品展”三大展览,展览规模大,影响广泛,社会反响强烈。“挥毫彩云南——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立足云南,面向全国,以书法艺术为桥梁,以名家书法为纽带,囊括了以沈鹏为代表的中国著名书法家和中国书协主席团成员、中国书协理事及云南知名书法家作品100余件,作品风格各异、形式多样,具有独特的艺术魄力和精神内涵,书法家以独特的视角、饱含深情的笔墨歌颂了云南、赞美了云南、宣传了云南;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举办了首届“云岭双拥情”书法作品展,共展出书法作品140余件,通过书法形式,歌颂了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军民团结奋斗的光辉历程、鱼水深情;为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以及贯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第十届文代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集中展示云南近年来书法篆刻创作的优秀成果。20179月,在昆明举办了“2017——云南书法篆刻作品展”,共展出入选书法作品(含篆刻)143件,为我省广大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增进交流的平台。与此同时,省书协还承办了“云南省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书法美术摄影展”,与滇池国家度假区共同主办了“砥砺前行,再创辉煌”书法作品展等。

黄俊俭:云南省书协在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着力践行中国书法进万家行动中做了哪些工作?

张斌:协会一直把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年度工作的重点,做到年度有计划,季度有安排,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及“送欢乐下基层”、“送万'福’进万家”活动。在这方面,云南省书协一直做得较好,深得社会各界的好评,比如为大力推进军地双拥文化建设,省书协连续8年组织书法家参与了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春节慰问团,分赴昭通、文山、迪庆、临沧、丽江、普洱、德宏、怒江8个边境州(市)边防一线驻军点,累计行程十万余公里,开展了以“走边防连队、访边防战士、学边防精神、送边疆文化”为主题的“云岭军地书法名家双拥边防行”文化服务活动,书法家不畏艰辛、真情付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走在了全国文化拥军的前列;每年春节前夕,为做好文化下乡,开展节日慰问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实施了“书法惠民”活动,把优秀的文化食粮送到千家万户,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其中大理、曲靖、楚雄、玉溪、丽江、普洱、香格里拉、临沧等州、市书协活动形式多样,亮点纷呈;在积极争取社会资金的基础上,继续组织邀请我省书画名家,走进云南高校及全省各州、市教育系统实施“云南省书画名家进校园”文化主题活动。

黄俊俭:以展览活动为载体,以全国大展为契机,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范围的创作培训,促进精品创作,倡导学术研讨,提高创作水平,一直是云南省书协培养人才、推出人才的重要举措。那么,云南省书协在坚持创作、学术、培训工作格局,提升云南书法创作整体水平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张斌:云南省书协在提升云南书法创作整体水平方面采取的举措主要有以下六点:一是深入开展系列展览、学术研讨,拓展书法教育培训空间,不断推动云南书法事业的发展,以“展览促进创作”为主旨,在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上下功夫,着力举办好以提名展、临书展、精品展、国际交流展为主导的各项专业性展览活动,在进一步拓宽展览及对外交流渠道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向中国书协申办一至二次全国书法单项展或一次全国书法篆刻展,创建一至二个书法创作培训基地,推进玉溪通海(秀山)书法名山创建项目。二是办好云南书法名家“晚霞工程”系列《作品集》的编辑出版工作,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开展我省优秀书法家作品展及个人学术研讨会,建立和出版云南当代书法名家档案和学术成果。三是加大书法教育普及成果,认真抓好书法教育普及工作,依托云南省高校、中小学积极开展书法教育培训,走进基础教育的课堂,从根本上为书法的传承乃至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协助相关教育部门开展书法基础教育,建立一批以书法特色教育为重点的基地学校,提高广大中小学生和高校学生的艺术修养,发挥书法课的综合育人功能,继续实施深化“书法名家进校园”主题系列活动。四是定期输送具有较高书法创作水平的中青年书法家赴京及省外学习进修,在省内各州、市逐步建立书法教育培训基地,定期组织优秀书法家深入各州、市广泛开展书法教育培训,以全国性书法展览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书法看稿会或作品研讨会,不断推动我省基层优秀书法创作和学术人才建设。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不渝地把会员的管理、服务、保障和建立与团体会员之间的互动机制摆在工作的首位。利用会员数据库建立成果,分析现状,规划长期建设,以关注和支持地方文化建设,合理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提升区域文化品位,延伸工作触角。六是强化以协会自身建设为主的“学、创、树”活动,开展全国“二爨”学术研讨,结集论文出版发行。适时邀请全国书法名家、全国书法展评委来滇开展教学讲座,改变书法以往靠个人力量支撑的方式,夯实“三位一体”工作格局,多出精品、多出人才。

总之,云南书法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云南省书协还将在以下几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鼓励和引导对书法理论的学习、研究和提升,聘请专家学者来云南讲学和有针对性的辅导,进一步加强省书协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建立健全书法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以坚持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云南书法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黄俊俭: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

(访谈内容发表在2018829日出版的《书法导报》第十版)

张斌作品

———————————————————

黄俊俭,《书法导报》副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新闻出版传媒委员会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当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