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戈壁遇险记(遇狼)

 永声树 2021-12-29

韩成身背轻便的行李,独自行走在戈壁滩上。眼前的戈壁一片荒凉。韩成从西北大学考古系毕业,分配到市博物馆工作。刚上班一个月,领导批准他参加省文物考古队在“固金关”进行考古发掘工作。据史料记载,这座关城遗址是汉代长城中的一座重要关隘,位于马头山以北的大漠戈壁中,距最近的马头镇三十公里。韩成是昨晚乘班车来到马头镇的,再往前走就是荒无人烟的戈壁滩,无车通行。省考古队一星期前已开进固金关遗址工作,留言让他在这里等几天,来车拉水时,接他去固金关。

韩成为这次能参加考古发掘,非常兴奋,哪能在这儿闲等?今天大清早,他吃饱喝足,背上行李就出发了。他估计,按一般速度行走,三十公里的路,天黑前无论如何也能到达目的地。

戈壁滩上没有路,只能依据认定的大方向前进。他路上不敢歇息,马不停蹄地向北走去。天过中午,望不见汉长城烽台的影子。走到下午,看不见考古队的炊烟。是不是迷路了?韩成这才感到口渴、饥饿、疲劳,两腿像灌了铅一样,再也挪不动了。当他吃完最后一个烧饼,喝了几口水后,天完全黑了。

晚上绝对不能赶路。韩成选择了一处高台地,放下行李,靠在上面休息,准备在这里过夜。四周一片漆黑,死一般寂静。他不敢睡,老乡指路时说,戈壁滩上有狼,白天一人走路要小心,晚上更不能大意。

韩成迷迷糊糊地听到附近的红柳枝窸窸窣窣作响,凭直觉好像有什么东西渐渐向他靠近,忙睁开眼睛一看,前面好像有三对蓝色灯泡在晃动。在微弱的星光下,依稀看出三只恶狼的黑影,正一步一步地向他靠近。恶狼见韩成起身,停止了前进。韩成虽然胆子大,但此刻头发好像也直竖起来了,呼吸也急促了。怎么办?他在想着退狼之策。听人说,狼怕见光。他立即从布包中拿出装有四节电池的手电筒打开,一道刺目的光柱射向恶狼。恶狼后退了好几步,暂时停止了进攻。

韩成明白这里不是久留之地,背上行李迅速跑下高台,朝夜幕中冲去。他拼命地跑了半个小时,听到三只恶狼从后面追上来了。他立即站住,心想:不能再跑了,这和人遇见狗一个心理,你越怕越跑狗越追。韩成只得一边用手电照着恶狼一边往后退,边退边想着对付恶狼的办法。这时,他正好退到一个红柳丛前。这丛红柳也不知生长了多少年,干枝枯叶落下厚厚的一层。他急中生智,摁灭手电筒,取出打火机,点燃了红柳丛。顷刻,红柳枝“噼噼叭叭”地烧了起来,火光冲天,吓得三只恶狼远远地望着烈火无可奈何地吐出长长的舌头,不敢靠近。

韩成高度紧张的神经暂时松弛了。他从火中抽出一根电筒般粗的红柳棒,作为防身武器。过了一会儿,在忽闪不定的火光中,韩成看到前面只有两只狼,另一只跑到哪里去了?他松弛的神经又绷紧了,忙起身紧握红柳棒四下察看,发现那只狼正悄悄地从后面向他偷袭。若不是身后的红柳丛密,阻止了恶狼前进的速度,恐怕早被狼咬伤了。他气愤地抡起大棒,猛冲过去,对准那只狼狠狠地砸了下去。恶狼见大棒压顶,倏转身跑了。韩成头上冒出了冷汗,他再也不敢坐下休息了,双手紧握红柳大棒,站在火堆旁,时刻注视着恶狼的一举一动。

时间在人与狼的对峙中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火势也渐渐小了。火不能熄灭,他又用火种点燃了旁边的一丛红柳。他想,只要能坚持到天亮,就有脱险的希望。这时,三只恶狼同时大声吼叫,叫声恐怖刺耳。狼又在要什么花招?为啥深夜嚎叫?一会儿,从很远很远的地方隐隐约约传来狼的叫声,不好,这是狼群在呼应!

