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学们凭什么要鼓励你——养娃记0149

 中年恶爸 2021-12-29

日本一个爱哭的6岁小男孩,因为妈妈生病要搬到另一个城市,——凌不得不转校,学校为他提前举办了一个人的毕业典礼。典礼上,老师们还为他准备了一个挑战——跳过10段跳箱(说实话,那个高度我也不敢挑战)。这是凌最不擅长的,每次体育课他都不自信,遇到跳箱失败会哭。典礼上,他失败了一次又一次,边挑战边忍不住抹泪。老师说,大家把力量一起借给凌吧。幼儿园的孩子们跑到凌身边,围成一圈,给凌加油。最后一跳,凌一跃而过,成功了。

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1766006574/69431f2e01900b4b5

     这个视频很久以前就看过了,背后的这个故事最近才翻到真假很难辨别,整体来说并不影响要阐述的话题。就是同学们为什么要鼓励你?因为你弱!

01 优等生为什么不好继承

     我们进入小学以后,孩子的很多方面发生改变,当时的决定,现在很难说,是否正确。其实双发对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事,说起来并没有太多关注。至少没有很深入的关注。

     自己的成长经历很少遇到类似的状况,一直都比较中规中矩,甚至循规蹈矩,很少有逾矩,很难真正体会到孩子成长过程中,遭遇到那些不算太有善意的种种。

      最近和孩子的沟通中也能体会到,很多事情的现实程度远超想象。

      身边的幸存者偏差,自驱的问题一遍很小就有了,或者说从来不是问题,面对的更多是来自同学和老师的善意。甚至中途都没有出现过很大的意外。

      大部分优等生鸡娃不成功,在前面的问题上,就卡壳了。

02 插班生的自嘲

     无意中看到安以轩的新闻,大概是说,小时候因为父母的原因,经常换学校,为了融入,主要的手法,就是自嘲,扮丑,用这样的方式,让新学校的同学放下提防,尽快融入。听着让人有些无奈。

     这让我想起,孩子有个同学最后一年插班过来,原来学校是年级前3,过来的时候,班级里面排8的样子,压力可想而知,好在后来去了外国语学校,是很好的归宿了。孩子回来说大家打算给他取个外号,觉得他有些娘娘腔。这个是否善意很难说,界限并不清晰,和他父母有过几次短暂的接触,至少看起来并不算是这样的状态。我想孩子的适应方式还挺卑微的。

     在这个过程中,鲜有看到,非常善意的帮助,而因为孩子成绩不佳,这样的情况会更容易观察到一些。很意外的发现,霸凌也包括孤立和语言霸凌。

03 内卷是因为资源极限?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一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https://m./html/r8zXJ0zPqpol456P.html

    这是网上无意中看到的,对应上面日本孩子的案例。内卷这个词出圈很久了,本意是说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现,技术的改良改进不能达到预期,究其根本是人口,以及各种需求的变化,造成资源紧缺。

     这个很好理解,如果升学率100%,重高率100%,也就不存在内卷的问题了。现实情况更多的是,大家都不想在中层上滑落。并不是孩子好不好的问题,而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是因为站在岸边,和在水里挣扎的人,心境并不相同也不相通。

     梁启超先生说的确是另外一回事,日本的资源紧缺程度更甚于我们。似乎在这件事上做法并不相同。

教育内卷与各国鸡娃史
http://www.woshipm.com/it/4962562.html

04 同学们凭什么要鼓励你

     整体来说,扶老奶奶过马路的新闻已经很少见了。前些年还有短视频,大家去养老院,有人拿着扫把仰望,等着落叶飘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家其实都在奔跑,可以想象一下,《汉江怪物》里面的场景,身边发生的事甚至已经无暇顾及了。独善其身尚难,何来兼济天下?老实说,其实从小以来并没有太多关于这方面的经历。甚至面对老师学校也有些局促。尝试过沟通这方面的事,老师的回答也是无可辩驳的,孩子需要长大,需要面对种种。爱得深切又深沉。

    残酷的点在于,鼓励更多是针对非常弱的典型,需要的时候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更多的是不管不顾,怅然若失。小时候,小朋友会给老鼠尾巴绑上鞭炮取乐,想起来相当残忍,但承载了很多孩子的快乐。

    很多时候,PUA式的沟通常常出现在孩子之间,家长之间,孩子和家长之间,还有学校和老师之间。这也是霸凌很难界定的地方。也是容易引起争议的地方,常常会遇到话题终结者,之所以终结,dddd。所以也会陷入群体无意识中。

    今天看到一个年轻的生命,离开了。抑郁可怕的地方,在于它的善良。以最大的善意对待周遭的一切,却无法换来温柔以待。

05 改变的有些不真实

     昨天好不容易和孩子说了抑郁的问题。告诉孩子人身体里面有癌细胞。同样每个人也有正向的情绪,负面的情绪,不开心也正常的,开心也是正常的子倒是说了,抑郁症是很严肃的事

     说这些的初心,是希望能让孩子有更多的心理准备,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06 错题整理第13天

    看样子得买个机器了,先还是让他自己扫描题目打印吧。啥事都我干了,他干啥去。



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中学阶段,叛逆的萌芽已经越发明显,许多看起来无法接受的缺点,拖沓,拖拉,信心不足,情绪管理不善,丢三落四,凡此种种,一应俱全。我似乎慢慢把一手好牌给打坏了。不管如何,还是希望尝试着记录这段经历,聊以慰藉,抚慰余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