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己做不到孩子就能做到?10年再看女孩刘亦婷——养娃记0125

 中年恶爸 2021-12-29
最近看到抖音上一个上海妈妈4个孩子个个优秀,想起很多年前看过一本书《哈佛女孩刘亦婷》。鸡娃到底在鸡什么,就显得很玄妙了。某种程度上来说,本质上,不管是否愿意,有些人选择不下场,有些人选择下场,入到池子里面,🐟就多了。

01 引子

    很多年前,学校门口开了一个拉面馆,有个吨位毕竟大的女孩,脾气比较急。有段时间来一个中年男子,学拉面,学得慢,她受不了,就上手演示给他看,不过也是四不像,又过段时间,上手了,成了拉面师傅。

     入行初期,很多人都可以插上一脚,都可以指点指点。但是稍微走进一步就没办法了。一个行业之所以存在,基本的一些漏洞,一本都已经堵上了。门槛还是会有,差不多也就是护城河的意思了。入门难,精通易,或者入门易,精通难

     哈佛女孩的故事,差不多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在那个年代,互联网不甚发达,媒体的渠道也不多,这类书的影响差不多是可以做到洛阳纸贵的程度的。第一反应是:

  • 好厉害,哈佛耶(哈佛就是比清北厉害很多,全球第一牛,最牛的,自己会不自觉脑补

  • 读书一定很厉害吧(对比身边的同学,就是比他们还牛很多

  • 她生活中一定很厉害吧(比如吃饭用不用筷子呢,平常要喝水不,这个事如果她做,应该这样这样的吧

  • 哦,她还拍过电视,煤气罐点火,手握冰块(我知道了,要弄个冰块来,组织坏死?没想过,要不然我再过一点,冬天光着膀子?

  • 嗯嗯,我想如果我照着做应该也能考试哈佛(哈佛,哈佛耶,哈佛是啥?不重要不重要

02 哈佛女孩的别样思考

    回到执行层面考虑细节。

  • 为什么有这本书

    其实最直接的理解,就是能把一件事讲明白,讲得有条理,能写书的家长不会很多,说起来也不会是毕业的时候才写,而是中间一直会有记录或者总结之类的,毕竟有些东西很细节,记忆出现偏差很正常。从这个角度来说,大部分人并不具备这个条件。想到要写一本书,多少还是职业使然。更重要的,这些其实是她有这个结果很重要的部分了。

  • 为什么可以去哈佛

    诚然,正如前面所说的,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哈佛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从来不具象,就如现在的清北对我来说,也是虚无缥缈的。这个时候有2个别样的视角。

    • 我是哈佛的招生人员,打算来中国招生。我也不知道该咋招,中国那么大,学生那么多,于是我得请教校友,或者一些和中国有接触的官方机构。我告诉他们,接下来打算招生了,给支支招。有人就回去问了下,那啥,你知道哈佛吧,他们来招生,你看二大爷家那小子是不是到年纪了,问问看。这里是信息的严重不对称

    • 听说了嘛?那啥,哈佛要来中国招本科生了,你们准备准备。准备嘛?我不懂呀,没事,我给你去问问。这可以理解成信息优势

    • 咱们学校刚开张,得赶快打出名头来,整个啥点来呢。高考不一定考得过人家学校,毕竟教研体系摆在那,我有个同学/朋友/老乡,据说哈佛在招生,现在范围还不那么光,我觉得是个路子。这个可以理解成是资源优势

      调侃的意思,是有一条路,这条路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在此之前,互联网不足够发达的时代,大部分并没有了解这个信息的渠道,更不用说走上这条路了。相对来说,成都是西南的核心位置,但是和北上广还是有差距的。

  • 怎么样才能去哈佛

  •     接着上面的话题,正因为信息不普及,所以这条路子看起来就成为秘而不宣的了。前前后后的各种资料,需要准备的东西完全不清楚,当时大部分家庭都没有电脑,更遑论网络了。换个角度来说,从哈佛的招生角度也是一样的,面对如此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实在也没办法,于是就优选选择“内推”,最为稳妥,我招来的人也得经得起推敲不是。

        当时很多人的理解,可能还是觉得去哈佛要经历类似高考这样的机制,择优录取。一起想象一下那个场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一起去争抢那个名额。问题来了,考啥?有考纲不?有复习题不?都不知道。结果人家没考,就进去了。据说申请材料比较重要(申请材料怎么写才好,这个“好”,就能说明很多东西了)

        里面提到的社会实践,提到群演也是一部分,现在其实渠道就很多了,各种比赛,比如商赛,去支教?等等

         当然,走的人多了,路就窄了?还是宽了?

03 回到现实

    和大多数商业课程,管理课程类似。方法秀出来,这个方法的时效性就开始进入倒计时了。螃蟹也就没法吃了。

     我想对于我,具体的方法并不重要,亲子的书,方法也很多。良莠不齐,也没必要吊死在这棵树上。即使有什么异议,到头还得把自己孩子带好。

     如果放在普通人身上,可能很难找到那样的渠道,当然也没有那样的路,相对来说,在那样的水平上,能去哈佛几乎是最优解了。

    最大的价值我想在于,孩子的规划,这对于家长来说,最大的挑战

    帮助孩子选择最合适的赛道,然后尽最大的努力陪伴,支持,协助。这个过程需要:

    深入了解孩子的状态,所处的位置。昨天陪孩子复习,才发现对孩子的了解非常不足。当然孩子所处的位置就更加只是道听途说了。

    尽可能多的了解各种渠道,政策的变化。自己孩子最大可能是按什么渠道升学,怎么样通过这些渠道升,如果是中考,高考,有哪些加分项,有没有可能拿到这个加分项?用瞬息万变并不过分,甚至也许很快就过了。

    尽量合理的投入资源。最终也许就是押宝了吧,文化课有取舍,其他也有取舍。

    总结起来,这些渠道不清晰,自己做不到,孩子也很难说可以做到。不管下场不下场,最后都已经下场。本来就在池子里,何来下不下呢。

    看起来润物无声的陪伴,孩子放心大胆的前行,全力以赴的冲刺,多半是因为家长在外围披荆斩棘的征战,壮烈温婉。

今日份反思

     天气骤冷,睡前和孩子纠结穿外套的问题,最后拗不过他,睡觉第一位。睡前孩子说,我看你挺紧张的,我好像还好呀。这次的复习相当失败,但是我并不相信意外的惊喜。继续加油罗 

背诵内容尝试

      继续尝试打算介绍一个关于记忆的方法,敬请期待


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中学阶段,叛逆的萌芽已经越发明显,许多看起来无法接受的缺点,拖沓,拖拉,信心不足,情绪管理不善,丢三落四,凡此种种,一应俱全。我似乎慢慢把一手好牌给打坏了。不管如何,还是希望尝试着记录这段经历,聊以慰藉,抚慰余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