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的努力看得见

 摇摇晃晃地长大 2021-12-29

听一位妈妈讲故事。孩子在北美上了学前班和一年级,回到北京,入读私立学校,选择进入中文教学班。男孩的英语水平是,可以听懂、会说英文,刚刚会写简单的句子,能读简单的书。回北京后,从一年级开始,拼音不会,中文字认得很少,每天的学习重点是中文。

入学之前的那个暑假,妈妈每天在家教小朋友认字,用的《四五快读》,从第一册开始,认字,读故事,一个多月的时间,学了最初的两册。开学后,有时也拿识字卡片玩一会儿组词造句编故事的游戏。

在中文识字的过程中,妈妈借鉴了在国外学校的做法,陪孩子每天读书,让他渐渐地开始初步的中文阅读。

当时孩子上学前班的时候,听不懂英文,不会说英文,更别提认英文字了,妈妈按照老师的要求,常带小朋友去图书馆玩,借书,每天坚持半小时读书,把老师推荐的英语书读下来,快乐地开始了最初的英语阅读体验。

两年下来,小朋友的进步让妈妈大吃一惊,在学校里的英文阅读分组中,已经可以在比较好的阅读组里了。

回北京之后,因为英文阅读和快乐的学校,自在的海滩,开心的游乐场所相联系,小朋友依然爱读英文书。

妈妈鼓励读书,每天的亲子阅读,是最快乐的,可以自由选择读中文书、英文书,妈妈儿子每人读一段。妈妈读什么书,也听从小朋友的意愿。不间断的朗读,建立了阅读的愉悦体验,构成了与图书的良好联系,无论是哪种文字,都像清澈的溪水,潺潺流入幼小的心田。

休息日的时候,妈妈会约小伙伴一起出游,特别是一个在北美读书的同班同学,是最喜欢的玩伴。他们见面,要讲英文。这样做的好处是,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不那么容易忘掉,在每次的交流中,不断温习,虽然不能温故而知新,但是能够在中文的环境中,有一个英语角,对于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颇有裨益。

因为小朋友的英语水平和北京同龄的孩子不同,就没有找课外英语老师,也没有参加英语课外班。只是利用度假的时候,请老师上英语课。大概每周有四五个小时和老师一起的英语时间。妈妈请到的是小学教师,授课有经验,了解小朋友水平,省去了不少相互磨合的过程,提高了授课效率。妈妈希望通过这种突击学习的方式,提高小朋友的英语水平。

随着时间推移,小朋友的英语阅读水平逐步提高,学校的外籍教师和英语老师,也都十分关注小朋友的英语学习,推荐了一些英语读物,妈妈就买回来,作为生日礼物、圣诞礼物,他愿意读的时候,能够有喜欢的英语书可读。

每每遇到新上映的美国电影,如果小朋友喜欢,就去电影院看原版电影,希望他对英语的对话不陌生。

回顾这段经历,妈妈欣慰地认为,愉悦的阅读体验,坚持朗读英语,创造英语环境,鼓励多听多说,是保持和提高英语水平的有效措施。尽管父母不奢望小朋友的英语水平和中文水平齐头并进,但还是希望创造多一种可能性。

陪伴孩子体会阅读的乐趣,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