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我去乡下义诊时,用一张方子消掉了患者身上40多个脂肪瘤后,我知道: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患者治不好病,...

 我的大脑袋 2021-12-29
当我去乡下义诊时,用一张方子消掉了患者身上40多个脂肪瘤后,我知道: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患者治不好病,就是因为医院把他们当牛一样宰!

记得有一次去乡下义诊, 中午休息的时候,我打算出去逛逛,去田间地头走一走。

我看见一位老伯在地里除草,我说:“老伯,大中午这么热的天,怎么不休息会儿,下午凉快了再干?”

他说:“嗨,不久淌点儿汗嘛,早就习惯了。”说着老伯停了下来,在阴凉处的一个竹筐里拿了一个西瓜出来,给我切了一块。

他又说:“听说你们这次来看病不要钱?”

我边吃着瓜,边应声道:“不要钱,免费的。”

老伯说:“我这有点毛病,不知道你能不能给我瞧瞧。”

见他撸起薄衫袖子,露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疙瘩,大的有荔枝那么大,小的就像黄豆。

我说:“这是脂肪瘤吧,长得还不少,别的地方还有吗?”

他说:“是脂肪瘤,胳膊上、背上、腿上都有,最开始的时候长了三四个,鸡蛋那么大,去医院做了手术,没管多久又长起来了,过了几年长成这模样了,还越长越大。”

我正要把最后一口瓜吃完,还没来得及说话,他又说了:“估计你们中医也没办法,当时好多大夫都说了,这玩意儿只能手术。”

我说:“谁说没办法,中药才能去根呢。就像你锄草一样,不把根挖掉没多久就能长起来,草能锄好几次,手术能一直做吗?”

我见他舌质胖淡,舌苔薄黄而腻,脉象沉弦而滑。而且还了解到患者常常感觉四肢酸沉乏力,,胸脘郁闷,就算啥也不干也觉得十分疲倦、没有力气。

四诊合参后,我给他开了个方子:

柴胡,青皮,陈皮,栀子,白芥子,山慈菇,浙贝母,茯苓,半夏,甘草。

老伯还有些不相信,反复问我:“真管用?”

我笑到:“肯定有用,我又不赚你钱,骗你干嘛。”后来老伯还非拉着我去他家吃了顿饭。

后来,患者用药七剂的时候,胳膊上的疙瘩开始变小,一共用了三十多剂,身上的疙瘩已经完全消失了,经过半年的随访,一点儿也没复发。

脂肪瘤从中医上看,绕不过一个问题,就是痰,这个痰不是从肺里咳出来的那种有形之痰,而是一种无形之痰,大家理解成一种病理产物就好。

从舌脉和症状上看,明显是有痰湿内蕴的表现,还有肝郁气滞、脾虚的问题,而且苔黄腻,说明有热。

肝郁则气滞,气不行则津液不化,津液不化,则聚生痰湿。同时肝木克犯脾土,使得脾运化失常,也会让津液聚而成痰。

胸脘郁闷,则源于气滞不畅。上臂酸沉四肢乏力,则源于中焦不运,气血匮乏,不能濡养四肢。

由此可知,患者的问题,主要在于肝郁脾虚,痰湿蕴积。

痰浊这个东西,可以发作于全身各处,聚于皮下,就形成了“痰核”,也就是所谓的脂肪瘤。

所以脂肪瘤的本质是痰,所以它往往不红不肿、不痛不痒。这时候就应该想办法化痰散结、疏理气机。

方中:

柴胡用来疏肝解郁;青皮疏肝破气、散结消滞。

半夏燥湿化痰;茯苓健脾利湿;陈皮行气除湿。

栀子清热,这个热主要是肝郁、痰瘀而化热。

白芥子能化痰通络、理气散结。浙贝母、山慈菇能清热化痰、散结消肿。

我临床几十年,见过很多脂肪瘤患者,手术做了好几次,但病症就像是狗皮膏药一样黏在身上,最后放弃治疗。

这种病,乃至其它很多病症,真的就无法连根拔除吗?我并不这样认为。

只是人心变了,把患者当成了赚钱的工具罢了。有多少患者接二连三的手术,最后不得不放弃。

其实少的话倒也说得过去,但像这位患者一样,长40多个,手术就不见得是个好方法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