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速公路局部不稳定路基边坡综合治理措施探讨
2021-12-29 | 阅:  转:  |  分享 
  
高速公路局部不稳定路基边坡综合治理措施探讨摘要:针对某一高速公路,本文以其边坡病害当作例子,基于边坡发生局部开裂,同时有着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处理了路基边坡病害,同时能够确保公路建设正常开展,总之通过下文的探究,以期能为有关人士
提供参考。关键词:边坡稳定性;高速公路;治理措施引言:某一高速公路K54+143至K54+240段,被地形所约束,左、右幅依次是高
架桥以及路基,因为处于雨季,这一路段山体出现地质灾害,造成坡体出现变形、护面墙有着开裂的情况,引发多种不良现象,如:路基沉降、挡墙
倾斜等。1.某高速公路施工边坡状况因为公路施工,坡脚产生陡坡,在K54+060至K54+150段,土层是卵砾石,密实性能理想,局部
存在坍塌情况;在K54+150至K54+250段,土层是黄土,直立性较为可观,存在着很多的落水洞,深度能够达到五米左右,直径大概介
于0.1米至1.5米之间。因为长时间被雨水所侵蚀,从而产生冲沟,对于右面的冲沟来讲,其宽度介于2米至3.5米之间,能够看见基岩层,
而左面的,宽度大概介于1米至5米之间,存在很多的碎块石,并未出现开裂与倾斜情况。边坡出现滑塌,有着不稳定的趋势。2.路基边坡稳定性
分析2.1定性评价K54+150至K54+250段,坡体相对陡峭,地形较为完整,植被情况一般,排水条件较为理想,水文地质并不复杂。
在边坡岩土体中包含着较多的成分,如:板岩以及黄土。在有效开展地质调绘以及钻探的基础上,得知土层厚度大概介于5米至24米之间,没有出
现张拉裂缝现象,在钻孔过程中没有看见滑动面,局部由于雨水长期冲刷,前缘发生坍塌,并没有形成滑动,由此可知,在天然情况下,这一边坡处
在稳定状态[1]。因为不断降雨与落水洞的存在,雨水渗透,极有可能产生软弱面,再加上属于大倾角界面,大部分岩体的形状是散体状,泡水被
软化的几率较大,一般情况下,其力学性能会显著下降,因此基于水的作用,特别处于长降雨阶段,坡体容易失去稳定性。2.2定量评价分析这一
边坡属于岩边坡,对于风化岩来讲,很多都是散体碎裂状。按照岩土体结构特点,水文地质情况,并且参考以往的经验等,就定量评价模型而言,选
择折线滑动方式。结合相关的设计标准,对于稳定性核算,通常需要分为这几个工况:1)正常工况,也就是处在天然状况;2)异常工况Ⅰ:一般
指处在以下两种状态,一是暴雨,二是持续降雨;3)异常工况Ⅱ:处在一些荷载作用状态,如地震。处于第一种工况,安全系数介于1.2至1.
3之间,处于第二种工况,安全系数介于1.1至1.2之间,处于第三种工况,安全系数介于1.05至1.1之间。按照实验以及经验数值,选
择黄土和碎石,二者的天然与饱和容重依次是19.6千牛每立方米、20.5千牛每立方米;20千牛每立方米、21千牛每立方米,假设是土岩
接触面,碎石的粘聚力应该介于0千帕至5千帕之间,摩擦角应该介于28度至35度之间,而对于黄土,其粘聚力应该介于23千帕至28千帕之
间,摩擦角应该介于19度至23度之间。根据边坡与病害状况,开展稳定性分析[2]。根据定量定性评价得知,处于第一种工况,Ⅰ剖面是稳定
的,处于第二、三种工况,坡面是不稳定的;Ⅱ剖面与Ⅲ剖面,无论是哪一种工况,都是稳定的。3.综合治理措施探究(1)关于上边坡的治理。
1)自然排泄地表水,具体而言,针对陷穴以及落水洞,开展夯实回填处理,同时设置排水沟,通过泄水孔来疏导,这样可以保证排水无阻。2)于
一级边坡设置植草防护,能够基于原护面墙,进行开槽操作。框架截面尺寸为0.5米0.5米,锚索的长度介于24米至28米之间,无论是水
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间距都为3.5米,坡率比值为1:0.75,通过对钢筋砼的使用,完成对框架的浇注作业,每一片框架,设计六孔锚索,
其通过七根钢绞线所构成,倾角达到25度,钻孔直径是14厘米,每一孔锚索,设置六百千牛的荷载,而对于锁定荷载,其数值大小是480千牛