他想这三只恶狼是在呼唤它的同伙,要想办法赶快脱身,靠火堆是难以抵挡狼群攻击的。他借着火光四下察看,寻找出路,发现北边有道黑影。他用手电筒照,原来是堵土墙。韩成喜出望外,这土墙定是长城,有长城必有烽火台只有找到烽火台才有希望保住生命。他背起行李,抽出几根正燃烧的红柳柴当作火把,向古长城跑去。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韩成沿着断断续续的长城向西跑了大约两公里,果然有一座烽火台耸立在戈壁滩上。这座烽火台高约七米,是用土坯砌筑而成的。他打着手电转了一圈,发现这座烽火台很难上去。他刚放下行李和红柳棒,擦了把汗,还没喘过气来,就听到戈壁远处响起了杂沓急促的狼蹄子声,再不能迟疑了,必须赶快爬上烽火台。他忙把水壶和背包绑在行李上,取出考古用的测绳,两股合在一起,一头捆在行李上,一头拴在腰里,奋力向上攀登。他手指紧抠土坯,脚登墙窝,一米、二米、三米……终于爬上了烽火台顶。他刚把行李吊上来,凶猛的狼群已经赶到,团团围住了烽火台。这时,韩成的内衣全湿透了。

烽火台下,狼群骚动着,一双双狼眼迸射出凶残的蓝光。有的用犀利的爪子刨抓着墙基,有的鬼哭般地嚎叫着,令人毛骨悚然。韩成坐在烽火台上,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恶狼本事再大,也爬不上这七米高的烽火台。他解开行李,躺在上面休息。回想刚才的险情,真有点后怕。这下不怕了,可以睡个安稳觉了。他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

突然,韩成被群狼的嗥叫声惊醒了,起身打开手电朝下一看,有的狼张牙舞爪,有的狼耀武扬威,有的狼来回奔跑不知干什么;背后墙壁上好像有响动。他转身弯腰朝有响动的地方一照,不禁大吃一惊,只见狼架着狼组成狼梯正偷偷地向上爬,还有一米就爬到顶了。可见狼不仅凶残也很狡猾。韩成灵机一动,忙搬起土坯照顶端的狼头狠劲砸了下去。只听一声狼嚎,狼梯倒了。

韩成再也不敢安然睡觉了。上了烽火台,并未脱离险境。他手握电筒四处察看,见有狼搭梯顺墙向上爬时,他就用土坯砸,砸得恶狼再也不敢爬墙了。

他与狼就这样僵持着。在这漫长的黑夜中,韩成时刻警惕着恶狼的攻击,求生的强烈欲望使他忘记了疲劳、饥饿和干渴。这样与狼一直对峙到天亮。他目不转睛地望着太阳冒出了地平线。第一次看到这样鲜红、这样温柔这样美丽的太阳,他激动不已。突然,一声狼叫,打断了他欣赏大漠日出的雅兴,又回到危险的现实中来。

群狼在阳光下龇牙咧嘴,丑陋不堪。它们三五成群,或站或坐,两眼直盯着烽火台。韩成不由得怒火上升,举起土坯,正要狠狠地砸向恶狼,却又轻轻地放回原处。原来这座烽火台已经两千多年了,暴雨未摧垮,狂风未吹倒,每块土坯都是极有价值的文物,昨晚上砸下的几块土坯已经粉碎了,他深感内疚。

