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娃记0142

 中年恶爸 2021-12-29


    二宝有些晚熟,贪玩。妈妈报了一些课程,专注力,音乐等等。上了2个学期,都不太能进入状态,也没法配合老师,最后几节课才跟上节奏。一些简单的词汇其实早在他前面几节课的时候就有了。这些为他开窍的时候,打了充分的基础,也许也是基础的存在,才有开窍的结果。

01 有一天幡然醒悟,发现一无所长

     小朋友现在已经能匹配同龄人的发展速度。

     观察过一些高中逆袭的案例,一般在低年级的时候,有些科目会有些积累,也成为逆袭的底气。

     成人以后,会感激幼时父母的坚持。才有了后来想要专业突破时,左右手满满的积累,在后续道路上,不断汲取滋养。

     而这些,很多是填鸭式灌入的。威尔史密斯面试的时候,说小时候数学很好。

      有一天幡然醒悟,要努力学习,发现欠缺的东西太多,望洋兴叹,在黎明前看着微弱的光,渐行渐远。

      那一天,我想好好学语文,然后老师要求……,想想,再睡会更香。

02 填鸭就那么不堪吗?

     填鸭这个叫法,更多是来自于媒体的报道。普遍认为我们的教育是填鸭的,但是它并不是我们的发明。

填鸭式,就是只告诉“是什么”,不告诉你或没说清楚“为什么”,让你去死记硬背,这样你所知道的“怎么做”也就不牢固,完全靠记忆。所以说所“学”到的知识一考完试基本就全忘光。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1%AB%E9%B8%AD%E5%BC%8F%E6%95%99%E8%82%B2/3685683

    从这里,我们看出来,是有一定悖论的。人的记忆发展,是从机械记忆占主导,逐渐变成理解记忆占主导。人类社会的发展,各个领域的知识汗牛充栋,已经不可能会有全才了。

     知识的发展,也已经让我们,不再需要非得明白来龙去脉,才能使用。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人的知识体系都经不起深层次的追问。但是却并不影响他的生活和工作。

     可以说,机械记忆并不是原罪,恰恰是理解记忆的基础。

03 妖魔化的填鸭

    比较形象的说法,抓着脖子往鸭子嘴里塞知识。

    相对应的,背书有没有用,一直以来都是存在争议的。认为会牺牲创造力。

    一个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需要经历很多,就像是要玩一个游戏,首先总得要装备,要了解这个过程似乎不拿到可能就过不了第一集了。

    填鸭的具体做法,内涵和外延一直在变化,在我们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时候,填鸭几乎是必然的,只有在这个阶段有足够的输入,才能在反刍的时候,有足够的原料。

     当然,可以说探究的话题,这个话题本身的前提是很值得商榷的,如果都是家长在做,这个探究就有点智商税了。

04 填鸭的必然

     《WHZZ》里面提到过现代教育的起源,和我们私塾很不同的地方,他的目标是为了培养产业工人,适应工业化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的核心目的不是培养精英 。那么填鸭就成为必然选择。整齐划一,别出错。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框本身没有改变,这个框更大了。但是没法掩盖它要达成的目标,工业化,集体化,限制性。在这个前提下,对填鸭的批判多少显得有些无力。

05 走两步

    填鸭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鸭子饿了,自己的鸭子撑了。自己的鸭子吃坏了。

     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需要一个阶梯,这个阶梯就是人类的知识沉淀。我们可以通过音乐,可以通过美术,可以通过体育,可以通过学科训练,获得一种品质,在这个过程,没办法完全放弃填鸭这个手段,甚至它会让孩子取得某种程度的领先优势。

     怕就怕,填鸭也没填够,独立自主也没养成,上不上,下不下,告诉自己,人间不值得。正如,大部分情况下,努力的程度远远用不到智力。

06 错题整理第6天

    依然没开始,搞到23点,睡了。毫无悬念的,课文也没背。



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中学阶段,叛逆的萌芽已经越发明显,许多看起来无法接受的缺点,拖沓,拖拉,信心不足,情绪管理不善,丢三落四,凡此种种,一应俱全。我似乎慢慢把一手好牌给打坏了。不管如何,还是希望尝试着记录这段经历,聊以慰藉,抚慰余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