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娃?做菜?

 摇摇晃晃地长大 2021-12-29

近来热衷厨艺,烧菜炖汤之闲暇,觉得养娃跟做菜可以互相借鉴。

老子《道德经》有云:治大国若烹小鲜。尽管历代文人对如何解读这句经典名言莫衷一是,但把做菜和治国联系在一起却是板上钉钉的。小女子不懂治国方略,只说说养娃和做菜。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做菜最要紧的是食材。不同的食材要采用不同的烹饪方法,添加不同的佐料,才能唤醒食物本身特有的美味。养娃呢,每个孩子天性不同,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顺应孩子的天性,找到TA的长处,帮助TA走好自己的路,就像根据不同的食材烹调出不同的美味佳肴。

看好火候。做菜的时候一定不能急,哪怕是有人催,也一定根据需要,该急火爆炒就不能小火慢炖。火候差了,味道不会好。养孩子就是慢炖的过程,难免跌宕起伏,不管别人说什么,父母一定要心里有数,没有陪伴的过程,就不能看到孩子的成长。一切都不着急,慢慢来。

每种菜式多做几次,反复实践,技艺会提高。这个办法对于养娃不是正解。龙生九子,各不相同。何况三两个娃,根本就是各有特性,每一个都是重新来过一遍的剧情。但在陪娃的过程中,多动脑子,不跟风,一定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做菜要看菜谱,养娃就要学习育儿经。不论菜谱还是育儿经,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都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也无法帮助孩子进步。

然而,做菜和养娃,终归不同。做菜的主动性完全掌控在厨师的手艺上,养娃不但考验父母的心性,更重要的还在于孩子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影响。厨师可以评级,而没有人给父母评级。因而为人父母,时常的自省十分重要。

不管是做菜还是养娃,用爱心,都会得到不一样的滋味。

孩子小的时候,特别不喜欢听到的一句话是,熬着吧,长大了就好了。熬着,总让人想起,煎熬、苦熬。实际上,每一位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感受乐趣,体验成就感。孩子长大了,别人又会说,总算熬出来了,其实孩子长大以后,最让父母怀念的是孩子小时候的天真稚嫩。

养孩子是奢侈品,生孩子是妈妈的高光时刻,做父母的需要用一生的时光为此刻着色,用无数的时间、精力、金钱,为这件独特的奢侈品保值增值。

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会笑了,会说话了,会走路了,会识字数数了,都是孩子的小伎俩,引诱你,跟着TA,一起成长。让你忘记,半夜起来喂奶的困倦,下雨天夜里发高烧去医院的焦灼,被老师训斥的尴尬。做菜,也有被热油烫伤的时候。当美味出锅,一切都不是事儿了。

做菜,享受美味。陪娃,享受光阴。

前文:期待青春期

推荐:开心育儿成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