太阳越升越高。恶狼见难以攻上烽火台,纷纷退走了。韩成见狼群退去,便躺在行李上,在暖融融的阳光下睡着了。这一觉睡得真香,醒来时已到下午了。他又饿又渴,头昏眼花,四肢疼痛,扬起水壶喝光了仅剩下的几口水后,才有了点精神。韩成对目前的处境作了认真的分析:自己昨天迷了路,按时间和里程推算,三十公里的路程已经走完了,汉长城也找到了。现在长城虽在脚下,但不知固金关考古队在此处的东边还是西边,若去找考古队,走了相反的方向怎么办?岂不是从危险走向深渊?若不去寻找,无人救援,在烽火台上呆一天可以,时间一长无吃无喝,不饿死也得渴死。

怎样才能和考古队取得联系呢?他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办法,急得直冒汗。正在焦急之中,他看见了烽火台下的狼粪。眼睛一亮:狼烟!韩成拍着后脑勺自责道:“真是让狼搅昏了头!老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修筑烽火台传递消息,我何不用这个老办法与考古队联系呢?”可是,煨烟要用草和粪,点火要用干柴。这些东西戈壁滩上都有。但是,能下去拾柴捡粪吗?红柳丛中还有没有恶狼隐藏?若有,下去不是自投狼口吗?不下去,又用啥煨烟点火传递消息呢?时间就是生命,早报警早脱离险境。

韩成经过反复思索,权衡利弊,决定变被动为主动,冒险下去拾柴捡粪。他将行李绳子的一头拴在烽火台顶土坯中的粗檩子上,另一头垂下去,若有危险,上烽火台就利索多了。他手抓绳子滑下烽火台,捡起昨晚扔下的红柳棒,以防恶狼攻击。昨晚上狼群拉下了许多粪便,经太阳一晒全干了,一会儿就捡了一大堆。把狼粪送上烽火台,他又下来捡了两捆干红柳柴吊上去。

韩成将干柴和狼粪点燃了,烽火台上升起了浓烟。这是名副其实的狼烟。他一天未吃喝,拾粪时上上下下,体力已消耗尽了,只能坐在烽火台上等待救援。他想留住白天,让考古队看到狼烟。可是,不知不觉太阳又落了。狼烟越升越高。

天黑了,救援的人没有来。狼群又来了,围住了烽火台。韩成不敢大意,身边放着红柳大棒。狼若搭梯偷袭,就用棒打击,再不用土坯砸了。火灭了,烟消了,不见有人来,又是一个恐惧的黑夜!只见烽火台下狼影晃动,蓝光闪烁,像鬼火一样飘忽不定。

韩成有时站,有时坐,有时躺,整整一夜未敢合眼,天亮后,狼群没有散,看样子它们要打持久战。

天亮了。韩成将昨天留下的柴草狼粪点燃,烽火台上又升起冲天狼烟。他把生存的希望全寄托在狼烟上。今天,若再无人来营救,他就会长眠在这座烽火台上。

两个小时以后,远处响起了马达声。他闻声远望,发现有辆小汽车在戈壁滩的红柳丛中奔跑。四肢无力的韩成喜出望外,盼望已久的考古队终于来了。他挣扎着脱下上衣,使劲地挥舞起来,拼命地大声喊叫。汽车越来越近,他看清了,是辆北京吉普,可看不清车内的人。这时,他由于饥渴难耐,劳累过度,眼前一黑,昏倒在烽火台上。

第二天早晨,当韩成清醒过来时,发现自己在解放军某部的一个雷达站里,这才明白是亲人解放军救了他。战士见他醒了,端来水让他洗脸,又端来饭菜让他吃。开车的司机讲,昨天清早在去马头镇的路上,看到远处一股浓烟冲天,用望远镜一看,发现有个人在烽火台上。这儿离边境线较近,是什么人在烽火台上点火?发的是什么信号?为解开疑团,他便驱车向烽火台开来。汽车喇叭一响,狼全跑光了。他们把韩成救下烽火台,接到了雷达站。

韩成向战士讲明了自己的身份、工作任务和两天来的经历,热泪盈眶地说:“感谢亲人解放军救了我!”

两天后,韩成恢复了健康,解放军用车送他到固金关遗址。他受到了省考古队的热烈欢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