,选用PVC材料,将其当作排水管,直径达到11厘米。(2)对于下边坡的治理。将原挡墙实行拆除处理,换成桩板墙防护。桩身截面大小为1
.9米2.5米,一共有六根,长度约为27米,护壁的厚度是0.25米,嵌入段达到22米,设计爬梯,在两个抗滑桩之间设计挡土板,其厚
度是40厘米,高度约为三米,针对桩顶面,在其下方两米的位置设计锚索,在其上方设计冠梁,它的高度有三米,锚索应该锚入岩层8米。4.施
工应该注意的有关事项(1)边坡治理施工顺序。需要充分结合施工工序来开展施工,以下为具体的顺序:1)进行夯实回填处理;2)实施框架梁
施工操作;3)最后才是挡土墙施工。就坡脚而言,其为应力集中处,为降低给其带来的影响,需要分段间隔施工,防止当土体相对湿润时,进行刷
坡施工作业。施工中需要加大监测力度,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施工不受到影响,避免破坏到以往防护。(2)预应力锚索施
工。1)锚索设置六百千牛的荷载,锚入板岩八米,同时需要结合钻探的具体状况,开展动态设置且第一时间调节。2)在进行孔位测放时,需要确
保精准,俯角应该是25度,误差为正负一度;基于对沉碴的考量,为保证锚索深度,相比于设置深度,孔深需要超过其一米。3)按照从下至上的
顺序,来开展锚索施工操作,结束作业之后,不可以添加预应力锚索,当完成框架梁施工作业时,以从下至上的顺序,进行集中张拉锁定。4)成孔
不可以开水钻进,在锚索施工操作之下,保证不对地质条件造成影响。钻进中对于有关的内容,需要认真进行记录,比如地层改变情况、地下水状况
等。如果碰上坍孔,需要及时停钻,开展灌浆处理作业,一天之后再次钻进。5)对于锚固段来讲,需要认真进行除锈与除污,根据设置要求装上挤
压套、扎好架线环等,需要倒成圆角状,通过对钢筋的使用,将箍线环焊成圆环,其内径大小为五厘米;对于自由段,在有效完成除锈之后,需要抹
上适量黄油,且第一时间外套波纹管,通过铁丝来扎到位,同时借助胶布来缠好。6)向孔内灌注砂浆,灰砂的比值是1:1,而就水灰比而言,其
数值介于0.4至0.5之间,砂浆体强度需要超过0.7兆帕,在为设计值的五分之四之后,才能开展张拉锁定。7)想要更好明确承载力,对参
数的科学性开展验证,正式开工前,需要开展锚索拉拔试验[3]。(3)框架梁施工。1)基于已完成修整的坡面,在其适当位置刻框架槽,结合
施工范围,通过对仪器的使用,进一步来设计固定桩,处于施工期间,需要确保其不被损坏,孔位偏差不可以超过五十毫米,孔径需要超过设置直径
,需要处在直线状态。2)对于锚索砂浆,需要大于设计值的75%之后,才能开展下一道作业。正式安框架钢筋之前,需要认真清理浮渣,确保有
着较好的密实度,同时铺上合适的砂浆垫层。在对钢筋进行绑扎时,将垫块垫起来,和坡面之间有着适当的距离,同时与锚索相连。当进行灌注操作
时,需要确保不间断完成,在灌注的同时实行振捣。(4)抗滑桩施工。1)需要确保放线定位的精准,正式开工之前,将可能滑塌部分进行清除,
同时落实好拦截,在桩坑达到标高之后,需要开展验槽,以便能够确保封底厚。2)需要分节开挖,深度应该低于一米,为确保施工顺利开展,需要
合理添加爆破空眼。在挖好一节之后,需要落实好护壁,在达到适当强度之后,才能挖下节,为不影响到工期,需要加速凝剂。应该将钢筋焊接到位
,不可以简单绑扎。3)在进行桩坑开挖时,需要认真校准净空大小。在灌注的同时,进行振捣操作,全桩砼需要持续完成。结论:综上所述,公路
施工中常常会影响到原有地形地貌,在边坡开挖之后,通常情况下不会立马出现坍塌。然而,久而久之,雨水的长期侵蚀,再加上边坡变形,就可能
会发生边坡开裂的情况,这一般为滑塌的前兆,将会带来较大的隐患。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可以有效处理边坡病害,确保施工正常开展。参考文献:[1]周俊.公路路基边坡病害的防护与治理[J].科学技术创新,2021(12):126-127.[2]吕家云,吕焘.公路路基边坡病害的防护与治理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7):166-167.[3]曾军.公路建设中的边坡治理[D].天津大学,2019.
献花(0)
+1
(本文系熊熊的图书...首藏)